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共享出行集體“涼”了之後還能怎麽玩

摩拜單車被美團點評收編的時候,市場還再三惋惜了下“希望獨立發展,但胳膊擰不過大腿”的摩拜CEO王曉峰。但相比之下,堅持獨立的ofo如今的命運才更令人唏噓。

在摩拜和ofo之前扛起共享出行大旗的滴滴出行如今日子也不太好過。

這家曾經以創業6年估值800億美元出名的互聯網小巨頭,因為兩起順風車事件剛經歷了一場從順風車產品本身上升到共享經濟底層邏輯設計安全問題的質疑風波。

而這背後,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裡,資本退燒之後的共享出行市場,玩家隻多不少,玩法也已經大不相同。

短期不能盈利似乎已經成為目前中國共享汽車業的業內共識,包括GoFun出行、EVCARD、盼達用車在內的共享汽車運營企業都曾經在公開場合多次表示,共享汽車是一個資產非常重的行業,暫時不考慮盈利問題,短期內也無法盈利。

網約車市場集體整改

技術的進步有時是把雙刃劍。

2016年7月,被譽為專車新政的《關於深化改革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和《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了網約車的合法地位,將網約車車輛登記為“預約出租客運”,還明確私家車符合條件可轉化為網約車運營。

但是,一年多後,接連發生的滴滴“打人”和“空姐遇害”事件突然讓社會驚醒,這條曾經改變計程車難時代的“鯰魚”已經被養得太過肥大。

如何管好這條“鯰魚”,阻止在駕駛過程中、在汽車這個封閉空間中發生悲劇的可能性?

於是,整改是今年下半年網約車市場的關鍵詞。

今年9月開始,一場安全專項檢查,攪動了整個網約車市場。

由交通運輸部、警察部、中央網信辦、市場監督總局等十部門組成的網約車、順風車安全專項工作聯合檢查組陸續進駐各大網約車平台公司,對各大平台落實公共安全、運營安全和網絡安全等方面的主體責任情況開展專項檢查。

11月28日,交通運輸新業態協同監管部際聯席會組織召開網約車順風車進駐式安全專項檢查工作新聞通氣會。

這次的新聞通氣會其實是針對上一輪網約車、順風車平台公司的安全專項檢查工作情況的通報。

但從這次通氣會通報的情況來看,順風車依然沒有機會拿到復活卡。

而檢查組目前給出的處理意見是,未完成安全隱患整改前繼續下架滴滴順風車業務。

事實上,自從8月27日滴滴宣布無限期下線順風車業務進行整改之後,高德等平台也先後下線了順風車業務。至此,曾經打著公益旗號的各家順風車業務已經名存實亡。

但是滴滴現在面臨的問題已經不僅僅是順風車。

上述檢查發現,滴滴公司存在七方面33項問題,包括:順風車產品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公共安全隱患問題較大、網約車非法營運問題突出、應急管理基礎薄弱且效能低下、互聯網資訊安全存在風險隱患、社會穩定風險突出等。

除了未完成安全隱患整改前繼續下架滴滴順風車業務,檢查組還要求依法對滴滴公司主要負責人及法人代表等予以行政處罰,並責令滴滴公司對內部相關責任人員予以處理。

滴滴出行CEO程維在上述通氣會上發言表示,滴滴將全面推進網約車合規化工作。一場自上而下的大整改正在滴滴內部展開。

12月5日,第一財經記者獲取的滴滴內部信顯示,滴滴剛宣布了一項重大的公司組織架構調整。

此次更新,滴滴核心業務和多部門都將進行合並、調整,其高職快車事業群合並,成立網約車平台公司,原小桔車服和汽車資產管理中心(AMC)合並,更新為新車服,成立車主服務公司。值得關注的是,滴滴此次發布的全員信中,安全被視為“滴滴未來發展的核心能力”,“更新安全體系”放在了所有調整描述中的第一位。

最為顯著的一點是,新的組織架構中,滴滴合並了負責快車業務的快捷出行事業群和負責專車業務的品質出行事業群。“這次架構調整主要是出於網約車安全考慮,方便合規管理。”有滴滴內部人士這樣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上述架構變動才剛剛宣布,具體業務線的整合還沒開始。

共享經濟底層邏輯遭挑戰

對於滴滴而言,“重大安全隱患”這一標簽依然牢牢地打在順風車產品上,除了繼續全面整改之外,即將到來的行政處罰也難以逃避,滴滴的未來或取決於其整改的決心與毅力。

而在監管逐步收緊、行業龍頭屢遭重挫的情形之下,有攪局者謀劃已久借機切入,也有先入者面對風險主動退出,網約車市場此前形成的格局已經松動。

首汽約車CEO魏東此前在參加第一財經《中國經營者》節目錄製期間表示,相較於滴滴,它們各有優勢,發力點不同,都有發展機會。但誰能持續做強,還要看後續的策略。“滴滴的事情只是一個導火索,網約車發展到現在,是時候集全社會的力量去倒逼改革,解決問題了。”

共享汽車在中國方興未艾,但正經歷著嚴峻的考驗。一方面,不斷有場內公司惜敗退場;另一方面,不斷有實力資本加入共享汽車的試驗場。

網約車市場上已經出現了更多的玩家。平台型公司攜程、地圖公司高德、OEM上汽等新玩家都已開始布局該市場。

不過,此前就大舉進入網約車市場的美團和哈羅則做出了不同選擇。

美團如今對專車業務興趣不大。切入計程車業務和將摩拜收入囊中,此前被視為美團在出行領域的一步大棋。不過美團點評在上市之前已經對外宣布公司不會對網約車加大投入。

而哈羅單車於今年9月宣布正式更名為“哈囉出行”,將自己的定位從共享單車服務商轉向專業移動出行平台。

共享出行市場來來去去,熱鬧還在,但是共享經濟底層邏輯自帶安全風險至今還沒有得到圓滿解答。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共享經濟分析師陳禮騰認為,順風車作為典型意義上的C2C共享經濟,供需雙方通過第三方連接平台實現交易,其中的細節管理難度遠遠大於B2C模式。由於順風車並非專職司機,對於車主的審查不會像網約車司機一樣嚴格。而如何審核車主背景,做到日常的管控和巡視,最大程度上確保用戶的利益與安全,是平台的社會責任。

不僅僅是順風車,在原有的分享閑散資源的共享經濟框架中,似乎任何一個平台都無力管控所有細節,把控不了細節,就會埋下風險的隱患。

曾經與Uber在分享經濟領域齊名的Airbnb主打的短租項目,進入中國後至今表現得不溫不火。除了分享客房的政策風險,即使現在,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自己打理房間、負責接待房客,還要和陌生房客住在一起,依然是一個很瘋狂的事情。

這些擔憂並非多餘。去年10月,一名在Airbnb上預訂了一間墨爾本民宿的顧客,遭到居住在該房的三名男子殺害。

這意味著,即使政策和監管真正踐行了“政府管平台,平台管企業”的共享經濟原則,平台如何在技術上和制度設計上管好企業,也是一個需要深入探討和研究的難題。

競爭是程維在過去三四年最為強烈的感受,不僅是同為創業者的競爭對象,還有來自互聯網巨頭們的壓力。而當下,已經成為巨頭之後的滴滴,需要面臨的是比競爭更為可怕的——來自用戶的指責。

在過去6年的時間裡,滴滴內部有二三十個業務單元在運作,有很多成功的經驗,也積累了很多失敗的教訓。程維至今還覺得創業者是最不容易的一群人,就像推開一扇門,外面是漆黑一片,那條路是不清晰的,要時時刻刻一邊摸索,一邊認知,一邊修正。

只是在出行安全問題面前,公眾似乎不再願意給包括滴滴在內的共享出行企業們一邊開車一邊換輪胎的機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