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個985大學生,可能是這樣一步步毀掉的

小年說:

翹課和掛科,不少大學生接受起來都很坦然。看到華中科技大學的本轉專公告,有沒有警鈴大作?

人生不進則退,別在最好的年紀放棄自己

一個985大學生,可能這樣一步步毀掉

到一年秋招季,哪怕是同一宿捨的同學,你也很難想象他們究竟有多大差距。

一位大四的同學向社長分享了他如今面臨的窘境。

他的室友A,已經找好了工作,為自己喜愛的明星做宣傳片和推廣運營。“我以為A是盲目追星,可他做出了成績,在網絡社區裡幫人做設計已經小有名氣,還未畢業就已拿到各種offer。”

室友B,大學四年幾乎每天在自習室學習。“在我不知道的時候他已經考了雅思,過了托福,準備畢業出國留學。”

他說,當他意識到要為畢業就業做準備了,開始寫簡歷,才發現自己這些年一事無成。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可我自己已經無路可走。”他感歎道。

高三老師和你說:“上了大學,你們就輕鬆了。”

大學學長勸誡你:“沒掛過科的大學不叫青春。”

華中科技大學告訴你:“掛科可以,專科處理!”

最近,華中科技大學的一則公告在網上引發熱議。公告顯示:華科18位大學生因學分未修滿,降級為專科生畢業。

這則在去年就已開始執行的規定,得到了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岩的支持。

他表示:“天天打遊戲、談戀愛,渾渾噩噩的好日子將一去不複返了,不能搞‘玩命’的中學,也不能搞‘快樂’的大學。”

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為3647萬人,其中,普通高校本科加專科生約為2625萬人。但真正在大學認真學習的,又有多少呢?

讓大學生畢業不再那麽容易,華科並非首例。

早在華科之前,不少大學已實行過類似的規定。2003年,《海南日報》曝出海南大學23名學生因學分不夠,本科降專科。清華、北大也早有類似政策。

是什麽讓大學混日子沒那麽容易了?

-01-混日子和假裝很努力是許多大學生的常態

浙江大學的劉同學,高考時以全校第二的成績考進了心儀的學校。

到了大學,又以每天打12個小時遊戲的方式,把自己推出了浙大。

複讀一年後,他再次考入浙大,又再次被退學。

痛定思痛,在第三次高考後,他成為浙江師范大學的一名大一學生。

毫不誇張地說,劉同學是當代部分大學生的一個縮影。

一份當代大學生空閑時間調查數據顯示:有82%的受訪者表示,會將空余時間用於網絡休閑,男生打遊戲,女生刷網劇;只有14%的受訪者稱,將時間運用在了兼職實習上。

他們堅持不懈地在朋友圈立flag,寫著“我會好好努力,不再熬夜”,卻大學四年,越睡越晚。

一則關於大學生熬夜原因的調查顯示,玩手機以71.35%的比例佔據榜首。活在手機裡的調侃真實發生了,有38.55%的大學生認為手機已經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

更怕的地方在於,許多大學生將自己的玩樂合理化,日常就是假裝努力:

四級回回裸考,考了四年,還是徘徊在300分;

偶爾去趟圖書館,借了一堆書,卻大多是小說。

刷著別人努力的微博,自我安慰著過了今天,實際上,明天也只是今天的複製粘貼。

假裝很努力,成了許多大學生普遍的幼稚病。

中國高校學生課堂還出現出勤率偏低的現象,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的逃課率也隨之增高。有數據顯示,大一學生的出勤率為87.6%,大二為75.7%,大四的學生將近一半都會逃課。

混了四年,畢業論文也多是糊弄完自己糊弄老師。2015年,青海某高校一份調查顯示,80%的大四學生的畢業論文選題,都是臨時找的。

用不到一個月甚至兩周、一周的時間寫完論文。基本的原創性都很難保證,更別提創新性。

混日子的後果,會在工作、就業後立馬顯現。

一名大學生在畢業參加工作後,一年內連續遭到11家公司炒魷魚。用人部門表示:他情緒化嚴重、專業素質低,做事不踏實。

無數類似案例證明,沒有扎實的專業素養是很難在社會立足的。

2018年,教育部下發檔案,取消清考,淘汰“水課”。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岩提到:大學要合理增負,增負並非是增加課程的量,而是以提升學生品質為目的,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適度增加學生不能按時畢業是應該的,大學生有一定的淘汰率也是必然。

假裝努力不再可行,拿出真本事才配畢業。

-02-“嚴出”才可提高學生水準

自去年開始,喪文化流行。

青年群體以頹廢、悲觀的態度處事,日常喪甚至成為部分年輕人生活的常態。

秉持著“努力也沒用”的觀念,一些大學生往往習慣事先放棄。

甚者更有讀書無用論,從不嘗試努力就否定一切,到頭來卻又對別人指指點點。

卻不想別人早起泡館學習,他在睡覺;別人睡前整理筆記,他抱著手機和電腦熬夜。

四年下來,兩人間的差距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拉開了。

年輕時候的努力,就算沒有立即的回報,但它終會在你身上以另一種形式出現。

這也是為什麽,很多學者提出“高考不是分水嶺,大學才是分水嶺這一觀念”

除此之外,“混日子”的大學生還有一個明顯的通病:啃老。

今年3月,中國青年報社的一份統計顯示:58.5%的受訪青年認為年輕人應該給父母生活費。

而某晚報的一則調查數據表明,中國城市中,有30%的年輕人靠啃老生活,65%的家庭存在啃老問題。

這意味著,一些年輕人心裡不想啃老,現實中卻實實在在在啃老。

這樣的結果,與他們在大學期間的狀態息息相關。

沒有良好的專業基礎與技能,讓眼高手低的畢業生找工作難之又難;勉強找到工作,又因高生活成本和習慣了高消費,薪水難以負擔自己的生活。

他們渴望月入過萬,年入十萬,但就算是知名院校的應屆畢業生平均月薪最高也不過9千左右。

今年暑假,重慶有一名老大爺求助社會,他拿著5千元的退休金卻養不起日日宅在家中的大學生孫女。

相關人員前往調查,隻換來孫女的一句“不要多管閑事”。

中國高校向來嚴進寬出,學子們經歷“最恐怖最高壓最殘酷”的高考篩選,拿到錄取通知書,入校便開啟大學三好生活:

好吃、好玩、好睡。

“本科畢業證在手,人生路好走”成了他們的人生信仰。

學習任務與專業技能統統拋諸腦後,教室用來睡覺或玩手機。

許多平時逃課的大學生,通過考前的臨時抱佛腳和尋求考試重點照樣考出高分。

掛科也還能補考,或者軟磨硬泡地給課任老師發資訊求放過,直到考過為止。

四年一過,畢業證到手,一切順風順水。

-03-人生不進則退別在最好的年紀放棄自己

很多即將畢業的大學生都有類似的感受,大學四年,沒成為有準備的人。

《2018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2017屆本科畢業生中就業率前幾的專業,都是對本專業基本能力要求很高的。

學生在校所學的是在工作中必備的技能,一旦在學校得過且過,混過畢業,他們在工作中將面臨很大挑戰。

本科畢業生水準的參差不齊,也使得教育部重視起大學生的課業。

本科降專科的實質,是對大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在該學習的年紀,哪有混字一說。

在大學裡付出努力,才能在進入社會後多一些應對生活的能力。

學習不僅是學校交給學生們的任務,也是他們交給自己人生的任務。

別在課堂上沉睡,別在學校中沉淪,別在未來某一天手足無措的時候悔不當初。

無論在大學還是社會,都不做混日子的人。

參考文獻:

[1]王蕾.中國高校學生出勤率偏低的原因及解決對策分析.南風雜誌.[N]2018-02-06.

[2]張欣. 高校本科畢業論文品質提升的思考. 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 教育科學版, (3), 99-101.2018.

[3]李琦.淺談大學生資訊檢索能力的現狀與對策[J].黑龍江史志,2014(05):259.

[4]高小麗.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退化的調查研究[J].江蘇外語教學研究,2014(04):1-5.

[5]麥可思研究院.《2018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EB/OL] .2018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