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太強勢的父母,會養出什麼樣的孩子?


文丨魚爸 圖片來源美素圖庫


1


有太多的父母覺得自己強勢一點,就能逼著孩子自信勇敢起來。

所以常常會看到恨鐵不成鋼的父母指著孩子的腦袋大罵著。

殊不知,結果讓孩子變得更加軟弱可欺。

那天,我帶兒子在廣場玩。

他一到那邊就是四處跑,看能不能找一個小夥伴玩。

後來他找到兩個在滑滑梯玩拚插汽車的男孩

玩了一會,另一個5歲左右的男孩走了過去來,問「能不能跟你們一起玩?」

其中穿藍色衣服的男孩霸道地說:「不行,這是我們的地盤」

「我想跟你們一起玩。」

「不行,你走開」

這個孩子就走了,他媽媽看到他垂頭喪氣的樣子。

就開始責備了,「又怎麼了?挺直腰!」

「他們不跟我玩。」孩子小聲地說著。

「為什麼你總是跟我說別人不跟你玩,為什麼你就找不到朋友啊?」

說得急時還用手指指著孩子的頭,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模樣。

「你以為外邊的人會像你奶奶那樣把你當作寶貝一樣捧著嗎?」

「你為什麼不去跟他們說說,你想跟他們一起玩。你為什麼不說?


然後她低下頭,在孩子的耳邊說了教他去找小夥伴的話。

孩子全程沒有吱聲,就是低著頭聽媽媽教訓,一動不動地站在那裡。

最後急得冒火的媽媽給了他一個選擇題,「是選擇去玩,還是現在就回家?」

孩子猶豫了一會,又跑向了孩子群。

這次他就在一旁看著玩,也挺好的。


我能感覺到媽媽愛子心切。

但是她的焦急和不聞不問,讓孩子平白挨了一頓罵。

我實在忍不住。

跟她說了一句,「其實,您孩子剛剛跟那幾個孩子說了『我想跟你們玩。』但是那兩個孩子沒有同意。」

她聽到後很驚訝,覺得錯怪了孩子。

因為她罵孩子就是覺得孩子膽子小,不敢說,想逼他勇敢。

在挨批評的瞬間,受了委屈地孩子往往不知怎麼辯白。

反而讓媽媽更覺得他膽小軟弱吧。

而媽媽這樣強勢的愛,只會讓孩子真的滑向軟弱膽小的。


2


父母愈強勢,孩子愈軟弱可欺。

請一定要尊重孩子,把他當成一個完整的個體來對待。

說起尊重,很多爸媽會說,我一直很尊重自己的孩子。

但是你心情不好時,能好好說話,也會尊重孩子嗎?

有一句話說,父母對孩子暴跳如雷,不過是因為他軟弱可欺!

的確,有很多的孩子不知不覺中,成為了父母的出氣筒。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踢貓效應」,故事是說某公司董事長在家看報太入迷以致忘了時間,為了不遲到,他在公路上超速駕駛,結果被警察開了罰單,最後還是誤了時間。

這位老董憤怒之極,回到辦公室時,為了轉移他人的注意,他將銷售經理叫到辦公室訓斥了一番。

銷售經理挨訓之後,氣急敗壞地走出老董辦公室,就故意找接線員的茬兒。接線員無可奈何垂頭喪氣地回到家,對著自己的兒子大發雷霆。兒子莫名其妙地被父親痛斥之後,也很惱火,便將自己家裡的貓狠狠地踢了一腳。

於是,貓成了這個「憤怒傳遞鏈條」最尾端的受害者。

在生活中,弱小的孩子往往成了尾端的這隻貓。

如果這個孩子長期被父母的壞情緒虐待。

會讓他產生同樣的情緒,最後還會影響他性格的形成。

這樣的教養下,孩子往往變得暴躁多疑,缺乏安全感。

很多時候,我們藉由「管教孩子」為名,把自己不喜歡或是看不慣的東西發泄在孩子身上,美其名為「對他好」,卻傷害了孩子。

葉聖陶先生曾在文章裡面寫的一段話,他模仿他的女兒口氣來說:


「不管是什麼食品,你們高興的時候,便是粘韌難以消化,也同喂貓狗一般給我們吃了,我們所需要的營養料你們反而不給,你們覺得沒有意思。

不管是衣物還是你們覺得可以裝飾小孩兒的時候都是笨重累贅的,我們所需要的是輕暖舒適的服飾你們不給,你們不喜歡。你們喜歡賭博,就給我們一副紙牌,叫我們照樣下去,這就是你們所給予的玩具。」

沒有尊重的愛,不是孩子想要的愛。


3

我們常常說要培養孩子的自信,因為自信的孩子更有勇氣面對困難。

而孩子的自信來源之一是自我認同感。

假如孩子自己否認自我,哪裡有讓自信生根的土壤呢?

而在最初的成長時期,父母的信任會讓孩子搭建自信的基礎。

不管孩子是挨了批評,還是被人否認。

父母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身邊給孩子信任和支持。

而不是用那強勢的語氣和態度指責孩子的不足,逼迫孩子去自信勇敢。

曾看過一個非常感動的故事:


有位媽媽每次參加家長會。幼兒園的老師總會跟她抱怨:「你的孩子有多動症,在板凳上3分鐘都坐不了。」


回家的路上兒子問老師說了什麼,她鼻子一酸,差一點落淚。

「老師表揚了你,說寶寶原來在板凳上坐不了1分鐘,現在能夠坐3分鐘了。別的家長特別羨慕媽媽,因為全班只有寶寶進步了。」

那天晚上,兒子破天荒地吃了兩碗米飯。


第二次家長會,老師說:「全班50名同學,這次你兒子數學排49名,可能孩子的智力要開發一下,建議去醫院檢查一下。」

回家的路上,她哭了。


回到家裡,看到誠惶誠恐的兒子時,她振作精神:「老師對你充滿信心,你並不是一個笨孩子,你努力一點就好!」

說這些話時,她發現兒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亮了。

這個媽媽的行為是值得敬佩的,因為她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孩子。

而且給了孩子信任和鼓勵,不是用手指指著孩子的腦袋大罵說孩子不爭氣。

孩子從一分鐘到三分鐘、名次暫時落後的鼓勵,告訴孩子要努力。

我們大部分的孩子天賦都差不多,但有的孩子為什麼能成才,大抵跟父母的信任和鼓勵是分不開的。


4

羅素說:「教孩子殘忍和畏懼是很不好的事,但自己就熱衷於這些的人是不會教他其他什麼的。」

習慣控制和責備孩子的父母,往往就會教給孩子「控制」和「責備」。

比如有的孩子喜歡去控制小夥伴,不能商量,非常強勢。

其他的孩子不配合時就會責備或者抱怨。

這樣的孩子去了外邊是很難合群的。

這是孩子的錯嗎?

我看未必,這是大人的錯。

請常常聽聽孩子的心聲,讓我們的愛恰如其分!

也許你會說,孩子犯錯了,也要鼓勵,不要管教嗎?

當然,我們的孩子需要父母的引導,讓他明白界限。

讓孩子的行為能更好地融入群體和社會。

但重點在於管教時的態度、方法。

你是帶著憤怒的情緒,還是帶著平和的愛?

我們常常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聽聽孩子想說的話:

「你們似乎都很愛我,你們迫不及待地把自己認為的愛和期待交付我,但實際上,我們是兩個世界獨立的個體。」

在養育孩子的路上,收起強勢的愛,給他們恰如其分的愛。

(本文為魚爸原創, 圖來源網路,公眾號轉載可聯繫授權,歡迎個人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們。已出版暢銷書剛剛好的養育,如何培養高情商的孩子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