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立秋養生先行,注意這6件事就夠了!

立秋過後,暑氣雖未盡但涼意卻已蟄伏,白天依舊炎熱,早晚卻寒氣漸盛。立春、立秋前後,氣候變化無常最難保養,忽略了細節,往往就會生成大病。

播放GIF


那麼,立秋養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今天小美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立秋要養肺
秋燥屬於溫燥,燥邪傷人陰津,津液消耗過多,表現為口乾舌燥、大便乾結和皮膚乾燥脫屑。秋燥會影響肺的功能,出現乾咳、聲音嘶啞、鼻咽乾燥等癥狀。故應以「滋陰潤肺」為宜,飲食以養陰、滋潤多津液為主。


秋瓜會壞肚


入秋後食用瓜類應適度,尤其是脾胃虛弱的人。西瓜、甜瓜等瓜類水果多性寒,再加上很多人夏季愛吃冷飲,到了秋季,人的脾胃多處於虛弱狀態,這類人吃過多的瓜果會加重對脾胃的損害。


立秋防秋鬱


秋天,氣溫不定、花木凋零,容易使人心中產生淒涼、苦悶的抑鬱之情。人腦底部的松裸體能夠分泌褪黑素,入秋之後,松裸體分泌褪黑素相對增多,人的情緒更加低沉。所以,從立秋開始,要注意調養情志,培養樂觀情緒,保持內心的寧靜。

立秋勿貪涼


立秋之後,氣象早晚較涼,持續開空調,稍不注意,就會出現腹痛、吐瀉、傷風感冒、腰肩疼痛等癥狀。
空調開放時間不易過長,夜裡最好不開或隻開除濕。


運動要適量


立秋後濕熱仍沒有完全消退,應該避免運動量過大、活動過於劇烈。尤其是中老年人更要注意。


運動前要有5~10分鐘的暖身運動,運動後也要有數分鐘的緩和運動。最好選擇一早、一晚進行鍛煉,太陽照射下不宜運動過久,以防體力消耗過大,暴曬灼傷皮膚,在高溫濕熱中不宜運動過於劇烈。
立秋防大補


中醫上講「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此時進補是有一定必要的,但是不宜大補。因為人們在夏季因為苦夏或過食冷飲,多有脾胃功能減弱的現象,此時如果大量進食補品,特別是過於滋膩的養陰之品,會進一步加重脾胃負擔,使長期「虛弱」的胃腸不能一下子承受,導致消化功能紊亂。


因此,初秋進補不宜過於滋膩,想要進補,一碗鮮參雞湯就夠了。

立秋補虛聖品——鮮參


對於氣虛體弱人群、血虛體寒人群、高壓力人群、免疫力差人群、身患疾病人群,建議選用新鮮人蔘進補。
這類人群在這個季節吃點「補虛」的新鮮人蔘很有必要:一來可以彌補身體在夏天的損耗;二來為全面冬令進補打打底。注意:孕婦、哺乳期婦女及14歲以下兒童不宜食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