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最後兩集價值大於今年任何刷屏劇

(本文由Sir電影原創:dushetv)

後台留言中,你知道最愛找Sir傾訴的人是誰嗎?

學生黨。

他們迷茫、愛訴苦、總有著各種困惑……

故事各不相同,但情緒大同小異——

@Z:開學高三了,有的不是激情和堅定,是慢慢的自我懷疑和迷茫,不知道要去哪座城市,不知道學什麼專業,不知道明天要乾嘛。想來想去,還是去心理顧問了,希望早日找到目標吧。

Sir很想安慰他們說,讀完書就好了,走上社會就不迷茫了。

可,這是撒謊。

因為高聳的水泥森林,是一口更大的壓力鍋,燉著無數「社會人」。

壓力更大的,是在社會上打拚的家長們。

他們確實沒學生黨那麼需要傾訴,但這不代表問題少,反而是「傾訴無用」。

時間太緊,還傾訴?太浪費時間;

錢越來越不是錢,還傾訴?有那個空閑不如多掙點外快;

睡都睡不夠,還傾訴?

對,在令學生和家長頭痛的所有問題中,你知道最大的是啥?

睡不好。

它已經是當今社會通病,不信看一組數據:

全球27%的人存在睡眠問題;

2013-2016年,中國始終有四分之一的人睡眠不及格,而且這一比例越來越高;

2013-2018年,中國人均睡眠時長由8.8個小時降至6.5個小時。

所以,今天Sir想再次安利一部片子。

為所有難以釋放壓力、無法睡個好覺的人。

因為你「睡不好」,你的整個生活,節奏會被打亂,品質會大幅下降——

《追眠記》

號稱「中國首部睡眠紀錄片」,Sir三個月前曾安利過一次。

但當時只能找到兩集(總共四集)。

深度晚睡患者Sir,始終關注著這部片。

因為當時未播出的另外兩集,關乎大家最關心的問題:

不睡會怎樣?

怎樣才能睡好?

終於,這兩集放出了——

劇組走訪了各國權威研究學者,從各個不同維度為我們解讀關於睡眠的乾貨。

甚至得出來許多新鮮的結論,居然與我們以往的認知正相反。

Sir根據紀錄片的內容,為飽受睡眠困擾的你整理了一份《超全睡眠指南》

準備好大開眼界,還有……

大跌眼鏡。

1

不睡覺有多危險?

時間就是金錢。

而睡眠時間,成為大多數人放棄的首選。

犧牲它的理由太多——出人頭地、照顧家人、吃喝玩樂,甚至,就是消磨時間……

最近美國大學生中,流行一種「不睡覺神器」

名為TDCS,通過向大腦發送微弱電流,刺激神經細胞,使人更清醒、更專註。

使用後,連續幾天不睡覺都不是問題。

這種「電擊」療法,本用於治療被害妄想症和抑鬱症。

但正常人使用,其副作用尚沒有權威結論。

什麼階段最不愛護身體?

不就是年輕時候。

更恐怖的是,他們並沒有顯示出任何擔憂。

以此獲取優異成績的學生,開始風靡網路。

一個個驕傲地在螢幕面前,興奮地訴說著佩戴後的神奇感受。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

Sir至今對《王牌特工2:黃金圈》裡的一句台詞印象深刻。

這部續集雖然比不上原作驚艷,但卻把故事聚焦在美國當代最嚴重的社會問題——

毒品和藥物依賴。

當總統秘書被發現有長期依賴藥物的問題時,她為自己辯護:

總統先生,我一周七天每天24小時為你工作

也許有人不藉助藥物也能做到但我不能

電影中藥物泛濫的現象,並非虛構。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數據,2013年美國因為濫用藥品致死的人數達4.4萬人,超過了槍支和車禍致死的人數, 其中超過一半的人是因為過量使用處方葯致死,死亡的人群大多在35~54歲之間。

為了讓自己保持專註,肩負更多責任的中年人,也開始以身犯險。

值得嗎?

犧牲睡眠,到底有什麼代價?

片中做了一組實驗:

兩組人,一組正常睡眠,一組不能合眼。

24小時後,讓他們做各種腦力測試。

結果能想像——

正常睡眠組的表現,遠超後者。

24小時不睡的人,記一個簡單的遊戲規則都費勁。

甚至,連用筷子夾黃豆這樣簡單的動作都無法做好。

問題出在哪?

首先是腦部,控制人思考能力的額葉功能下降。

這會導致記憶力減退,注意力難以集中。

其次是血液——

一夜不睡覺,我們血液中的酒精濃度將達到0.1%,相當於醉酒狀態。

這還僅僅是24小時啊。

一周,一月,一年呢?

「早起傻一天」,對於晚睡的人來說,可真不是段子。

許多震驚世界的重大災難,究其原因都有睡眠因素。

BBC曾通過調查發現,睡眠不足是切爾諾貝利核泄漏的原因之一;

《衛報》稱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升空爆炸前,兩名NASA工程師曾通宵23小時,事發前一天也隻睡了3小時;

《赫芬頓郵報》指出「埃克森瓦爾迪茲」號郵輪的船員因疲憊在駕駛室睡著,導致了這次重大漏油事故。

……等等。

不說世界,就說我們自己吧——

睡不好,有一項女生最怕出現的危害,

為什麼熬夜的人都愛吃夜宵?還忍都忍不住,吃起來特香?

那是身體命令你的:

睡眠不足,會導致控制食慾的激素分泌出現紊亂,食慾突然大增。

2

睡得多就一定好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可為什麼?

敲黑板時間,學生和家長要注意了:

對成績影響最大的,並非睡眠時長,而是睡眠作息的規律性

不是Sir說的,結論來自哈佛著名睡眠學家斯迪克·戈爾德的一項調查。

整理過哈佛學生的睡眠模式後,一個顯而易見的規律產生。

每天入睡時間變動越小,優秀率越高。

這與大腦每天制定的「計劃」有關。

所以,睡得多不一定有用。

關鍵要做到,該睡時睡,該醒就醒。

3

除了休息,睡覺還有什麼作用?

許多人不知道,睡覺除了消除疲勞外,還有很多重要作用。

比如,鞏固記憶

科學家邀請實驗者玩迷宮遊戲,並紀錄下他三次通關的時間,結果用時都是7分鐘左右。

之後,讓實驗者進行一個半小時的午睡,再進行三次測試,結果——

用時大幅度縮短。

常被我們輕視的睡眠,竟有著神奇的「重置」作用。

就像萬能的重啟鍵——

既可以讓身體休息,又可以重新激活大腦,深化睡前記憶。

而且這些經過睡眠深化過的記憶,會變成長期記憶

當我們學習、工作感到力不從心時,可以選擇睡一覺「重啟大腦」。

但,短時間打盹並不能起到同樣作用。

因為整理記憶,只會在「快速眼動睡眠期」發生。

人的睡眠,呈周期性。

經過淺睡、熟睡後,才會進入身體沉睡但大腦清醒的快速眼動睡眠。

而這樣一個周期,大概90分鐘循環一次。

所以,每天的午睡時間,最好能保證在一個半小時左右。

才能保證下午最高效的學習、工作狀態。

4

怎樣才能睡好?

為了睡好,我們曾走進許多誤區。

今天,Sir幫你一一糾正。

1、睡前喝點酒,能幫助入睡?

北京朝陽醫院的睡眠研究中心為我們做了一組實驗:

三個睡眠正常的年輕人,睡前一小時分別喝下一杯茶、一杯咖啡、一杯紅酒,再觀察他們的睡眠數據。

前兩位的結果與我們的認知一致——入睡時間推遲,睡眠品質大幅度下降。

喝紅酒的呢?

的確,測試者入睡時間明顯縮短,很快就睡著了。

但隨著檢測的持續,反轉出現。

喝下紅酒的測試者睡眠時間加長,但深度睡眠卻大量減少。

甚至,比另外兩位測試者都少。

可以看出,酒精(即使是少量)對睡眠的影響,其實比濃茶和咖啡更嚴重。

2、睡硬床對身體好?

你們大概都聽爸媽或爺爺奶奶說過這句話吧?

多少人信以為真,以為硬硬的床板對身體特別健康。

但從今天開始,如果你想睡得好,Sir建議你換個床墊。

因為睡覺可不是軍訓,舒適是第一要義。

還是用實驗說話吧,來自安徽農業大學人體工程學學者陳玉霞——

測試證明,無論男女,睡在軟床上後,翻身和覺醒的次數,都比睡硬床時有大幅度下降。

更重要的是,換軟床後,測試者的深度睡眠時間甚至有成倍增長

硬床不僅不能讓我們睡好,長期使用還有危害!

它無法提供腰部支撐,讓脊柱保持自然彎曲的狀態(如下圖紅框處):

時間長後,肌肉疲勞,我們的脊柱會向下彎曲,偏離自然彎曲的狀態。

如此一來,椎間盤受壓,進而會壓迫脊神經。

所以,床墊一定要選取軟硬度適中的材質。

睡眠指南,Sir就講到這裡。

紀錄片中還有許多實用乾貨,有需要的毒飯最好親自看一看。

Sir希望你認真學,更希望你受到警示——

因為片中有一句睡眠學家的話細思極恐:

「人們好像已經忘記了清醒的感覺。」

好像真是啊!

開會想睡,開車、上班、上課發困,有時興緻沖衝去看個電影都會睡著……

我們太容易在電腦螢幕前打哈欠,在電梯裡閉著眼睛小憩一會。

《追眠記》最有意義的乾貨,並非那些科學的解釋。

而是,它讓我們真切地意識到:

睡眠問題,已經悄悄入侵生活中幾乎所有時刻。

就像片中那些蟄伏在中國各大城市中的「夜行動物」。

有人不能睡,因為作為兒科重症監護室醫師的他,掌握著病房裡所有嬰兒的生命;

有人不想睡,因為作為當紅主播的她,連睡覺時間都要拿來賺錢;

有人睡不著,因為她患有嚴重抑鬱症,睡覺太痛苦。

三種狀態,基本囊括了當今90%中國人的生存現狀。

Sir知道你在全力奔跑,卻總是追不上一個安穩、平和的好覺。

但善待睡眠,並非放慢腳步。

這正是《追眠記》想做的:

它在試圖敲醒這個困頓的社會,和不把睡覺當回事的我們。

這是一部優秀紀錄片應該具備的責任、擔當。

今晚,睡好一點。

身上再多的重擔,也不該把白天的事帶到床上。

睡眠最不應該成為釋放生活重壓的犧牲品。

也更不應該,讓睡眠給我們徒增額外的焦慮。

睡好覺,才是一件真正對自己、對家人負責任的事。

Sir知道你有夢想。

但「夢想」的第一個字,你可能都沒做到——

一個好「夢」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編輯助理:卡卡西式角色扮演

Sir電影原創,微信ID:dushetv

微信搜索關註:Sir電影

微博搜索關註:毒舌電影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