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ICU太貴了,這個科室到底起什麼作用?醫生告訴你到底貴到哪裡?

醫院中最貴的科室

每個三級醫院都有這樣一個科室,每天床頭離不開護士,每張床部門的造價在70萬以上,每天患者花費都在萬元左右,每個三級醫院如果沒有它將被一票否決……

這個地方就是被稱作ICU(重症醫學科)的科室。

ICU水準如何,已成為衡量一個醫院水準的重要標誌。

但是對於這個科室,大家關注的不是它的作用,而是 醫療費用太貴了。

無論是誰家有患者進入這個科室,錢的壓力瞬間增加。

那麼醫院建立這個科室是不是為了錢?

ICU為啥這麼貴?

1、集中全院最先進貴重的儀器設備

ICU每床位的佔地面積為15~18㎡,床位間用玻璃或布簾相隔。

ICU的設備必須配有床邊監護儀、中心監護儀、多功能呼吸治療機、麻醉機、心電圖機、除顫儀、起搏器、點滴泵、微量注射器、處於備用狀態的吸氧裝置、氣管插管及氣管切開所需急救器材。

在條件較好的醫院,還配有血氣分析儀、微型電子計算機、腦電圖機、超音波機、床旁X線機、血液透析器、動脈內氣囊反搏器、體外膜氧合技術、血液生化分析儀等。

這些設備的錢那裡來,最終都要醫院出錢,醫院就會把他分攤給科室,最終科室要把它掙出來,科室就會分攤的每個月和績效中,用十年或者更長時間扣除,成為科室經濟核算的一個重要指標。

最終會分攤到每一個住院患者身上,分攤的還有,房屋費,水電費,維修費等。

2、用藥基本都是進口昂貴的

到ICU的患者基本都是危急重患者,在病房都治療了一段時間,病情複雜,應用普通藥物很難起到治療作用,大多數需要更換昂貴的進口的藥物。

為啥不用國產的藥物?我不說你也懂得,因為副反應明顯,作用療效不確切。

有時候國產葯,特別是抗生素真的是想說愛你並不容易啊!

如果患者病情允許等等看看還行,但患者都是危重的,稍有閃失責任誰也承擔不起。

再加上患者病情複雜,不少需應用如血細胞,血漿,白蛋白等血液製品,用藥多要求高,藥物比重基本在患者花銷的30%以上。

3、監測,護理要求多,用品多數是一次性的

像血壓、血氧、心電、尿量監測是每個患者每時每刻都要進行的,要是有深靜脈置管要測中心靜脈壓,心功能不好要上PICOO監測心功,呼吸機有肺功能,血液凈化有腎功等監測,這些都是按小時收費的。

應用點滴泵,吸痰管,穿刺包,點滴費等等有的按小時收費有的按次收費,一次性用品多數是收費的如注射器,引流袋等這些現在都是要下到醫囑上,感覺現在的醫囑已經變成收費清單了。

這裡也有免費的如換藥包,換藥時隻收取換藥費,有時候換一次葯收不回換藥包的錢。

以上這些費用也是站到收費的30%左右。

4、檢查化驗都是全套的、天天的

ICU患者都是危重的,病情變化快,要想真實掌握患者病情處在那個階段,就要全面及時的檢查監測,向患者的血常規的生化指標一般患者都要每天查一次。

要是遇到病情變化快的的患者有時幾小時就要查一次,如大出血患者查常規、凝血象。

有的要求頻率更高,如血液凈化患者的血氣可能要兩小時一次,糖尿病酮症時可能要一小時查一次血糖等。

有時患者病情不穩定,一次要查很多指標,如發熱就可能查尿培養、痰培養、血培養(還是兩處以上采血查),並且可能連續查幾天。

還有檢查CT、核磁、彩超等,都要明顯頻繁,有時一天可能查兩次。

以上費用在20%以上。

5、其他費用

如搶救費(最少要有三個人同時在)最貴的大搶救二百元一次,床費一天不超過一百,護理費一天幾十元,最可笑的是醫生診療費一天就十幾塊錢。

這個直接領導並治療患者的人直接一天的勞動價值就十幾塊錢,這個充分體現了我國醫療的公益性。

這部分費用在10%左右。

ICU費用的比例主要體現在藥物、監測護理一次性耗材、檢查化驗上了,體現人工知識價值的地方少之又少,可以說收費畸形。

每天一萬多對任何一個家庭來說都是巨大的花銷和負擔,但總體來說這些收費都是國家規定的,和醫務人員沒有一點關係。

如果大家對這樣的收費有異議,請不要把質疑和火氣發到醫務人員身上,我們也不想這樣:治療一天要死要活的患者,沒有通個下水道值錢,沒有給小貓小狗看病掛個號值錢!

ICU到底起到了什麼作用?

1、提升醫療安全

醫院集中人力、物力和技術,為的是讓患者更加安全。

每個ICU都是醫院死亡率最高的地方,患者和家屬往往一聽要進入ICU都會嚇的夠嗆。

一方面是經濟花費明顯增加,另一方面說明患者病情危重了,患者的死亡率就會到10%左右,甚至更高。

但有一點是不可否認的,每個醫院有ICU後,整個醫院的死亡率是在下降的。

2、降低醫患糾紛風險

其實醫患糾紛的原因一個是費用,一個是態度,另一個是療效。

費用問題是國家醫保,患者病情,個人承擔等多因素決定,多數患者往往在ICU裡面治療是省錢的,因為它會縮短整個病程,而不是讓疾病遷延不愈,現在普通病房也不便宜。

對於態度ICU病房的醫生一般都很好,大家都知道患者已經治療了一段時間,病情還不穩定危重,估計沒有那個傻子大夫還橫眉冷對的對待家屬和患者(包括ICU和病房大夫)。

患者進入ICU後,治療往往和病房有了很大的不同,病床前時刻有醫護人員,監護時刻進行,治療全面評估綜合實施。

所以有人把ICU翻譯成加強治療病房,患者的好轉率明顯高於病房。

3、降低醫療成本

成立ICU的一個目的就是集中全院的人員、設備、技術優勢,重點攻克急危重症患者。

而不是像以前一樣,各科的危重患者自己來治療,每個科室都有自己的監護室,都有自己的設備,而大多數人和不會用。

這樣集中起來,即節約整個社會和醫院的經濟成本,同時又節約了人員,患者的安全性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障。

4、提高全社會對健康的重視度

當患者或者身邊的人進入ICU,往往能聽到人們說:誰誰進了ICU或者在ICU住了多少天,收到多少次病危,花多少錢不說,遭了多大的罪啊!

今後千萬要重視身體,有啥別有病啊!

5、建立生與死之間的鏈接

有一些患者是無法救活的,如癌症晚期,大量腦乾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的患者。

明知治療是無果的情況下,但家屬往往要求盡一切努力進行救治。

其實,這些患者在國外ICU是可以拒絕的,或者直接向家屬宣布不治療的,但在國內做不到,特別是目前的情況更做不到。

我覺得這個也有一定的社會意義:

這段時間可能對患者本人的意義不大,但對家屬和活著的人卻是一個認識生死的過程,讓患者的肉體在這個有情的世界再停留一段時間,連接起生與死的橋樑。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