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美國學者:美挑起貿易戰將削弱美國企業競爭力

“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無法解決自身貿易不平衡問題。挑起貿易戰將削弱美國企業競爭力,損害美國消費者利益,給美國經濟帶來負面影響。”近日,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和全球經濟發展項目資深研究員杜大偉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杜大偉認為,美國政府宣布對進口自中國的200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其中很多是美國產業鏈所必需的中間產品。加征關稅將給美國企業帶來沉重負擔。“美國政府不顧眾多企業的反對,仍然執意推進加征關稅政策。成本的增加會削弱美國企業的競爭力,從而導致美國出口下降。如果按照美國政府公布的計劃,到明年初加征關稅稅率提高到25%,美國經濟將為此付出高昂代價,消費者會明顯感受到影響。”杜大偉表示,以汽車產業為例,很多美國車企使用了中國製造的零組件,加征關稅會導致汽車價格上漲,而這些最終都要由美國消費者來埋單。

“要想弄清楚貿易戰的全部影響是非常困難的,但毫無疑問美國很多產業都會受到衝擊。”杜大偉說,加征關稅增加了美國經濟的運行成本,消費者和企業不得不為同樣的產品支付更高的價格,勢必會減少其他方面的支出。“當人們的錢包變癟時,就會減少觀看電影之類的其他消費。”

杜大偉進一步分析,貿易戰不會減少美國的貿易逆差。“一國經常項目是盈余還是赤字,取決於該國儲蓄與投資的關係。想要減少經常項目赤字,就必須提高儲蓄,實現這個目標最直接的手段是增稅,而美國政府目前的做法恰好相反。”他表示,由於美國政府的減稅政策,美國今年的貿易赤字壓力正在加大。

“同樣,我也不認為經常項目是盈余還是赤字對於美中兩國來說是很大的問題。”杜大偉說,中國經濟對外貿的依存度已經大大降低,內需已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美國和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兩國的貿易摩擦有可能使今年的世界經濟增長率受到影響。

作為美國在中國經濟以及中美經濟關係研究領域的知名學者,杜大偉與中國淵源深厚。他1986年第一次踏上中國的土地,此後在2004年至2013年,先後作為世界銀行中國和蒙古國局局長、美國財政部駐華經濟與金融特使,在中國常駐9年,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進程。杜大偉說,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取得了巨大變化,很多出口產值就是由民營企業創造的,中國的發展變化證明改革開放是極為成功的。

杜大偉認為,美國政府出於國內政治原因挑起貿易戰,但經貿領域的摩擦和訴求應該通過對話和談判來解決。“貿易戰不符合兩國共同利益,包括美國的盟友在內,他們都不支持美國政府單方面挑起貿易戰的做法。美國政府的做法使其在國際上陷入了孤立境地。”

(本報華盛頓10月25日電)

《 人民日報 》( 2018年10月26日 21 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