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有一種技術,比老葯工還厲害

大家都在扼腕整個中醫界缺乏好大夫

其實比好大夫更缺乏的是好藥師

沒有好藥師幫大夫把關藥材品質

處方再優秀又有什麼用?

可是用經驗鑒定中藥的高手鳳毛麟角

這種鑒定高手培養起來要花十到二十年的時間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需要中藥

要是中藥鑒定高手能更快的培養就好了

是時候祭出我們的高科技了

中草藥DNA條碼鑒定

2018年6月29日,在深圳市中醫院

來自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所的李西文主任

做了《中醫藥基因研究現狀與展望》的演講

為我們介紹了中藥材混亂的現狀

經典鑒定方法的局限性

以及新技術的優勢

李順民會長為我們介紹了李西文主任

李順民:深圳市中醫藥學會會長,原深圳市中醫院院長

李西文主任演講中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所生葯研究中心 副主任

11124種,我國擁有這麼多的中藥材種類

根據2015年Sci Rep 的數據

全國七大葯市,1436種藥材中,有4.2%是偽品

尤其是不太常用的中藥材更容易造假

比如紅景天有60%是混偽品

更難鑒定的是中藥材粉劑

簡直是「神仙難辨」

中藥材誤用混用首先威脅國民健康

比如菊三七被當做三七引發嚴重肝中毒

更是威脅中醫藥的生死存亡

2017年的馬兜鈴酸事件

是十年來最嚴重的中醫藥信任危機

當時很多中醫患者嚇得不敢吃中藥

近年來中藥材假冒偽劣現象

導致整個中醫都被唱衰了

你會聽到這些聲音

「千年中醫亡於中藥」

「中醫會不會死於中藥」

對中藥的可靠鑒定刻不容緩

聽說過「灌藥小地獄」嗎

這是古人專門為做假藥的人準備的

假藥是從古到今一直沒有解決的難題

很長一段時間,完全依賴傳統經驗鑒定

受個人的影響,主觀性強,誤判率較高

到了現代,中藥材混用假用現象更嚴重了

現代物流和貿易加速了中藥材的流通

但是品種混亂的機會更多了

又給中藥材鑒定增加了新的難度

雖然現代科學技術被引入到中藥鑒定中

中藥鑒定技術也一直在發展

但是沒有一種技術是完美的

都存在大小不一的缺陷

藥典的傳統鑒定就存在一些缺陷

形態特徵受外在形態影響大

僅適用於特定階段

丟失了果或者花卉的特徵

就無從判斷了

比如沒有開花的麥冬跟綠化草沒什麼兩樣

植物表型可塑性

容易導致物種誤判

當種植生長環境不一樣

同一種也可能很不一樣

還不適用於種苗和加工品,比如中藥飲片

化學鑒定對技術水準要求又太高了

還是會被造假分子鑽了空子

DNA條碼鑒定就不一樣啦

基於全基因組的鑒定技術

一條序列,一個物種

通用性強,操作簡單,時間短

只需要四個小時

短時間培訓便可以完成全流程

尤其對於種子種苗的鑒定

DNA條碼具有不可替代性

要知道種子搞錯了

種出來的葯可就全毀了

還可以準確鑒定粉末和破壁飲片

最讓人驕傲的是

這種中草藥DNA條碼鑒定技術

完全是我們中國的科研技術

擁有全球最大的中草藥DNA條碼資料庫及鑒定平台

三篇獲得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優秀國內學術論文

被國內1436家部門引用

被中國藥典和英國藥典收錄

美國藥典和港標也在快速跟進

願有了中草藥DNA條碼的加持

能讓假冒偽劣的中藥無所遁形

讓更多老百姓吃上放心中藥

版權聲明

本文原創,作者/半夏,整理自李西文教授《中醫藥基因研究現狀與展望》的演講。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

青年中醫 好文選讀

-商務聯繫-

-轉載原創聯繫-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