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科學能讓人聰明,佛法能讓人善良!

導語: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痛苦就是一個詞,是一種感受,但仔細想想好像不是那麽回事。

文/鬼腳七

著名的華人科學家張首晟自殺了。

他是全球頂級的科學家,算是走到科學巔峰的極少數人之一吧!他聰明、有知識、有地位、有名望、有事業、有財富,幾乎擁有世人所追求的一切!

但他為何還這麽“苦”?科學為何不能解決他的“苦”?

這是個值得讓人思考的問題。

我老家在農村,村裡燒香拜佛的人很多,我奶奶就是很虔誠的佛教徒,早晚會打坐念經,還有陰陽眼,能看見天龍護法鬼神妖精。

奶奶在世的時候,經常有人上門求她老人家看病,我常在旁邊“見習”。看病的結果,可能是被鬼魂驚嚇遊神附體,也可能是妖精作亂先人到訪。另外一些時候,奶奶看了好一會兒才說:“沒有什麽迷信病,你還是要去醫院再看看。”

在我們那裡,“迷信”二字,已經不是迷信本身,而是和醫院並駕齊驅的一個詞。所以我從小都覺得病分兩種,一種是去醫院可以治得了的,一種是醫院治不了的,那就屬於“迷信”病了。

後來,我上了大學,又讀了工學碩士,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在科學領域也算了解一二。

工作了幾年,我又開始對佛法感興趣。閱讀了不少經典,請教了不少高人,參加過不少靈修禪修課程,還短期出家過一次,也算是對佛法初窺門徑。

此時,再回頭想想以前的“迷信”,又想起已經去世多年的奶奶,不禁扼腕歎息:沒好好珍惜和奶奶在一起的時間,現在後悔莫及。

以前看過不少文章,有科學家講佛法不是迷信,有院士講佛法如何超越科學,有教授講用科學來證明佛法。他們說:當科學家歷經艱辛萬苦爬上山頂時,發現佛學大師已經在那裡打坐呢。

看到這類文章,我經常會傻笑幾聲。嗯,看來世人還是更重視科學一些。

到底科學和佛法有什麽關係?做為一個從小就被“迷信”熏陶,後來又被科學培養了十幾年,再後來辭職專職學佛的人,也來談幾點淺薄見解:

一、科學讓人不痛,佛法讓人不苦

漢語是門偉大的語言,很多字詞來歷組合都有寓意。你看“痛苦”二字就很有意思,“痛”是身理體會,“苦”是心理感受。

科學讓人不痛,這個好理解。科學發展很快,讓人輕鬆,讓人效率高,甚至能用麻醉劑來控制人身體的神經。

以前寫封信要好幾天才能收到,現在微信消息瞬間到達;以前從湖南到杭州,要坐二十多個小時的火車,現在高鐵只要四個小時;以前人均年收入一兩千塊,現在年薪十萬的比比皆是。

相比三十年前,人們效率提高了幾十倍,生活水準也提高了幾十倍。按照道理來說,人們現在應該活得更幸福了。事實貌似並非如此,人們生活壓力更大了:抑鬱的、癌症的、吸毒的、犯罪的可能比以前更多了。

以後呢?科技更發達,人工智能普及,人們能變得幸福一點麽?我猜啊,那時人們生活壓力會更大!

但願我說錯了。

所以,科學讓人不痛,但不能讓人不苦。你不反對吧?很顯然,對人類的幸福,科學幾乎無能為力。

很多人覺得生活過得很苦逼,於是他們想努力賺錢,或者想晉升晉級,或者想有更高的學歷,或者想讓自己變漂亮,以為這樣就可以過得“不苦”。

如果你剛好也有如此的想法,那要小心一點。因為這樣頂多讓生活過得舒適一點,但你依然會很苦逼。就算你和張首晟一樣成功,可能還是過得很苦。

科學只能讓你不痛,不能讓你不苦。想要不苦,可以去了解佛法。

佛法是幹什麽的?佛法就是佛陀的教法。

佛陀早就說過:人生皆苦。無論科技如何發展,這些苦都會存在。科技在發展,苦難也一樣在發展。而佛法就是佛陀教導人們如何脫離苦海的方法。據調查,有信仰的人,幸福指數普遍要比沒有信仰的人高出不少。

二、科學讓人富有,佛法讓人知足

阿里、華為、百度、騰訊都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和商業模式,所以他們的創始人都是億萬富翁。他們的富有,跟科學技術有很大關係。

整個社會也是如此,這幾十年,人們的收入也翻了好幾番,中國的富人越來越多,以後還會更多。

但什麽是真正的“富人”?當我有年薪十萬的時候,我在湖南老家就算富人了,但在北京,我還是個窮人,一年的收入也只夠買一平米的房子;當我有年薪百萬的時候,我在打工族裡算是頂富的了,但相對還是窮人,在杭州努力工作十幾年,也不夠買別墅;以後的就不用比了,比完李彥巨集還有馬雲,比完馬雲還有比爾蓋茨......

老子說:

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道德經》第三十三章

真正的富人,是知足的人。

科學能讓人富有,但不能讓人知足。想要知足,可以去了解佛法。

佛法告訴我們,因果不虛。有人以前做多了善事,福報好,所以他有財富;有人以前做多了惡事,福報不好,所以他貧窮。

或許你會反駁:若真是如此,人的努力就不起作用麽?每天坐在那裡什麽都不做好了!

你可以這麽想:為什麽有人那麽努力,有人卻不肯努力呢?為什麽有人很努力,結果運氣還很不好呢?一個人運氣如何,和他的福報有關;一個人是否肯努力,也和他的福報有關。

信因果的人,會知足。

什麽是“信因果”?因果就是你相信“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也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三、科學讓人聰明,佛法讓人善良

現在的小孩子越來越聰明,從小的胎教、優生優育、各種營養品、各種補習班,這些都是科學培養孩子的方法。但也出現了很多問題。

山東淄博某中學一個學生,長期班上第二名的成績,算很聰明了吧?一天,他遇到那位長期考第一名的那個同學,連捅十三刀。被捕後問他為何要殺那同學:殺了他我就是第一名。前些天湖南桃源縣發生一起十二歲的學生殺死自己的母親.......

不說小孩了,說說大人。高校教授性侵學生的故事,大家應該聽過很多吧。更有甚者,廣州大學的某教授因懷疑被同事舉報,在停車場把同事夫婦刺殺。這些都是高學歷者,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智商很高,只是不夠善良。

科學能讓人聰明,但不能讓人善良。想要變得善良,可以去了解佛法。

真正學佛的人,哪怕沒有法律的約束,他們也會有自己的底線。

佛陀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我知道一些了不起的修行者,他們所做的一切,真的都是為了他人。每每想到他們,我都會感動。

四、科學讓人有知識,佛法讓人有智慧

人類發展幾千年,科學也發展了幾千年,人們懂得越來越多,變得越來越有知識。現在擁有一個幾寸大小的手機,就能裝下幾百 G 的數據,這在過去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人類知識增長了很多,智慧卻沒有增長多少。科技在發展,愚癡也在發展。有知識不等於有智慧,有時知識越多的人,甚至容易做“蠢”事。

我的高中同班同學裡,後來讀了博士的有五個,其中一個當了大學老師,工作三年後跳樓自殺了。具體原因她也沒寫遺書,我了解的情況是:她職稱評定沒成功,和自己母親也鬧矛盾,和周圍的人比她有壓力……

我高中母校是湖南華容一中,以前出過一個神童。我讀高一時,他才讀初一,我考大學時,他也去考大學了,後來十七歲考上了中科院的碩博研究生。但博士沒畢業,被學校勒令退學了。為什麽?因為生活自理能力太差,和同學老師關係處理不好,幾乎不能獨立生活。這事新聞還報導過。

科學可以讓人有知識,但無法讓人有智慧。如果想要有智慧,可以去了解佛法。

佛陀說,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每個人都有一顆明珠,只是上面蒙了諸多灰塵。佛法就是教我們如何把灰塵去掉,讓智慧自己顯現出來。

五、科學滿足欲望,佛法減少煩惱

我們想要跑得快一些,於是就有了高鐵;我們想要暖和一些,於是就有了冷氣機;我們想要升天,於是就有了飛機火箭;我們想要過海,於是就有了輪船;我們想要打敗敵人,於是就有了刀槍原子彈.......

你有沒有發現,人類的欲望是科學發展的第一推動力。欲望越強烈,科技就發展越快。只是欲望是無止境的,科學在發展,欲望也在發展。

其實,欲望並不是問題,煩惱的產生,也不只根源於欲望,而是對欲望的執著。

佛法告訴人們要放下執著,這樣就能減少煩惱。一切眾生都是如此。這裡指的眾生,不只是人類。佛法講輪回,人只是六道輪回中的一道而已。

輪回真的存在麽?

其實吧,輪回就在當下:每一刻都是上一刻的輪回、每一天都是前一天的輪回、每一年都是上一年的輪回、每一世都是上一世的輪回......

如果相信輪回,每條狗下輩子都可能成為人,每個人下輩子也可能成為一條狗;

如果相信輪回,就不只是要考慮這輩子享樂的問題,還要考慮下輩子不受罪的問題;

如果相信輪回,這輩子的功名利祿貌似不那麽重要,煩惱也會少很多;

如果相信輪回,時間就是無窮的,死亡仿佛沒那麽可怕了.......

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科學家張首晟如此成功,結局卻讓人歎息,強大的科學也解決不了他的“苦”。

有人說,按照此邏輯,如果一個佛教徒自殺了,是不是說明佛法也解決不了他的“苦”?

或許是吧。

其實,講這麽多並不是說佛法比科學要“牛逼”,也不是讓大家重視佛法而不重視科學,反而是想說,對普通人來說,二者都挺重要的。

科學&佛法

科學能讓人不痛,佛法能讓人不苦;

科學能讓人富有,佛法能讓人知足;

科學能讓人聰明,佛法能讓人善良;

科學能讓人有知識,佛法能讓人有智慧;

科學是為了滿足人類的欲望,佛法是為了減少眾生的煩惱。

我們既不想痛,也不想苦;既要富有,又要知足;既要聰明,又要善良;既要知識,也要智慧;既想滿足欲望,也想減少煩惱。事實上,這些並沒有明顯的衝突。

當然,如果你深一步了解,你會發現:痛即苦,知足即富有,善良即聰明,知識即智慧,欲望即煩惱。

如果你還能更深一步了解,你會發現:一切法皆是佛法。

本文轉載自鬼腳七微信公眾號(ID:taobaoguijiaoqi),騰訊佛學經授權發布。

關注騰訊佛學 長享智慧清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