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牙齒也有這麼多講究,不可不知

「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有一口整齊堅固的好牙齒,是每個人的嚮往,特別是現在的老人們如果有滿嘴牙齒,不但自己感到自豪和幸福,周圍的人也都羨慕不已。可是這要擱從前,卻是件殃及子孫、見不得人的事。

張延偉 | 文

牙齒多重要

看老一輩怎說

人的一生中,牙齒和眼睛一樣重要。

按老輩子的說法,每個人牙齒的個數也不盡相同,有28顆、30顆、32顆之分,甚至還有34顆和36顆的,而且牙齒個數竟與人的命運休戚相關。

28顆牙者,下貧之輩,後代難得富貴;30顆牙者,泱泱平民,生活自足;擁有32顆牙者,年壽平名,吃喝有餘,高壽之人;34顆牙齒者,將相之才,功成名就;36顆牙齒者,就是朝廷王侯了。

如此看來,從古至今世上都是平民百姓居多,王公貴族稀少。

還有一種說法,老年人如果滿口牙齒,就會嚼斷子孫福氣,特別是後代不旺。

村裡和我同輩分的永昌哥,今年85歲高壽,仍滿嘴牙齒,他試圖以他的經歷來說服我認同上述流傳已久的「歪理」:他們夫妻二人始終未能生育,後來從親戚家領養了一個閨女,又招贅了上門女婿。

我聽了暗自好笑,對他說:「您領養的閨女不是和親生的一樣孝順嗎?再說,您年輕時就不能生育,也沒料到老了會長滿嘴牙不是?您閨女生了兩男一女三個孩子,不也都是您後代子孫嘛!」

雖然是不攻自破的迷信,但也足見牙齒的重要性。

當乳牙脫落,恆牙長出,牙齒就要陪伴我們忙碌一輩子。

現在生活條件好,營養跟得上,小孩子四五個月就開始長乳牙,六七歲開始「換牙」,12歲左右恆牙就基本上長齊了。

過去物質條件匱乏,日常生活以維持溫飽為主,根本無暇考慮營養問題,小孩子包括牙齒在內的各方面器官發育遲緩。

一般從出生後6至8個月長出第一顆牙齒算起,2歲左右長齊20顆乳牙;8歲以後乳牙慢慢脫落,到十三四歲甚至十七八歲時恆牙還不能完全長齊。

長牙過程很痛苦

掉牙還不能隨便扔

對孩子們來說,無論是在長乳牙還是長恆牙的過程中,都要遭不少洋罪。

剛出生一兩個月的嬰兒,一般會在齒齦邊緣出現一些黃白色的小點,就像長出來的牙齒,俗稱「馬牙」。

按科學的解釋,出馬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隨著孩子的成長自行脫落,不需特別處理。

可是馬牙會造成局部發癢、發脹等不適,不會用言語表達的嬰幼兒只能通過搖頭、哭鬧、厭食以及撕咬奶頭等一些列表情動作來表示,大人小孩都痛苦。

家裡自恃有經驗的老人則說出馬牙是「邪症」,必須進行處理,於是有專門用縫衣針挑的,還有用黑布包著鹽粒使勁磨擦的,磨破的傷口浸入鹽漬,嬰兒往往會因疼痛而哭鬧得更加厲害。

老人們說,孩子長牙,成對兒成對兒地長才好,如果單個兒地長,則是沒福的表現。

「八歲八,褪狗牙。」褪乳牙、長恆牙是一個循序漸進、相對漫長的過程,孩子們要在惶恐不安中度過,往往是前一刻還在嘲笑某位小夥伴掉了牙齒、成了「沒牙虎兒」,下一刻便突然發現自己的牙齒也開始鬆動了。

在吃飯或啃水果的過程中,突然間,某一顆乳牙脫落,一不小心還會「咯嘣」一下咬到。

小孩子褪牙一般順其自然,就怕有的乳牙鬆動很長時間卻掉不了,恆牙等不及就從一旁露頭兒「擠」出來,還伴隨著持久的疼痛,折磨得孩子痛哭流涕。

「長痛不如短痛」,反正也躲不過褪牙這一關,家長就會狠狠心,連哄帶勸徵得孩子同意,用手指或鉗子之類捏著稍微用些力,把這顆礙事的乳牙掰掉。

醫護人員為孩子們做護齒工作

乳牙褪掉後,恆牙往外長,此時老人就會經常告誡我們,新牙剛露頭,可千萬不能舔,若是舔了將來牙齒就會長得歪斜,人也變醜了。

可是又因為恆牙漸長時牙齦常常發癢,孩子們仍忍不住會用舌頭舔一舔。

更讓孩子們感到無比糾結的,是牙齒脫落後如何處理的問題。

大人們說,上邊的乳牙掉了要扔進大門口的「水道眼兒」裡,下邊的乳牙掉了則必須扔在家裡的房坡兒上。這樣,才能確保上邊的牙直線向下長,下邊的牙直線往上長,順利長齊恆牙。

記得我上小學時,下顎上的一顆乳牙在課間竟毫無知覺地突然褪掉,我把這顆帶有血跡和唾液的牙吐在手裡,不知所措。

後來在小夥伴們的提醒下,我撕下一張作業本紙將它裡三層外三層包好,小心翼翼地裝在文具盒裡。

放學後也不敢像往常一樣和夥伴們在外面多玩,帶著那顆掉牙趕緊跑回家,親眼看著奶奶用力把那顆牙扔到堂屋的房坡兒上。

然後我還有些放心不下,追問道:「這牙在書包裡捂了那麼長時間,會不會有事?」奶奶說不會,我才安心了。

孩子磨牙流口水都有偏方

還有的孩子夜裡睡覺磨牙,人們普遍的說法是,小孩子夜裡磨牙不是會生病就是要生災,大人可一定得把孩子看「緊」些。

於是那段時間裡,溝渠、河塘、機井、水庫......凡是有危險的地方都成了孩子們的禁區,更別說爬樹摘果子、下河摸魚蝦或是到水庫洗澡的事了,原本自由自在「瘋跑」的孩子彷彿住監一樣難受。

當然,大人心裡更急。平日裡逢著村裡人蓋房,爺爺奶奶總要在上大梁那天趕去湊個熱鬧,為孩子撿回幾個包了石子或列礓的小饅頭。

誰家老人去世,上墳「扶喪」用過的熟餃子一般在返程中送給路人分食,奶奶或母親就帶孩子在路上等著,千方百計搶到手裡幾個。

還有青年男女結婚,新媳婦要從娘家帶來用手工烙成、鏊子焙熟的油饃,總有孩子家長借隨禮的機會央人家到時候留一塊兒……

說是孩子吃了上面這些東西不但能治夜間磨牙,還能消災解難。效果到底怎樣卻不得而知。

孩子長牙的過程中容易流口水,我小時候流口水就比較厲害。沒上學前,母親常在我脖子上戴一個用碎花布縫製的雙層「圍嘴帕兒」,儘管如此,流淌不止的口水很快就能把圍嘴帕兒洇個濕透,於是就再換一個。

後來我上學了,再戴圍嘴帕兒惹人笑話,奶奶聽說舔舐豬尾巴能治流口水,就在臨春節時讓父親去找村裡殺豬賣肉的富聚伯,一下子拿回來兩條豬尾巴。

父親用烙鐵把豬尾巴上的毛烙乾淨,不加任何佐料煮熟,奶奶在一旁看著,逼我先用嘴舔唆豬尾巴,最後再把豬尾巴肉吃進肚裡。

當時不知到底是不是豬尾巴起了作用,反正過罷年我流口水的毛病居然真的不再那麼厲害了。只是一想起奶奶逼我吃豬尾巴的情景就想作嘔,以至於長大對豬肉都產生膩煩心理。

恆牙是人生的第二副牙齒,也是人生的最後一副牙齒。一旦出了問題引起牙齒缺失,就再也沒有牙齒所能替換了。

換牙示意圖

不過,人們為了美觀和生活需要,就去製作和安裝假牙,甚至還有專門鑲金牙、銀牙的。

當然,在過去鑲牙補牙都是有錢人家的作派,對一日三餐都難以為繼的窮苦人家來說,誰還會把錢財花費在牙齒上面呢。

平時除了說話「漏風」,還須吃稀溏酥軟的食物,成年累月都難嘗到肉、蛋之類的食物。

現如今,人們日常都講究口腔衛生,小孩子從三四歲就開始刷牙,偶爾有一點病痛,就去專門的牙科診所。據說還流行什麼「種牙」,價格也不菲,成功植入的牙齒和自然生成的一模一樣。

(圖片來自網路)

作者簡介

張延偉,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會員,現供職於禹州市國土資源局,業餘碼字為樂,上世紀90年代以來有文字散見於各級報刊和網路媒體。

豫記版權作品,轉載請微信80276821,或者微博私信「豫記」,投稿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豫記,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