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才華橫溢,文武一生:讀杜繼東著《蔣百裡傳》

蔣百裡是中國近代著名的軍事理論家、軍事教育家,一代兵學泰鬥、兩任軍校校長,堅持以筆為槍,誓言抗戰到底。蔣百裡也是才情橫溢的學者,結交諸友朋,精通中國歷史文化,留學東西洋,知悉世界潮流走向。

蔣百裡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學者杜繼東所著《蔣百裡傳》,近日由中華書局出版。此書用翔實豐富的資料、溫潤細膩的文字,將蔣百裡的一生娓娓道來。

蔣百裡與他的師友

蔣百裡出生於人傑地靈的江南小城——浙江海寧硤石鎮,天資極為聰穎,在杭州求是書院(浙江大學前身)學習時,國文考試連獲第一,嶄露頭角。不過,促使他能更上一層樓、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人物,應是他在19歲時決定扶桑東渡,眼界大開,並在那裡結識了恩師梁啟超、摯友蔡鍔。

蔣百裡留學日本的這一年,是1901年。此時的清王朝,國勢衰頹,八國聯軍侵華,朝廷被迫簽訂《辛醜條約》,喪權又辱國。蔣百裡與蔡鍔在東京朝夕相處,志趣相投,決定投筆從戎,學習軍事,來日報效祖國。在梁啟超的幫助下,他們進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預科成城學校學習,後又正式進入陸軍士官學校,成為第3期學員。蔣百裡在步兵科、蔡鍔在騎兵科,均為學員中的佼佼者。

蔡鍔

除了學習軍事外,蔣百裡與浙江留日同鄉一起主編《浙江潮》,宣傳新思想、新知識。由蔣百裡執筆的發刊詞氣勢磅礴、朗朗上口:“我浙江有物焉:其勢力大,其氣魄大,其聲譽大,且帶有一段極悲憤奇異之歷史,令人歌,令人泣,令人紀念……可愛哉,浙江潮!可愛哉,浙江潮!挾其萬馬奔騰、排山倒海之氣力,以日日激刺於國民之腦,以發其雄心,以養其氣魄……我願我青年之勢力,如浙江潮;我青年之氣魄,如浙江潮;我青年之聲譽,如浙江潮。”蔣百裡對浙江潮的由衷讚美,以及與時代精神的交相輝映,令這篇發刊詞傳誦一時。蔣百裡的故鄉海寧,為觀賞浙江潮的最佳地點,正是夜夜聽潮的之江兒女,才能如此文思泉湧。除舊布新的時代裡,激昂的文字和蓬勃的精神最能引起共鳴。

1915年袁世凱稱帝之前,梁啟超、蔣百裡和蔡鍔均在北京,他們彼此密切來往,堅決反對袁世凱恢復帝製。1915年12月,蔡鍔秘密回到雲南,舉起義旗,打響反袁護國第一槍。梁啟超在上海策動廣西的陸榮廷反袁,與蔡鍔遙相呼應。蔣百裡後來也伺機出京,南下廣東與梁啟超匯合。1916年6月,袁世凱在眾叛親離中去世,反袁獲得成功。恰在此時,蔡鍔肺結核轉喉頭結核,病勢沉重。蔣百裡間關萬裡,來到四川,隨後又馬不停蹄地陪同蔡鍔前往日本福岡治病。1916 年11 月,35歲的蔡將軍在福岡醫院去世。蔣百裡悲痛萬分,寫下《蔡公行狀略》,頌揚蔡將軍再造民國的豐功偉績。後來,梁啟超和蔣百裡在北京正式創辦松坡圖書館(蔡鍔字松坡),梁啟超任館長,蔣百裡主持編輯部。在梁啟超和蔣百裡的努力下,松坡圖書館成為中國當時頗具規模的私人圖書館,這是梁啟超、蔣百裡和蔡鍔三人亦師亦友之寶貴情誼的永久見證,該館後並入北京圖書館。

1919年,中國歐洲考察團在巴黎的合影(前排左二為蔣百裡,左三為梁啟超,左四為張君勱)

1918年底開始,梁啟超與蔣百裡、張君勱等人遊歷歐洲,歷時一年。回國後,蔣百裡寫成《歐洲文藝複興史》一書,請梁啟超作序。梁啟超對書中內容頗為讚同,對蔣百裡的才華十分欣賞,幾日內寫成洋洋6萬字的序言,篇幅與蔣百裡的原書比肩,作序言用已不合適。梁啟超即另作一短序給蔣百裡。長序則冠名為《清代學術概論》另行出版,並請蔣百裡作序。兩書均為名著,不斷再版,是為民國學術界的一段佳話,亦說明了梁啟超和蔣百裡之間的意氣相投、惺惺相惜。

20世紀20年代,梁啟超和蔣百裡等人在北京從事文化事業,建立共學社,編譯新書,創辦刊物。他們還成立講學社,邀請世界著名學者來華講學。蔣百裡是講學社的總乾事,1924年與海寧同鄉、好友徐志摩一起接待了印度大詩人泰戈爾,徐志摩擔任泰戈爾在華演講的翻譯。1924年5月8日是泰戈爾的生日,講學社在北京協和大禮堂為他舉行祝壽大會,梁啟超、胡適分別致祝壽詞,梁啟超還給泰戈爾取了一個頗有象徵意義的中國名字——竺震旦。泰戈爾此次訪華,梁啟超、蔣百裡和徐志摩等人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這是20世紀20年代中國文化界的一件盛事,也永遠銘刻在中印人民友好交往史上。

蔣百裡與他的家人

蔣百裡家境寒微,13歲時父親病逝,此後的歲月裡,母子兩人相依為命。蔣母堅強明禮,既當慈母,又為嚴父。蔣百裡博覽群書,潔身自好,以天下為己任,與蔣母成功的教育有很大關係。蔣百裡東渡日本求學時,因念及母親孤苦一人,頗不忍心。蔣母說,你能奮發努力,這才是真正盡孝。

蔣百裡與妻子及孩子們

蔣百裡與原配查品珍屬於舊式婚姻,陪伴他一生的妻子是日本女子左梅。她的到來,與蔣百裡的舉槍自殺有關。1913年,蔣百裡在保定陸軍軍官校長任上,因遭到陸軍部軍學司的刁難,無法實現他對全校師生的承諾,便向師生訓話後舉槍自殺。如此勇於負責、視死如歸,使蔣百裡成為學生最愛戴的校長。北京政府立即派日本駐華使館的平戶醫生和佐藤小姐前往保定救治蔣百裡。佐藤小姐對蔣百裡的護理和照料細致入微,而且她善解人意,知道蔣百裡內心痛苦,便加以勸慰:好男兒不能輕言犧牲,應堅強忍耐。朝夕相處中,蔣百裡將佐藤小姐引為知己,心生愛慕之情。1914年,兩人在北京結婚。蔣百裡酷愛梅花,將妻子的名字改為左梅。左梅的性格,確如凌寒獨自開的梅花,任勞任怨,堅定隱忍。此後,蔣百裡的仕途和事業屢有不順,家庭遭遇變故,但夫妻間一直感情深厚,歷久彌堅。

蔣百裡與左梅育有五個女兒,個個才華出眾。特別是三女兒蔣英,是著名音樂家,後來與錢學森結婚。蔣百裡與女兒們相處,有許多溫馨的故事。1930年,蔣百裡因反對蔣介石,被囚南京三元巷。當局允許家屬探監,四女兒蔣華和五女兒蔣和年紀還小,常隨母親到獄中看望父親。蔣百裡給女兒們講唐詩宋詞,講《水滸傳》《西遊記》裡的故事,女兒們年齡雖小,卻聽得津津有味。她們見父親的襪子破得不能再穿,便用自己的零用錢買了幾雙新襪子,當時家中經濟窘迫,她們怕父親追問,又將新襪子洗成舊襪子,悄悄塞到父親的枕頭底下。艱難歲月中,父女之間點點滴滴的故事,令人動容。

泰戈爾在蔣百裡宅午宴後與蔣百裡女兒們合影

嚴母、賢妻、愛女,蔣百裡的一生有這麽多彼此相親相愛的家人陪伴,令他擁有很多幸福時光,也可以讓他一心一意從事心愛的研究。

蔣百裡與他的事業

蔣百裡在日本學習軍事6年,又赴德國學習軍事4年,對東西方軍事理論十分熟稔,對世界局勢了然於胸。早在1921年,蔣百裡即指出,令中國最感危險的國家,是近鄰日本。我們對於敵人製勝的唯一方法,就是事事與之相反,他利於速戰速決,我們便用持久的方法令他疲敝。此時距離1937年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尚有16年的時間,蔣百裡的高瞻遠矚,富有戰略遠見,由此可見一斑。

1936年,蔣百裡奉蔣介石委派,以軍事委員會高等顧問的身份,前往歐洲考察軍事,重點是考察德、意、英、法等國在戰時實行的總動員法。他在考察途中和回國以後撰寫了多篇文章,1937年夏還在廬山軍官訓練班上演講。他討論了軍隊動員和全民總動員的區別,探討了人力、物力和組織力三個要素,其中組織力的最大表現就是全民總動員。他形象地指出:地上一架戰車,打起仗來只要兩個人,但是戰線後方要46人幫他。天上一架飛機,地方要有60人的組織,所以說,戰時的民眾與軍人同樣重要。在全面抗戰爆發前夕,蔣百裡對於總動員法的考察和介紹,對高層決策具有重要意義。1937年七七事變後,蔣介石慷慨陳詞: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這便是全民總動員的體現。可惜,蔣介石長官的國民政府,無法在抗戰中真正實現全民總動員。

蔣百裡1936年9月於意大利留影

全面抗戰爆發一年後的1938年8月,蔣百裡在《大公報》連載了一篇長文《日本人——一個外國人的研究》,文字生動,分析精辟,這是蔣百裡早年留學日本時和回國後不斷研究日本的心血結晶。此書的單行本前後行銷十幾萬冊,在抗戰的前線與後方產生了廣泛影響。蔣百裡從各個方面剖析了日本的國情,認為日本軍人濫用權力,加劇了內部的分裂,也失去了國際社會的信任。日本在侵略中國的同時,也為自己樹起若乾強敵,國際環境越來越不利。蔣百裡最後指出:勝也罷,敗也罷,就是不要同他講和。這句話鏗鏘有力,顯示了蔣百裡抗戰到底的決心。

1938年9月,蔣百裡在武漢受命擔任陸軍大學代理校長。此時的陸大,在湖南桃源辦學,正擬遷往貴州遵義。他在湖南為陸大學生數次演講,對陸大的教學和人事安排多有謀劃。僅僅兩個月後,蔣百裡因勞累過度、突發心髒病,逝於廣西宜山。國民政府為蔣百裡追贈陸軍上將銜。

蔣百裡才情橫溢,文武一生。他的生命旅程絕不是一片坦途,早年喪父,青年時舉槍自殺,中年為階下之囚。這些挫折都沒有影響他對朋友親人的信任與關愛,對國家民族的責任與使命。晚年他四處奔走,以筆為槍,為抗日而逝。時光荏苒,今已80周年,讓我們追念之,緬懷之!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吳敏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