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二類疫苗有必要打嗎 一類疫苗與二類疫苗的區別

什麼是二類疫苗?

我國將疫苗分為兩類。第一類疫苗,是指政府免費向公民提供,公民應當依照政府的規定受種的疫苗,包括國家免疫規劃確定的疫苗,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執行國家免疫規劃時增加的疫苗,以及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衛生主管部門組織的應急接種或者群體性預防接種所使用的疫苗。

第二類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費並且自願受種的其他疫苗。相對於一類疫苗來說,二類疫苗由於是付費自願接種,因此利潤太空更大。此次事件中涉及的疫苗則是條例中規定的二類疫苗。

給寶寶打二類疫苗的必要性有多大?

有些家長不了解疫苗是如何劃分的,僅從名稱上就以為一類疫苗比二類疫苗更安全、更重要。但實際情況其實不然。

首先,所有疫苗在獲得註冊前都需經過嚴格的動物實驗和臨床研究,在上市使用前都要實施嚴格的批簽發制度,在接種前、接種中、接種後都有完整的、科學的、規範的要求。

所以在安全性上,一類疫苗與二類疫苗沒有區別。

其次,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的區分不單單是以疾病的危害性作為標準的。有些二類疫苗預防的疾病危害更大。

例如,流感疫苗雖然是二類疫苗,但全球每年約有20-30%的兒童罹患季節性流感,我國每年季節性流感流行會導致大量的發病、住院和死亡。

再如二類疫苗EV71病毒疫苗,其預防的手足口病每年都會給我國5歲及以下兒童的生命健康帶來嚴重威脅。

因此,不能忽視二類疫苗對於預防兒童疾病的重要性。

該給寶寶打哪些二類疫苗?

目前我國二類疫苗數量達幾十種,不同省市因地域性差異、疫苗價格及產量等原因,採購的二類疫苗種類和數量也不盡相同。

比如,2017年,上海市向市民推薦了18種二類疫苗,江蘇省推薦了28種,廣東省2018年年則建議使用23種二類疫苗。

對於二類疫苗是否要接種,大原則是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寶寶又沒有接種二類疫苗的禁忌症,那就盡量接種。疫苗給孩子健康帶來的保護,遠遠大於需要付出的金錢和可能存在的風險。

那麼在這麼多的二類疫苗中,哪些應該及早及時為寶寶接種呢?

01

Hib疫苗(又稱b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

預防疾病:由b型流感嗜血桿菌引起的多種侵襲性疾病,如腦膜炎、肺炎等。

接種對象:適用於出生後2個月至5歲嬰幼兒。

不良反應:接種Hib疫苗未發現與疫苗有關的嚴重不良反應,較為常見的不良反應為發熱、接種局部紅斑和腫塊或硬結,一般在接種24~48小時後基本逐步減小或消失。

02

水痘疫苗

預防疾病:不僅能預防水痘,還能預防因水痘帶狀皰疹而引起的併發症。

接種對象:1歲以上的兒童,無水痘史的成人和青少年也可接種。

不良反應:接種疫苗後一般無反應,在接種6~18天內少數人可能有短暫一過性(短暫的、可自愈的)的發熱或輕微皮疹,一般無需治療會自行消退,必要時可對症治療。

03

手足口疫苗

預防的疾病:隻對EV71所致的手足口病起到預防作用,不能預防其他腸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但因為EV71病毒是導致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的主要病原,因此接種該疫苗會減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發生。

接種對象:適用於6月齡~5歲,其中1-2歲兒童發病風險最高(鼓勵在12月齡前完成接種程式,1歲及以上兒童越早接種越好)。

禁忌:已知對EV71疫苗任何一種成分過敏者,發熱、急性疾病期患者及慢性疾病急性發作患者不得接種。

不良反應:部分兒童接種疫苗後可出現一過性發熱、局部紅、腫脹、硬結、疼痛等,以輕度為主,一般持續時間不超過3天,可自行緩解。

04

肺炎球菌疫苗

(包括7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和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預防的疾病:因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等侵襲性疾病

接種對象:

7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用於3月齡~2歲嬰幼兒、未接種過本疫苗的2歲~5歲兒童;

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用於≥2周歲兒童及成人。

禁忌:

①患急性發熱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發作期應暫緩接種疫苗;

②對白喉類毒素過敏的兒童;

③具有嚴重的心臟病或肺功能障礙的病人。

注意事項:接種7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不能代替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一般情況下,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不推薦再次接種。

05

流感疫苗

預防的疾病: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流感,不能防止普通感冒。每年的9、10月份是最佳接種時機。

接種對象:6月齡—5歲兒童。

不良反應:流感疫苗接種後可出現低燒、局部紅腫等輕微癥狀,無需特殊處理。

打進口疫苗還是國產疫苗?

有些爸媽還有這樣的疑惑:該給寶寶選擇接種進口疫苗好還是國產疫苗好呢?進口疫苗比國產疫苗貴,是不是更安全有效呢?

對此,中國國家健康委員會明確指出:「我國上市後的所有疫苗都是經過國家嚴格檢驗合格後投入使用,國產疫苗和進口疫苗的安全性和保護效果均得到證實。接種何種疫苗,家長可自行選擇。」

所以,無論是進口疫苗還是國產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都是有保障的。爸媽們大可不必糾結。

區別在於,有些疫苗可能只有進口的,沒有國產的,這種情況很少;而有些疫苗只有國產的,沒有進口的,比如手足口疫苗等。爸媽們根據需要放心選擇即可。

正常情況下打疫苗後孩子會出現哪些反應?

什麼情況下家長需要帶孩子緊急上醫院?

說到疫苗不良反應,首先要明確概念。

疫苗不良反應包含兩個方面:預防接種一般反應,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對機體只會造成一過性生理功能障礙,主要有局部紅腫、疼痛、硬結等局部癥狀,或有發熱、乏力等全身癥狀,一般不需要臨床處置,可以自已恢復,發生率低。

預防接種異常反應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實施規範接種過程中或接種後造成受種者機體組織器官、功能損害。異常反應發生率極低,病情相對較重,多需要臨床處置。主要有無菌性膿腫、過敏反應,極個別的會出現神經系統癥狀等,疾病程度嚴重的,應該立即到醫院就診。

接種後家長主要注意觀察哪些情況?

一般打預防針後發熱很少超過38.5℃,往往燒燒就會降下來的。如果體溫不超過38.5℃可以不用特殊乾預;若超過38.5℃,可以給孩子服用不含阿司匹林成份的退熱葯一次,即可退熱。如果是感染疾病引起的發熱,即使服用退熱葯後,體溫可以再次上升或者持續高熱不退,此時家長應特別警惕,要及時帶孩子就診,但特別提示,有的家長容易忽視這一點。因為,有的孩子在接種疫苗前,已感染了一種疾病,但處於無癥狀的階段,接種疫苗後,隨著感染疾病的發展而出現了發熱,由於醫生告知接種疫苗後,孩子可能有一過性的發熱,家長誤以為是打預防針所致,而貽誤疾病的治療。實際上,這種情況屬於偶合,即疾病發病時間與接種疫苗的時間,發生了偶合。

另外,如果孩子在接種疫苗前身體不適,家長不必急於帶孩子打預防針,先觀察1-2天后,疾病不發展後再確定是否接種,盡量避免發生預防接種偶合的不良反應。

如注射了含有吸附劑的疫苗,可能會造成局部硬結。

處理方法:可以從注射第二天開始用毛巾熱敷,因為第一天剛打完針,需要讓針孔閉合,以防止發生感染。熱敷時要注意,孩子皮膚比較細嫩,不要燙傷孩子,溫度要適宜,每天熱敷3-4次,一次15分鐘,可以改善促進局部的組織吸收。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