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弄堂裡常見的東西被搬進了網紅美術館,但這只是一個開端

上海弄堂裡

一種煙火氣十足的文字

過去人們說“見字如面”。然而在高度數字化的今天,無論是公共領域還是私人領域,手寫的字已越來越難覓蹤跡。而在上海弄堂裡,有一種煙火氣十足的手寫文字,引起了設計師厲致謙的興趣——家家戶戶門口的信箱。信箱上的“百家姓”、報刊名,是普通百姓留給社區的視覺貢獻。

厲致謙帶著周邊的街坊們,走訪和收集了整條愚園路的手寫文字。在給這些文字做完“文本分析”後,他又產生了為它們分門別類的衝動。如果說“姓氏型”“全名型”“門牌號型”“訂閱明細型”“部門型”這些還算中規中矩,那麽通報主人家地址的“地點方位型”、給郵遞員傳話的“傳遞信息型”等,則給了厲致謙他們更多的想象和驚喜。一些既可以歸為這類、也可以歸為那類的信箱,乾脆被收入“綜合型”。這些風格各異的字體,透露出信箱主人的審美修養,以及幽默的生存智慧。

在采風“穿弄堂”的過程中,厲致謙結識了很多有趣的人。愛做木工的盧爺爺和上小學的孫子盧一帆,熱心地做起向導,領著大家在祖孫倆最熟悉的愚園路上“尋寶”。“一排排的送奶箱養大了我的爸爸和媽媽,玻璃罩裡的山楂糕、糖葫蘆,是每年暑假的味道。”在自己拍的照片旁,盧一帆這樣寫道。

秦老先生的木製信箱上,手寫報刊名有10種之多。他的愛好就跟他訂閱的報刊一樣豐富。80歲的他愛玩、愛旅遊,有一次在阿根廷遊玩不慎摔傷手臂,略作休整後竟然又直奔下一個景點,一點兒也沒改變行程,甚至還吊著受傷的手臂跳探戈,回到上海才去醫院治療。老先生家裡有個大電視,幾乎佔了一面牆,主要用來看足球和賽車,圖的就是看起來“爽”。

這些文字、人物和故事,被厲致謙以藝術展的形式呈現出來。這個名為“字與面type&face”的展覽,成了粟上海社區美術館首展“日常說”的一部分。

除了“字與面”,“日常說”還包含了“我們在上海怎麽喝咖啡”、“雙喜臨門”、“春天遲到了”幾個主題。與厲致謙一樣,還有4位青年藝術家潛入細碎的社區日常,邀請附近的居民、租戶共同創作,並在位於愚園路1088弄愚園公共市集二層的這座美術館展出。

而這座美術館本身也散發著濃濃的市井味兒。它由瀏海粟美術館與CREATER創邑以及網紅建築師張海翱共建而成。自亮相以來,已憑其獨特的“彩虹屋”形象,吸引眾人“打卡”。它的名字取瀏海粟之“粟”與塑造之“塑”諧音,希望將藝術植入上海的街巷裡弄。

“網紅美術館”

只是一個開端

作為“粟上海·公共藝術與社區營造計劃”的第一個案例,瀏海粟美術館副館長阮竣認為“這只是一個開端”。接下來,他們會進一步布局,通過空間改造、藝術創意、社區互動有機融合,激發建築活力、提升社區品質。

“互聯網和信息化,無疑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迅速和便捷,但同時可能也引發了城市溫度和人文情懷的缺失。”阮竣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人是需要溝通、交流和宣泄的。美術館不僅要努力打造成一個溫暖的城市客廳,同時這種幸福感也應該溢出、延續到城市的各個角落。”

藝術家可以

別太“藝術家”

他希望為社區美術館做的東西,是有溫度的。“比如藝術家把自己的一套思維方式,跟弄堂裡老爺爺的思維方式拿出來溝通,共同來碰撞,大家都會覺得很好玩。”他甚至希望參與這個項目的藝術家別太“藝術家”,最後的呈現方式也不必“特別專業”,這些都可以探索。

“日常說”策展人徐緩之介紹,此次展覽主題有兩層含義:一是指日常影像經驗,包括每個人手機、電腦以及記憶中的個體敘事,是一種感知上的共振;另外“說”還有一層歌頌的意思,他們希望通過比照與對話,喚醒生活中點滴的感性認知。

厲致謙並沒有覺得自己在創作什麽藝術作品。“相比之下,我覺得叫‘參與式設計’或許更貼切。”對弄堂手寫字體的關注,源於他設計專業上的自覺與需求。從對西文字體的學習與翻譯,到對中國字體的關注,到對上海活字、字體歷史的梳理,再到對於城市字體的關注,隨著視野的不斷開闊,他愈發感覺到文字與每個人生活的密切聯繫,而它們又是如此被人們‘視而不見’。在他看來,弄堂裡的信箱字就是城市空間裡的‘具有生命力’的文字了。

他拿自己旅行的經歷打比方:“當我們去國外著名城市旅行,最先抓住我們眼睛、最無法忽略的,無外乎街道上鱗次櫛比的招牌和居民家家戶戶門上的信箱了。一座城市的街道,就是活著的城市歷史博物館。”今天,人與“地方”的關係漸行漸遠。所謂宅人,可以完全足不出門,活在虛擬的空間,因此,給予人直接感知的東西開始變得珍貴和難得。但他認為這未必全是技術進步的“鍋”:“日趨少見的手寫信箱,或許跟我們還不夠人性化、精細化的城市管理有關,與消費社會的整體潮流有關。”

他介紹,此次探訪到的手工信箱,很多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做的,他們還延續著閱讀紙質報紙、雜誌的習慣,還保留著自己動手改造生活的意識:“我們看似在尋訪信箱,其實卻是在閱讀愚園路上過往時代留給我們的值得銘記在心的點滴智慧。

有“溫度”的空間

如何可持續?

長期關注城市微更新的阮竣認為,改造一個空間容易,但一個更突顯的問題是——如何讓改造好的空間吸引大家來,怎樣用藝術的魅力、用美術館的平台,讓願意給社區老百姓做點事的藝術家走進來,為社會建設、城市更新、美育教育等方面的工作提供服務在他看來,社區美術館不是冰冷的藝術展示空間,通過藝術和互動的方式,它可以呈現、述說、傳遞更有溫度的社區歷史、城市精神以及人文關懷。

不過他也坦言,比起初次嘗試的“亢奮”,他更看重這種模式如何可持續的問題。他透露,瀏海粟美術館正在抓緊設計一套“相對嚴苛”的運營方式,希望這種運營方式能與新生的社區美術館共同成長,共同解決柴米油鹽等現實發展問題。

視頻節選內容為社區居民帶領藝術家“穿弄堂”,盧袁炯 攝

內圖來源:劉璐 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