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父母吵架,輸家是孩子!父母相愛,是孩子的福氣!

小學五年級的喆兒放學,無人來接,自己背著書包踢著飲料瓶回家,推開房門,打開客廳的燈,看看冰箱空空的,水池的堆著鍋碗,沙發扔著一堆凌亂的衣服,客廳的茶几也亂七八糟的。

喆兒在客廳站了一會兒,聽到身後的時鐘滴滴答答,恍惚中又聽到了父母的爭吵。瞬間很痛苦,便關了燈,去樓下的廣場坐了一會兒,看能不能遇到同學。心想著學習、又想著要離婚的父母,喆兒好傷心,但又不知道該怎麼辦。

差不多7點,媽媽回來了,帶來外賣,把茶几上的東西推到了一遍,擠出來一點空地吃飯,母子靜靜的吃著飯。媽媽低著頭問:「喆兒,今天在學校還好嗎?作業寫了嗎?」喆兒「嗯。」吃完飯,媽媽便回到房間,躺在床上,不知道再想什麼。房間的門虛掩著,喆兒想把家裡收拾下,但自己又不太會乾活,就嘗試著去收拾垃圾。心想:「媽媽心情不好,等爸爸回來了,剩下的我們一起收拾!」

八點多,爸爸回來了,看著客廳,再扭頭看看臥室,面無表情把衣服扔到洗衣機內;然後擦桌子。

正在寫作業的喆兒出來了,站在旁邊,想幫忙,卻又不知道怎麼下手。

爸爸嚴厲的念叨了兩句:「寫作業去,不要傻站著;想幫忙就過來一起收拾;每天就知道玩手機。」

喆兒很生氣、不服氣,內心想「你有外遇,你有什麼資格管我,我媽這樣不都是你害的。」

這時候床上躺著的媽媽聽到兒子挨吵,用力甩開門,怒不可揭的吼道:「你憑什麼嘛我兒子;你還回來做什麼,你眼裡還有這個家。」

喆兒這個時候心想「又要吵架,煩死了......」轉身開門跑出了家,離家漸遠,爸媽吵架的聲音依然在喆兒腦海中環繞。

家庭經常發生矛盾,孩子面對父母的爭吵,通常會選擇到熟悉的地方獨處。

喆兒去了小區的廣場坐著,看著小區亮著燈的家庭,偶爾聽到別人家談笑風生的聲音,喆兒擦著眼淚,之後又發了一會呆,聽到媽媽喊自己,就起身跟著媽媽回到了家中。爸房間的燈關著,媽到另一間房也躺下了;喆兒躺在床上滑著手機。

第二天早上,爸媽和往常一樣,上班。但是沒有什麼溝通,冷冰冰的。

喆兒想找爸媽說下自己的想法,但是看到他們彼此的冷戰、疲憊、傷心,話到了嘴邊卻無法開口。父母每爭吵一次,喆兒就受傷一次,喆兒好想幫忙,想讓父母和好。他也知道父母唯一沒有離婚的理由,就是不想讓自己受到傷害。

事實上,父母頻繁的爭執,對孩子的身心而言,都是很大的壓力、創傷。除了吵架的直接外力,孩子內心也能感受到父母關係中的矛盾、痛苦,這讓孩子無所事從,而壓力漸漸的漫延到孩子的生活中。

喆兒面對的也許是:不知道怎麼協助爸爸媽媽關係中的難題?不知道怎麼安頓自己波濤洶湧的心情?不知道怎麼讓自己內心平靜,安心學習?好像突然間失去了父母,像是獨自航行在茫茫的大海之中的小舟,沒有了方向。

喆兒的行為(比如不寫作業、去熟悉的廣場、無意識滑著手機)也向父母發出了求救信號,但是父母因矛盾蒙蔽了雙眼,不懂得幫喆兒解碼。

這個時候孩子通常會用自己的辦法,協助爸媽處理解決不了的問題,雖然父母的關係不會因此有太多改善,但是孩子想要的只是一家人回到以前的狀態。

大人的關係矛盾不是一朝一夕能解開的,雖然很多夫妻無意識把孩子卷進家庭矛盾中,也想減少正面的衝突,可隨時一點矛盾都會成為導火索,變成戰場,孩子只能不斷在家庭矛盾爭吵中受傷,之後再想辦法站起來。

幫媽媽?幫爸爸?對於和父母連心的孩子而言,做出那個決定都是痛苦的。任何一方受了傷害,孩子的內心都會受到傷害。所以,有些孩子越是幫忙,心傷得越重,問題行為越是增加。

薩提亞曾說過:「夫妻是家庭的建築師。父母恩愛的家庭,就像一個溫暖的巢,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父母的相愛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就是孩子的鏡子,父母是什麼樣子的,孩子自然會學成什麼樣子。

在中國的家庭中,親子關係是遠高於夫妻關係;太多家庭苦熬等孩子參加完高考才離婚的父母比比皆是。豈不知長期家庭矛盾中,孩子承受了什麼樣的痛苦,以及對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這些孩子長大之後容易沒有安全感、自卑、不知道和人如何相處、性格缺陷,因為長時間得不到家庭溫暖,對親情淡漠,不相信愛情......。

對於吵架的家庭,如何才能降低對孩子的傷害?

某種程度夫妻的吵架是試著重新鏈接婚姻的一種方式,表達內心的需求和感受,也是向對方內心的探索。

要學會共情,盡量避免吵架。很多家庭若不是感情徹底破裂,吵架的起因很簡單,幾乎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但彼此都有各自的立場,爭吵是想證明對方錯了。換個角度看,雙方都沒有對錯,只是立場角度不同而已。清楚了這一點,聰明的夫妻就知道如何求同存異,這樣才能減少吵架的機會。

吵架後要用語言來修復,一個家庭難免不吵架。盡量迴避孩子,若實在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一定要第一時間緩解孩子緊張不安的心,給孩子道歉、擁抱孩子;告訴孩子,父母日後不再這樣子了。同時要在孩子面前和好,讓孩子知道,父母是相愛的,不會因為吵架而發生改變,爸爸媽媽是愛自己的。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