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折戟高倉位運行 MSCI主題基金年內平均虧損12%

  ■本報見習記者 王明山 

  近日,明晟公司宣布MSCI新興市場指數第二步納入A股,把現有A股的納入因子從2.5%提高至5%,同時將中興通訊中國神華中國聯通等10隻個股加入MSCI中國指數,使得A股納入該指數的數量整體為236隻個股。諸多業內人士表示,此舉將極大地利好MSCI主題基金在今年的業績表現,MSCI主題基金有望迎來修複行情。

  隨著A股市場的持續下跌,保持高倉位運行的MSCI主題基金在今年以來也遭遇了比較大的虧損:A/B/C類份額合並後,公募基金市場上共有17隻MSCI主題基金,合計規模近150億元。《證券日報》記者統計發現,17隻基金在今年以來的平均回報率為-12.16%,整體表現不及權益類基金在同期的平均水準。

  保持高倉位運行

  重點配置大盤藍籌股

  目前市場上正常運行的17隻MSCI主題基金,多為ETF及ETF聯接產品。面世最早的為華安MSCI中國A股,該基金由華安上證180增強指數基金轉型而來,後者成立於2002年11月8日。截至今年8月17日,該基金自成立以來已經斬獲了304.77%的回報率。

  此外,2018年之前成立的MSCI主題基金還有華夏MSCI中國A股ETF和華夏MSCI中國A股ETF聯接A。與華安MSCI中國A股為增強指數型不同的是,華夏基金旗下的兩隻基金均為被動指數型,採用完全複製指數的方式,華夏MSCI中國A股ETF對指數的跟蹤精度較高,其聯接基金跟蹤精度相對稍弱。

  被動指數型基金在產品設計之初就決定了這些基金在運行時將保持較高的持股倉位。從今年基金二季報披露的數據來看,這些MSCI主題基金也確實保持在較高的持股倉位:已經披露二季報的12隻MSCI主題基金中,除了華夏基金的MSCI中國A股ETF聯接的持股市值佔基金資產總值比為0.99%、招商MSCI中國A股基金股票市值佔基金資產總值比為74.9%外,其余10隻基金的持股倉位均在90%以上。

  從12隻基金的重倉持股情況來看,大盤藍籌股依然是這些基金的重點配置對象:一方面,伊利股份美的集團等大消費股已經幾乎成為了公募基金產品的“標配”;另一方面,在A股市場長時間調整的背景下,招商銀行工商銀行等銀行股受到更多基金的青睞,12隻MSCI主題基金幾乎均配置了比較高比例的銀行股。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中興通訊、中國神華、中國聯通等10隻A股新增MSCI中國指數,也使得納入該指數的A股數量攀升至236隻,此次行動將在8月31日收盤後生效。這也意味著,跟蹤相關標的的MSCI主題基金持股情況也會做出相應的調整,對新納入的A股進行一定比例的配置。

  年內業績表現不佳

  MSCI主題基金有望迎修複期

  A股市場在今年以來迎來了長期調整,截至8月17日,上證綜指已經由年初時的3314點下行至2668點,累計下跌了19.3%。保持高倉位運行的MSCI主題基金也難免遭遇較大幅度的淨值回撤:17隻基金在今年以來的平均回報率為-12.16%,其中業績表現最差的一隻基金在今年以來的回報率為-20.12%。

  距離首批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已經有近三個月的時間。由於明晟公司在挑選A股時有著嚴苛的標準,首批納入該指數的226隻A股也一時間成為眾多投資者搶籌的對象。《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自5月16日截至8月17日,上證綜指累計下行了16.39%,而該226隻個股的整體流通市值下跌了6.95%,表現出較強的抗跌能力。

  申萬巨集源證券近期一份研究報告指出,A股納入MSCI後,隨著外資持股佔比持續上行,A股的波動性、換手率與全球市場的聯動等方面會出現趨勢性變化。具體來看:申萬巨集源預計A股波動性短期階段性下行,長期中樞下移;換手率中樞也會下行;A股納入MSCI初期與全球市場聯動性均顯著提升;長期與全球市場聯動性在曲折中緩慢上行。

  實際上,在首批A股納入該指數後不久,監管層也曾表態將加快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步伐。監管層表示,有關部門已經著手研究新的制度與工具安排,包括股票收盤價格產生機制,規範停複牌制度,以及創造條件與境內外投資者投資股指期貨等,以便盡快將目前A股納入MSCI的因子從5%提高到15%左右。

  毋庸置疑,第二批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也將吸引大量的海外資金。在9月1日正式公布前,納入該指數的名單也可能面臨調整,但多方機構均表示調整不會很大。從多家機構估算結果來看,若此次10隻A股個股成功納入該指數,有望為A股帶來至少400億元增量資金。本輪新增資金規模與今年6月1日MSCI納入首批226隻A股所帶來資金規模相差不大。

責任編輯:陶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