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青皮、陳皮都是果皮,治療脾胃病,作用卻大不同

青皮、陳皮都是芸香科植物橘的乾燥果皮,在治療脾胃病中都屬於一類常用藥,但兩者的功效主治卻存在很大差別。

青皮、陳皮來源有別

陳皮: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乾燥成熟果皮。

青皮: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乾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實的果皮。

青皮還「少年不識愁滋味」,陳皮已經「三十而立」。有道是「年輕氣盛」,兩者在來源上的差別,也決定了二者性味歸經和功效主治的不同。

青皮入肝膽、陳皮走肺脾

陳皮:味苦、辛,性溫,入肺脾經

青皮:味苦、辛,性溫,入肝膽胃經

二者性味基本相同,但程度有別;歸經迥異。兩者性味在程度上的差別,以及歸經的不同,決定了功效主治的不同,以及使用注意上的差異。

青皮疏肝破氣、陳皮健脾理氣

陳皮:陳皮有和胃、降逆止嘔、理氣、燥濕化痰等功效,可興奮心臟、擴張冠狀血管、抗動脈粥樣硬化、止血、促凝血、抑製平滑肌痙攣、抗胃損傷、抗潰瘍、促進消化液分泌、利膽、祛痰、平喘、免疫調節、抗感染等。在治療中起到運行諸葯作用,使眾多補益藥物補而不滯,並在緩解胃炎的嘔吐、消化不良等方面有較好的療效。

青皮:疏肝理氣,消積化滯。主要應用於肝鬱氣滯證,氣滯脘腹疼痛。張景嶽《景嶽全書》"化肝煎"中就有青皮一葯,由青皮、陳皮、山梔子、丹皮、澤瀉、芍藥、土貝母七味葯組成,治療"怒氣傷肝,因而氣逆動火,致為煩熱,脅痛,脹滿,動血等證",善解肝氣之鬱,平氣逆而散鬱火。

青皮、陳皮使用各有注意

陳皮:性平和緩,陰虛燥咳、吐血證及舌赤少津、內有實熱者減量。

青皮:氣味峻烈,氣虛者慎用或同時配伍補氣葯同用,中病即止。

如何在家自製陳皮,陳皮的選用:

在家自製陳皮,陳皮需要曬到極乾,才可以放很久。

一般中醫裡面做的陳皮,都是製得很乾的,因為中醫裡面的陳皮,講究的是越陳越好,如果要陳,就需要放置,只有製得很乾之後,才可以放置得更久,所以一定要曬到極乾。一般橘子皮曬乾之後都會變硬一些,也會變形,都會翹起來,可以事先先把橘子皮斯成條狀再製乾,這樣也方便曬乾和保存。

胃病調理,微信weichang006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