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重量級的國寶:十大人物圖

1:人物禦龍圖 佚名帛畫墨筆設色 縱37.5厘米橫28厘米 湖南省博物館藏

此圖1973年出土於湖南長沙子彈庫一號戰國楚墓,是一幅描繪墓主人禦龍升天的銘旌。帛畫頂端裹一細竹杆,並系絲繩,可以舉掛。畫面描繪一身著廣袖長袍、頭系峨冠、腰佩長劍的男子手駕龍舟,邀遊天宇,飄飄然迎風而行的形象。

男子有胡須,身材修長,神情瀟灑自若,其上方有華蓋。龍尾立一昂首嗚叫的仙鶴,龍身下畫一尾遊動的鯉魚。畫中人物形象寫實,比例準確,線條轉曲流暢,兼用淡彩渲染,以突出其神采風貌。那些向後飄拂的冠帶和華蓋上絛帶的刻畫,更使整個畫面具有飛動之感。

2:鴻門宴圖 佚名 壁畫 縱23厘米橫頂140厘米橫底193厘米 洛陽古墓博物館藏

此圖據郭沫若考證為《鴻門宴》圖。楚漢相爭,項羽率軍進駐鴻門,謀士范增計劃在劉邦前來赴宴時殺之。畫作展現了這一富有戲劇性的場面,表現平靜,卻暗藏殺機。這裡選取的是畫的兩個部分。

上圖中立最右者為張良,據《史記》稱,“其貌如婦人女子”,中為手持長乾、怒目而視的范增,最左為殺氣騰騰、躍躍欲刺的項莊。下圖是兩人在爐前烤牛肉,其後懸掛有牛肉和牛頭。背景起伏的山巒,以寥寥數筆交待了故事發生的環境和地點。

全圖作品以墨線勾描,表現人物大的動勢和神情,又用對比強烈的大色塊渲染,使畫面有聲有色。

3:洛神賦圖 顧愷之 長卷絹本設色 縱27.1厘米橫572.8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這幅畫根據曹植著名的《洛神賦》而作,為顧愷之傳世精品。這卷宋摹本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顧愷之藝術的若乾特點,千載之下,亦可遙窺其筆墨神情。全卷分為三個部分,曲折細致而又層次分明地描繪著曹植與洛神真摯純潔的愛情故事。

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時空中自然地交替、重疊、交換,而在山川景物描繪上,無不展現一種空間美。全畫用筆細勁古樸,恰如“春蠶吐絲”。山川樹石畫法幼稚古樸,所謂“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體現了早期山水畫的特點。

此圖卷無論從內容、藝術結構、人物造形、環境描繪和筆墨表現的形式來看,都不愧為中國古典繪畫中的瑰寶之一。

4:北齊校書圖 楊子華 卷絹本設色 縱29.3厘米橫122.7厘米 (美)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藏

楊子華(約515—約586),北齊畫家。武成帝時官直閣將軍、員外散騎常侍。“帝甚重之,使居禁中,天下號為畫聖,非有詔不得與外人畫。”閻立本評雲:“自像人以來,曲盡其妙,簡易標美,多不可減,少不可逾,其惟子華於!”,楊子華尚在長安永福寺作壁畫。傳世作品有《北齊校書圖》。

此圖為北齊楊子華創稿、唐閻立本再稿,畫北齊天保七年(556)文宣帝高洋命樊遜、高乾和等十一人共同刊校國家收藏的五經諸史的故事。

畫卷上人物分為三組,第二組即居中一組是全卷的中心,也是最精彩的部分。畫中人物,神態各異,有安坐校勘的年長者執筆審讀,有侍立執卷的年輕人恭請批示,還有的仿佛在專注思考。用筆纖細,刻畫精致,有張有馳,生動逼真。

作者吸收了顧愷之、張僧繇等前代畫家的長處,技藝精湛,在當時被稱為“畫聖”,成為名重一時的禦用畫家。其原作早佚,該畫雖為宋代摹本,但人物、技法尤存北齊風范,可使人想見畫作原貌。

5:授經圖 展子虔 冊頁絹本設色 縱30.1厘米橫33.7厘米 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

唐朝張彥遠評展子虔的此畫:“細密精致而臻麗。”從這一幅《授經圖》中可以看出其刻畫人物手法之高超。

人物衣褶用“高古遊絲描”繪出,線條流暢,圓滑宛轉,以淡彩暈染人物面部、手部富有立體質感,人物造型準確。所襯背景點染粗疏,更加反襯出人物清逸飄灑的學者風范和出塵脫俗的清高品質。

展子虔,生卒年不詳,北周末隋初畫家。歷北齊、北周,入隋任朝散大夫、帳內都督。擅畫人物、山水及雜畫,幾無所不能。

人物描法細致,畫馬入神。與董伯仁齊名。亦上台閣,但不及董伯仁;寫山川遠近,有咫尺千里之勢。曾在洛陽天女寺、雲花寺,長安靈寶寺、崇聖寺等繪製佛教壁畫。

6:伏生授經圖 王維 絹本設色 縱25.4厘米橫44.7厘米 (日)大阪市立美術館伏生授經圖

王維(701—761),是盛唐時期著名詩人和畫家。字摩詰,原籍為太原祁(今山西祁縣),後遷至蒲州(今山西永濟),晚年隱居藍田輞川。官至尚書右丞。擅畫人物、山水。在畫史上被推崇為山水畫“南宗之祖”。

傳世作品有《雪溪圖》《伏生授經圖》。其神情專注而和藹。線描手法高超,敷色清雅。此圖現存倭國,是否為王維真跡,尚有爭論。

伏生,濟南人,原為秦博士。漢文帝為求能治《尚書》之人而發現了伏生,當時他年已九十餘,老不能行,故使晁錯往受,得二十八篇,即《今文尚書》。

此圖畫伏生在講授典籍的情景。圖中的伏生形象清矍蒼老,手持書卷,席地而坐,似正在認真講授。中的伏生形象清矍蒼老,手持書卷,席地而坐,似正在認真講授。其神情專注而和藹。線描手法高超,敷色清雅。

7: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圖 梁令瓚 絹本設色 縱28厘米橫491.2厘米 (日)大阪市立美術館藏

梁令瓚,生卒年不詳,唐代天文儀器製造家、畫家。蜀(今四川)人。玄宗開元(713—741)時任集賢院待詔、率府兵曹入伍。開元九年李隆基命僧一行改造新歷(大衍歷),而無黃道遊儀測候,令瓚精天文、數學,因創製遊儀木樣。後又與一行共同創製“渾天銅儀”。工篆書,擅畫人物。傳世作品有《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圖》。

此圖原分為上下兩卷,前畫五星,後畫二十八宿。五星,亦稱五緯,謂金木水火土五行星;二十八宿,我國古時天文學家將周天的恆星分為三垣二十八宿,而附以諸星座。在古代觀天歷算的經典作品中,多將五星二十八宿畫為人形、獸形、鳥形等。

此圖現只存在五星及“角”至“危”十二宿神形,計十七圖,當是上卷。每個星、宿各作一圖,或作老人,或作女像,或作怪異形象。

人物有的騎牛,有的手執器物,面部特徵也各有不同。用筆細勁而圓轉,粗細一致。設色以黃色為基調,另有朱、青、綠、黑各色配合。衣褶、人體和獸身均採用暈染法,略有立體感。

此卷曾藏宋內府,《宣和畫譜》著錄為張僧繇作,根據卷首題跋其說有誤。

8:勘書圖 王齊翰 卷絹本設色 縱28.4厘米橫65.7厘米 南京大學藏

王齊翰,生卒年不詳。五代南唐畫家。金陵(今江蘇南京)人。後主李煜朝(96l~975)為翰林待詔。工人物、佛道畫,兼擅花鳥猿獐,以工筆細膩見長。傳世作品有《勘書圖》(亦名《挑耳圖》)《荷亭嬰戲圖》。

此圖題為“勘書”,卻並沒有把人物畫作伏案校勘狀,而隻刻畫勘書人挑耳歇息的情景,故又名《挑耳圖》。

魏晉以來,許多文人受玄學思想的影響,追求行為和心境的返歸自然,崇尚放縱和曠達。這位勘書人的形神,正表現出某種胸中蕭然無物的魏晉風度。從繪畫的角度而言,這一形象可謂形神兼備。

衣紋於圓勁中略有起伏轉挫,敷色細潤清麗,表情刻畫妙得神趣。畫家把最大的畫面空間留給三疊屏風,屏風上繪青綠沒骨山水,獨出一格,與頗有出塵之姿的畫面人物很和諧。

9:豳風圖(部分) 馬和之 絹本淡設色 縱27.7厘米橫673.5厘米 (美)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馬和之,生卒年不詳,南宋畫家。錢塘(浙江杭州)人。高宗紹興初登進士第,官至工部侍郎。因擅畫,被列為禦前畫院十人之首。人物、佛像、山水畫兼長,行筆飄逸,有“柳葉描”(或稱馬蝗描)之謂,脫體於吳道子“蓴萊條”,而獨創一格,人稱“小吳生”

。傳世作品有《唐風圖》《豳風圖》等。此圖是馬和之的傳世作品,除山水外,都是《詩經》題材。此卷豳風圖共有“七月”“鴟鵠”“東山”“破斧”“伐柯”“九罷”“狼跋”七段。

此處所選表現了《詩經》所描寫的采桑、耕地、飲酒觀舞、拜謁等不同場面。馬和之在人物畫法上自創一格,畫人物和樹石用“馬蝗描”(柳葉描),線條組織松散,不拘於形似。圖上可見其古雅而輕鬆的獨特風格。

10:太白行吟圖 梁楷 立軸紙本墨筆 縱81.2厘米橫30.4厘米 (日)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太白行吟圖》是梁楷減筆人物畫的代表作之一。寥寥數筆就把“詩仙”那種縱酒飄逸、才思橫溢的風度神韻,勾畫得惟妙惟肖。

畫家不拘泥於瑣末細節,而是突出詩人的性格特徵,選取最能反映詩人精神狀態和思想情緒的瞬間動作,加以概略的描繪。雖是逸筆草草,卻言簡意賅,以一當十,毫無雕琢造作之氣。人物神韻的體現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