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Stephen Balkam:科技與童年,數字世界的兒童保護

2020年1月11日,由騰訊研究院主辦的第三屆" 科技向善 " 年度論壇在北京舉辦,本屆論壇以「千里之行·Action Now」為主題,聚焦科技向善的行動路徑,分享國內外先進案例和最新研究成果。

Family online safety institute(國際家庭在線安全協會)創始人兼CEOStephen Balkam在會上發表了名為《科技與童年:數字世界的兒童保護》的主題分享。

演講中,Stephen Balkam分享了對“在線安全”和“數字公民”等重要概念的理解以及我們怎樣去看待兒童和青少年所面臨的在線問題和挑戰。

他指出,我們需要建立的是一種負責任的在線文化,社會的各方主體都應該積極參與到這個過程中來。除了管控、限制等,還需要關注年輕人和青少年發展過程的“韌性”。

以下為演講全文:

感謝騰訊研究院的邀請。一年前,我參加了騰訊公司舉辦的關於互聯網政策的會議,非常高興今天又受邀來到這裡。這次我將代表我們的研究機構Family Online Safety Institute(FOSI)發表講話。

Max的演講讓我受益良多,他和我們做的事情其實很相似,也就是提高每個人改變自身行為的意識。Max的講話主題和整個會議的主題都非常好——科技向善,這個理念讓我產生很深的共鳴。我曾在2002年來過北京,而現在這裡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技術發展所帶來的。

我想首先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對“在線安全”和“數字公民”這些重要概念的理解。在今天,數字技術帶來的挑戰和機會,不止影響到我們,也影響了這個時代的所有個體,特別是對於兒童和青少年。

FOSI是NGO,一家國際性的非盈利組織,總部設立在華盛頓,它設立的願景是實現一個安全的家庭網絡環境。多年來,我們與政府、行業還有學術界進行合作,共同制定新的解決方案和政策,以促進互聯網安全。我們所採用的方式是開展研究項目以及舉辦活動,以幫助所有人了解“數字公民”這樣一個概念。而我們的原則是要保持包容、透明,努力保證公平、不偏頗,所有的研究都要賦能大眾,同時要基於實證與科學原理。

FOSI是一個成員式的組織,我們目前有30多個處於行業領先地位的合作夥伴,包括蘋果、谷歌、微軟、騰訊,還有其他全球領先的技術公司。

我們奉行“3P”原則,包括政策(Policy)、實踐(Practice)和家長管教(Parenting)。我們把所有的實踐案例和經驗匯總起來,在全世界不同的地方進行推廣,最後制定出一些原則和工具,能夠為大家所用,尤其是可以給家長建立起一些非常清晰實用的指導原則,用以幫助他們的孩子正確使用數字資源。

面對新技術的威脅與風險,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平衡的觀念。我們在使用網絡的時候獲得了巨大的益處,但如果你不冒險就不可能獲得這些回報,因此我們不能簡單粗暴的禁止上網、禁止電子產品的使用,所以“平衡”非常重要。

“數字公民”到底指的是什麽?我們把它看作是一個金字塔模型,安全和隱私是其基礎,這兩個因素涉及到我們的行為,如果這兩點都不能夠保證的話,就很難再繼續向前進一步發展;再往上一層是數字媒體的基本素養,也就是數字技術使用的一些基礎知識,比如怎樣去安裝軟體,怎樣下載、使用數字服務和媒體內容等等。

數字公民的金字塔模型

最上面一層,就是作為數字公民所擁有的權利和責任。對我們來說,自由表達非常重要,但與此同時也應該承擔許多責任,比如不能作惡,不能煽動或者去滋擾別人,不能散布謠言等等,我們應該舉報這些不當行為,而不能視而不見。

在這裡,我還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怎樣去看待兒童和青少年所面臨的在線問題和挑戰。我們需要建立的是一種負責任的在線文化,社會的各方主體都應該積極參與到這個過程中來。

我們首先需要政府的合理監管和支持,譬如頒布相關管理條例來確保兒童的在線安全。我們同樣需要嚴格的執法,如果一些不法分子在線違反法律規定的時候,應當受到嚴格的懲罰。

當然,我們也需要企業的支持,整個行業必須要建立起有力的工具,確保家長能夠控制兒童的網絡使用,一旦發現不當內容,能夠快速、有效的進行舉報。我們還需要教育老師如何維護學生的在線安全,比如設置一些教育課程等等。

賦能家長同樣重要,應給予他們幫助和工具,讓他們能夠更好的跟孩子溝通。最後,我們不能忘記孩子本身也要參與進來,他們需要對一些在線體驗和經歷有更好的理解,這要求我們改進技術手段,幫助孩子們應對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在線問題和挑戰。

在這個層面,我們必須要幫助青少年明智選擇“3C”。第一個是內容(content),第二個是聯繫(connect),包括聯繫什麽、跟誰聯繫、怎麽聯繫,必須要向網絡霸凌說No。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參考研究結果(consult)。我們會與成員們共同開展一些研究,比如最近的研究報告就提供了跨代際的在線安全、家長的隱私以及技術使用方面的一些數據。

在這裡,我想要分享一下關於在線安全方面的具體數據。

在我們的代際研究當中,家長實際上更加認同技術讓家庭溝通變得更順暢——57%的家長認為是更好,30%多的家長覺得更差。兒童平均獲得智能手機的年齡是10.4歲,95%的青少年說他們擁有智能手機或者可以使用智能手機,其中45%的青少年表示他們經常會上網,比如我的女兒,她經常把手機藏在枕頭底下睡覺。

根據報告可以看到,家長認為新技術帶來了很多益處,比如可以提升孩子們的技術使用能力,幫助他們獲得未來工作和生活當中所需的技能。但是我們也發現,很多家長認為技術帶來了很多弊端,包括對孩子的健康、注意力以及真實生活中的互動能力等方面的不良影響。家長們非常關心在線內容,有64%的家長擔心網上的內容會對孩子產生負面作用。

最後,我們發現實際上家長們並不認為技術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輕鬆,而在提升家長管控的方面,實際上是有所改善。

在美國,不管是電腦、平板、智能手機還是遊戲機、WIFI路由器,以及所有的作業系統、瀏覽器、搜索引擎、社交媒體以及網遊平台、第三方網站上,都提供了極好的家長控制功能,有的是每月收費,有的是單次購買。這些工具有很多功效,比如控制使用時間、保護隱私,以及可以禁止低年齡的孩子去訪問某些內容等等。但與此同時,有些工具做的過於複雜,這也取決於家長是否對這些工具有所充分認知。

下一個問題是,當家長熟悉了控制手段之後,青少年能不能通過一些旁門左道,跳過家長所設置的規則。在我們設計這些應用的時候,即便是連接WIFI的平板電腦也能夠實現這樣的管控。

給大家舉個美國的案例,美國通訊公司想為那些繁忙的家長提供非常便利的控制機制,可以追蹤孩子的位置,進行內容過濾、屏保管理,甚至還可以斷開網絡,比如孩子想要吃飯的時候,在餐桌上就可以禁止網絡的使用,它實際上需要家裡的路由器和整個網絡進行連接,同時具備權限控制功能。在使用這些功能的時候,我們需要先跟孩子們進行溝通並得到理解,比如跟孩子開誠布公地說,我們會設置一些管控措施,對於你的使用有一些限制,但不會去偷窺你的上網內容。

另一個問題是,是否應該給孩子們買智能手機呢?

根據我們早期的研究發現,智能手機的獲取時間是10歲左右,很多家長希望等到孩子13歲才給買智能手機。現在美國有很多技術,可以不給孩子買智能手機的同時實現相關的溝通,比如像智能手錶,它可以讓孩子們聯繫家長,可以看時間,還可以打10個電話,這是家長預先設定的固定電話號碼,還有GPS追蹤器,可以去檢查孩子們的位置。

與此同時,智能手錶還具備主題設置的功能,孩子們可以設置自己喜歡的功能和主題。與其給一個8-9歲的孩子一台智能手機,還不如給他一個智能手錶,它也可以讓孩子在安全環境下進行上網。

在中國,有很多家長長時間離開孩子工作,我們也去研究了這些家長的困惑、擔心和技術使用情況。家長是否能夠通過遠程的技術保護到孩子呢?現有的技術手段足夠嗎?其實不然,技術工具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它必須要結合人性化以及井然有序的安全在線使用的家庭措施。我們為這種數字化的管教制定了“七步法則”:

第一步是先跟孩子溝通,要在孩子很小的時候,與他進行非常開放和坦誠的對話,之後隨著他的成長歷程實現進一步溝通。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表達作為家長的價值觀,告訴孩子們哪些內容與行為是可接受的,哪些是不可接受的。這樣就可以鼓勵孩子們跟你溝通,當他看到一些不該看到的內容的時候,就會跟你坦承。

另外,我們還要教育孩子們,他們不僅可以在網上查詢不能理解的問題,而且也可以嘗試使用一些合適的應用程序。鼓勵孩子們告訴家長,他們想看哪些內容,喜歡什麽內容,從而使你們之間有更多數字化的溝通和互動。其實在家長表現出興趣的時候,孩子們是更會樂在其中的。

我們同樣建議家長成為“數字化榜樣”,什麽意思呢?孩子們往往在得不到關注的時候就會任性而為,比如說媽媽天天刷Twitter,爸爸一直看Facebook,孩子們就會覺得得到的關注不夠,所以我們需要給孩子們足夠的關注以及身心關愛。如果家長在上網的時候都有非常好的行為習慣,會發揮以身作則的作用,孩子們也都會有樣學樣。所以,不要僅僅告訴他怎麽做,而是要作為榜樣,用行動告訴孩子。我們也需要在設定一些規則的時候,讓孩子們去參與,孩子們願意知道什麽樣的時間控制是合適的,如果他們在規則設定中有一些發言權的話,他們會更願意去遵守這些規則。

剛剛我提了很多的管控、限制等等,但是我還想強調年輕人和青少年發展過程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層面,叫做“韌性”。

我們肯定要保護孩子們避免看到色情以及暴力的內容,與此同時,又要提供一定的自由度,讓孩子們能夠有一定的“韌性”來應對這些內容和周遭環境,這意味著我們要在孩子們從小到大的過程中,教他們如何做好自我保護,幫助他們獨立自主,而且我們要教他們哪些內容是需要警示的,哪些內容是違法違規的。我們需要賦能年輕人們,讓他們能從不愉快的上網經歷當中快速恢復,並且能夠有所成長,這是非常重要的。

墨爾本的一個機構就是專注於這樣的項目——“火箭項目”由露西和她的妹妹創立,鼓勵人們成為數字化的代言人和大使,鼓勵學校去抗擊校園霸凌和網上霸凌。

她們進行的項目都是領導年輕人參與的,我深受此類活動的鼓舞,當年輕人和兒童得到了鼓勵和支持的時候,他們就會表達自身所面臨的挑戰和問題,而且很多這些問題往往是成年人無法理解和認知的。

另外,與其我們非常被動的管未成年人、困住未成年人,還不如讓他們能夠主動參與,提升自己的韌性去抗擊霸凌以及不良內容的濫用,從而可以自己主動采取一些措施。

剛剛Max Tegmark提到了關於AI方面的技術發展,我們在幾個月前發布了一份AI時代的數字安全白皮書,白皮書中明確提到,當AI和互聯網相結合的時候,會深度改變我們的工作、生活和娛樂的方式,兒童實際上是被推到了這些挑戰的風口浪尖當中。我們在設計技術、創建技術的時候,不能坐以待斃,也不能等到問題出現再去解決。

所以,我在驚訝於中國AI技術的進展同時,同時也略有擔心在指數型發展下,我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和能力來為孩子、為家庭的網絡安全保駕護航,當然也是許多國家面臨的共同問題。我們應當要建立一種責任制度,保證社會的各方主體,無論是政府、立法機構、科技公司,還是家長、孩子、老師,都需要了解每個人所扮演的角色和責任所在,大家擰成一股繩,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做到科技向善,謝謝。

--END--

我好看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