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熬中藥的9大正確方式!是的,之前你可能都熬錯了!

雖然現在很多醫院診所提供熬中藥的服務,但大部分人還是喜歡自己熬。熬中藥有很多講究,稍不注意就會影響藥效。到底該怎麼做,讓我們的專家來告訴你吧。

1、熬前中藥泡不泡?

要泡!!!只要是需要煎煮的中藥,都建議儘可能在熬之前泡10-20分鐘!

這樣不僅可以清洗去除中藥中的不潔雜質,最重要的是可以有效避免中藥材直接入沸水中驟然受熱,使其表面所含的蛋白質凝固,細胞壁變硬,不利於水分滲入和有效成分析出,造成降低藥效。

2、熬中藥該用自來水還是純凈水?

純凈水

因為自來水中氯、鈣、鎂離子較多,這些容易和中藥材中的物質發生反應,有可能會影響藥效。而相比之下,純凈水中這些物質幾乎沒有或者很少存在,才能保證熬製後藥物的效果。

3、熬中藥要熬好久?

滋補類中藥適合微火久煎,一般用時30-40分鐘左右;外感傷風及瀉下用藥則宜用猛火短時煎煮,一般用時10分鐘左右;其他的中藥如果沒有特別說明,文火20分鐘煎煮就可。

4、 熬中藥時需不需要攪拌?

需要攪!

特別是有些不易溶解的藥材,熬的時候需經常攪拌,一般間隔10分鐘翻動1次,攪拌最好順著一個方向,這樣使藥材均勻受熱,使有效成分更易完全溶解析出。

5、熬中藥取汁多少?

一般建議一副中藥熬兩次,第一次差不多取葯汁150-200ml,第二次取葯汁200ml,兩次混合後用藥就OK!

6、中藥裡能不能放糖?

不能!中藥裡面盡量不要放糖,特別是慢性胃病,如上腹部易飽脹的患者更放不得糖,這樣容易造成胸悶腹脹!熬的葯裡不放糖,那吃藥後趕緊丟顆糖在嘴巴頭含化,去去苦味可以不?

九、特殊藥物:另外,還有一些藥物需要特殊方法來煎煮,這些藥物,藥房的人員會單獨包裝。

7、中藥到底飯後吃還是飯前吃

感冒發汗的藥物盡量在飯前服用,飲後再服用小量稀粥以助發汗;補益或調理脾胃用藥,建議飯後60-90分鐘服用,或兩餐之間飯後2小時服用,因為食物在胃內消化大約60-90分鐘後,在胃保持空暢時進葯更利於藥物吸收。

8、特殊藥物,特殊對待

(1)「先煎藥」:煮沸30分鐘,再加入其它葯同煎。

(2)「後下藥」:在一般葯即將煎至預定量時,投入同煎5分鐘即可。

(3)「溶化葯」:應在其它葯煎至預定服藥量,取葯汁,微火煎煮,不斷攪拌溶解即可。

(4)「沖服藥」:將沖服藥調入煎好葯汁或開水中沖服。

9、服藥食忌:中醫上服藥食忌講究更多,主要有如下幾點。

(1)服中藥時不要喝濃茶,若有飲茶習慣,可在服藥1小時後,飲淡茶。

(2)服用人蔘、黨參期間,不宜食蘿蔔、綠豆。

(3)服中藥時不能吃辣椒,特別是熱性病症。

(4)服中藥煎劑及丸藥時,忌生、冷、油膩食物。

(5)消化不良者,忌食油炸粘膩不易消化之物。

(6)哮喘、鼻炎等過敏性疾病,應忌食含有異性蛋白的「發物」,如魚蝦,海味腥膻之物。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