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數據網紅城市”貴陽,建一堆機房就是發展大數據?

發展大數據,不僅僅靠硬體。建立一堆數據中心和機房,只是停留在大數據發展的產業鏈底端,在技術創新上仍處於弱勢。

文 | 范娜娜

在這個盛產網紅的時代,城市也能因為某種特質輕易走紅。而作為“大數據網紅”城市的貴陽,這幾年被提及的頻率可謂非常高。貴陽的大數據產業真的有這麽牛嗎?在全國的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圖譜中,貴陽或者說貴州到底在什麽段位?

進擊的貴陽:天時地利人和

貴陽發展大數據可謂佔盡先機。

首先在於抓住了天時。2013年,全球主要經濟體紛紛布局大數據產業,中國也大力發展大數據產業,並在“十三五”規劃中將大數據提升為國家戰略。2013年底,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數據中心相繼落戶貴安新區。同年,貴陽市人民政府與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定,貴陽順利牽手中關村,適時發展大數據產業。

俗語說“朽木不可雕也”,貴陽發展大數據絕非朽木,而是可造之才,自身就擁有地利。貴陽的溫度適中,空氣適宜,平均氣溫在14℃-18℃,有利於大型機房散熱節約能耗,空氣品質也較好,有利於伺服器健康運轉;貴陽的地質結構不易於發生自然災害,建立數據中心足夠安全。

2017年5月初,貴陽原市委書記陳剛在一場訪談中提到了貴州發展大數據的優勢:“貴州雖然比較窮,但是老天爺對人還是公平的,給我們貴州底下存了200億噸煤。我們會就地發電,電價比別的地方便宜,而且來得穩定。”作為“西電東送”的主戰場,貴陽的電價深得企業之心,便宜且電力富余量大,為企業節約了大量電力成本。

林毅夫的新結構經濟學認為,產業政策若要取得成功,需要同時具備兩個要素,一是“有效市場”,二是“有為政府”。人和在於貴州的大數據發展從一開始政府就給予了足夠高的重視度,對於大數據產業發展的支持絕對給力。貴陽市亦多次頒布大數據相關政策,加速大數據產業落地。不管是與北上廣深相比,還是在全國來看,貴陽頒布政策都能稱得上頻次最高,數量最多,政策的穩定性和持續性較強,為大數據的發展營造出良好的政策環境。

貴陽的阿克琉斯之踵

有了上述的天時地利人和,貴陽的大數據發展一路水漲船高。貴陽率先啟動首個國家大數據綜合實驗區、國家大數據產業集聚區和國家大數據產業技術創新實驗區;率先建成全國第一個省級政府數據集聚共享開放的統一雲平台;率先開展大數據地方立法,頒布實施《貴州省大數據應用促進條例》;率先設立全球第一個大數據交易所;率先舉辦貴陽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和雲上貴州大數據商業模式大賽等。

這些第一讓貴陽贏在了大數據發展的起跑線上。但發展大數據不是一夕之力,而是久久之功。

貴陽雖然有了天時地利人和,但人才可謂是貴陽的阿克琉斯之踵。

從人才供給上來講,貴陽本地高校人才較為匱乏,本地高校數量少,並且缺乏名校。貴州大學是貴州高校的NO.1,但放到全國只能排名100開外。

本地缺乏原生人才,只能依靠外部供給。作為互聯網產業一個新的增長極,大數據相關崗位需求日漸增多。有了充足的工作崗位人才自然到來。但貴陽地處西南,經濟欠發達,吸引外部人才可謂困難重重。以11月份招聘數據為例,貴陽需求的大數據相關崗位(包含實習)共198個,且薪資水準大多集中在三千至五千,而北京上海相應的崗位需求量鋼彈數千個,平均薪資水準也會高出一大截。

建一堆機房就是發展大數據?

貴州將大數據產業作為自身名片對外展示的同時,獲得了讚許,也引來了質疑。要知道發展大數據,不僅僅靠硬體,建立了一堆數據中心和機房,只是停留在大數據發展的產業鏈底端,在技術創新上仍舊處於弱勢。

從2017、2018兩年的大數據專利情況來看,全國共有5857件專利申請,包括發明申請專利和授權發明專利,其中北京地區以747件數居於榜首,佔全國總量的12%。而貴陽與北上廣深的差距可謂非常明顯,貴陽的專利申請僅有27件。作為公認的大數據之都,交出這樣的專利榜單,不由讓人唏噓。

2013年底,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數據中心相繼落戶貴安新區,2017年8月,華為在貴陽啟動了數據中心的項目,2018數博會開幕前日,蘋果亞洲最大數據中心在貴安開建,2017年6月,騰訊在貴安新區的綠色數據中心開工建設。大企業更傾向於在貴陽建數據中心,但具體到大數據應用到各種商業場景中,卻缺乏後續的解決方案。目前的貴陽,機房經濟仍是其大數據產業的支柱。

而根據大數據戰略重點實驗室研究編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大數據藍皮書:中國大數據發展報告No.1》,貴陽的大數據發展目前偏向於政用,商用和民用發展則相對緩慢,有待提升。

不可回避的問題是,貴陽的大數據產業發展的確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並培育出了一批新生的大數據企業,但在初創大數據企業數量上仍舊處於劣勢,從2013年至2018年11月,貴陽本地新增的大數據初創企業僅有15家,不足北京的0.9%。並且在整個產業鏈中,貴陽的大數據發展依然處於較為低端的水準。

未來,貴陽的大數據發展能否更上一層樓,不止步於機房經濟至關重要。

范娜娜(新京報智慧城市研究院研究員)

編輯:林維 實習生:張曉旭 校對:范錦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