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瑞幸咖啡不苦,瑞幸的投資者才苦

作為咖啡控,喝一口折扣卷買來的瑞幸咖啡,再瀏覽一下各大媒體的財經新聞,是我每天指定的盤前動作。

今天,咖啡還沒喝完,一則關於瑞幸咖啡的新聞便跳入眼簾:

天眼查信息顯示,瑞幸咖啡子公司“瑞幸咖啡(天津)有限公司”已發生工商變更,公司名稱變更為“瑞幸投資(天津)有限公司”。

來源:天眼查

抹去“咖啡”,引入“投資”,雖只有短短兩字變更,但意味卻很大,這表明瑞幸已經有資格進行對外投資了,上市尚未夠3個月,瑞幸便迫不及待踏上投資之路,難免讓人浮想聯翩,甚至有人開始質疑:瑞幸錢到手了,要講新故事了

來源:微博

莫非瑞幸上市,就為跑去搞投資?

別怪我多心,

是瑞幸金融玩家太多

瑞幸的出名,從來不是因為咖啡,而是“驚天地泣鬼神”的資本運作。

左手瘋狂融資,右手瘋狂燒錢。2018年一年,燒掉10多億,開了2000多家咖啡專門市,收獲了1000多萬粉絲,代價是2018年度營收僅有8.4億,但淨虧損卻高達了16.19億元,今年上市前的Q1,瑞幸虧損繼續擴大至5.27億,歸屬於普通股東和天使股東的淨虧損也達到了5.73億元。

橫看豎看,瑞幸都是如假包換地流血上市。

不過,在瑞幸管理層看來,這都不是事。虧損也好,留學也罷,只要能一腳踏進納斯達克,便可山雞變鳳凰,過去流過多少血,都一次性給補回來。

之所以如此自信,皆因瑞幸聚集的,都是一幫來自神州租車(0699.HK,以下簡稱神州)的大咖。

董事會主席陸正耀同時也是神州的主席,也是瑞幸第一大股東,持股超過30%,創始人錢治亞,曾跟隨陸正耀創業十多年,一直都是陸的得力助手,而瑞幸董事、同時也是一級投資人的大鉦資本的創辦人黎輝、愉悅資本的創始人劉二海都曾經任職神州董事。

來源:wind

來源:wind

來源:wind

董事會9個人,除掉獨董,7個人有4個來自神州租車,佔據了過半壁的江山,原來,瑞幸背後的大佬,是神州租車。

而這幫人,最了解的除了汽車,恐怕就要算資本運作了。

今日瑞幸,不過昨日神州

讓時間回撥至2007年。

早年混跡於中關村做電腦代理的福建人陸正耀,看到彼時興起的汽車風口,遂成立了神州租車,不過直到2009年,旗下車隊都不足700輛車,還比不過同行的一嗨和至尊(過千輛)。

來源:網絡

但到了2010年,一切都變了。

因為早期在電腦代理經歷,陸正耀和聯想關係非常熟稔。8月,在和聯想投資經過多輪談判後,成功獲得後者1450萬的投資;次年,聯想控股更是大手筆,作價12億元,以“股權加債權”的方式成為神州的控股股東;神州還以聯想控股為背書,獲得共逾22億元的銀行貸款授信。

榜上“大水龍頭”,神州從此一飛衝天。

車輛規模從2009年底的692輛增至2010年底10202 輛,再猛增至2011年底的25845輛,兩年翻了將近37倍,是不是有一點瑞幸瘋狂開店的影子?

當年著名的資訊公司羅蘭貝格就對此做過統計,至2011年底,神州的車隊規模不僅是國內最大,也相當於其後8家最大的租車公司車輛之和。

昔日的“傻子”,兩年不到,當上了一等一江湖大佬。

此外,神州開始以低價衝擊市場。2010年8月和12月,它就發起過兩次低價風暴,其95%的車型在全國範圍內租金直降50%。為擴大市場規模,神州甚至稱,“這幾年利潤放在第二位”。

低價擴張,先做規模,再求利潤,神州的這個邏輯與現在的瑞幸幾乎是一個模子。

然而,步子邁得太大,容易扯著蛋,瘋狂擴張帶來的問題開始顯現。

每年增加10000多台車,意味著未來某個時間,將有一大批車同時爆發車況問題,同時折舊,同時報廢,無論從運營還是從財務角度,都是極大的風險,而且,這麽多車,能不能都租出去也是一個問題。

2009-2011年,神州出租率在逐年下降,從65.3%逐漸降至61.2%,再到56.7%。換言之,近2.6萬台車,不及60%的出租率,意味著差不多一半的車在閑置,停車問題、常規保養,都是不小的開支,關鍵是車還在貶值。

財務數據顯示,至2011年12月31日,神州淨虧損1.514億元,账上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剩下約6.4億元,而一年的直接運營成本(包括保險、服務場地及呼叫中心、燃料費用及其它)都要消耗近3億元,而最大的風險,要數神州超過90%的負債率,其中一年內到期的短期和長期貸款額就達10.42億元。

換句話講,神州那點錢,根本支撐不了多久,若沒有新融資注入,鐵定game over,是不是和上市前的瑞幸一模一樣?

就在大家都為神州捏一把汗的時候,神州火速啟動IPO,2012年1月便向紐交所提交上市申請,但由於當時華爾街市況不佳、中概股遇冷的大環境下,SEC以及投資者對債務過高的神州提出質疑,並大幅壓低其發行價,神州隨後做出妥協,下降融資額(3億美元下調至1.58億美元),更改融資用途,宣布提前一天IPO,並輾轉至納斯達克等等,可見其融資需求之急切,但上市仍舊未獲通過。

最後,是香港市場救了神州。2014年9月19日,神州在港股正式掛牌,也正式結束“顛沛流離”的IPO之旅。

來源:網絡

無金融,不神州

但是,神州上市後不久,股價便掉頭向下,一直持續至今。

來源:富途

港股投資者救了神州,但神州沒有救港股投資者,因為裡面的一幫人正忙著玩資本運作,孵化新項目。

2015年1月28日,神州聯合第三方公司優車科技推出一個互聯網出行品牌--神州專車;

2016年1月,神州優車正式成立,原神州專車相關資產、業務、債權債務及5家子公司100%股權全部置入;

2016年4月12日,在經過一系列引入外部投資運作外,神州優車正式向全國股轉系統公司遞交了新三板掛牌申請,7月21日,正式登陸新三板

上市後,神州租車在優車的持股有15年的9.35%逐漸稀釋到現在的6.27%,而優車的實際控制權則掌握在大股東陸正耀手裡,其本人以及持股平台,持有接近30%的股份,持股最新市值134億,超過神州租車的總市值(129億)。

來源:wind

神州優車無疑是一塊大肥肉,但是當初卻是出世於神州租車的繈褓,長大成人後卻馬上脫離神州租車,大部分的神州租車原股東,沒有享受得到當中的收益,最得益的,還是神州的大股東-陸正耀。

當然,這並沒有違法資本市場的規則,但看看騰訊,在內部孵化巨無霸--微信之後,並沒有拆分,而是和新老股東一起,分享微信帶來的收益,時至今日仍舊源源不斷有回報,可謂生於斯長於斯,飲水思源。

相比之下,神州大股東就跳過精致利己了。

而且,神州優車上市之後,陸正耀的汽車出行布局就圍繞神州租車、神州優車迅速展開,這兩家公司近年來進行了連續的股權騰挪和關聯交易。

2016年3月16日,二者簽訂的關聯框架協議,神州租車負責採購車輛,並出租給神州優車,而依靠這種模式,神州優車成長為僅次於滴滴出行的網約車巨頭。

購置車輛的神州租車屬於重資產,而神州優車則從事輕資產運營,換言之,巨大的成本和風險都丟給了神州租車,而神州優車則優哉遊哉,因為無需承擔這些成本和風險而成長迅速。

2016年~2017年,神州優車的營業收入分別為達到58.45億元和98.56億元,其中2017年大增68.62%,淨利潤更是一路看漲,並於2018年成功實現盈利。

來源:wind,神州優車淨利潤情況

相比之下,神州租車17年的營收增長率為19.57%,不及神州優車的1/3,淨利潤增速更是大幅下滑近40%,到2018年,淨利潤繼續大跌67.1%,來自神州優車的租車規模縮小,導致神州租車的車隊租賃收入同比大減32%,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一連串眼花繚亂的運作之後,神州租車的投資者才發現,自己貢獻的,除了優車的初始資金,還有無私為優車當了一回回的苦力,而最後的收益,就大部分留在陸正耀這些大股東兜裡。

共患難易,共富貴,沒門。

金融玩家坐陣,

瑞幸會向何處去?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金融是來錢最快的行業之一,是一條最容易走的路,玩的溜的話可以完虐老實做實業的人,嘗過甜頭後,說要放下,談何容易,更何況是金融基因已深入骨髓的神州老闆。

現在,就是這樣一群來自神州的金融大玩家,把持著瑞幸董事會,他們可以把一間燒錢流血的公司已最快速度推向二級市場,大業已成,彈藥(資金)充足,現在又傳出更名“投資”一事。

那麽,你會相信他們每天都在琢磨著如何為你衝一杯香濃的咖啡,亦或是喝著咖啡,商討著如何孵化下一個項目?

回歸到瑞幸改名投資,孵化新項目沒有錯,我也相信這樣一群投資大咖,要孵化出下一個神州優車,甚至下一個喜茶,都不會是難事,但問題是,在新項目離開繈褓,茁長成長,甚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之際,難不成陸正耀們又故伎重演,將其變成僅僅是幾個大老闆們的“王國”,而一眾瑞幸的普通投資者,充其量只是一群無私奉獻的“活雷鋒”。

最後只能暗自感歎,玩套路,還是比不過福建老闆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