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秋涼還「在路上」,三伏天裡過初秋,你準備好了嗎?

雖說已過立秋時節

這加長版的三伏天還意猶未盡

高溫依然拚命抗爭不肯屈服

不過

立秋後白天雖然依舊炎熱

但早晚寒氣將漸盛

此時正是身體恢復的最佳時機

若此時做好養生

便可以達到祛病延年的效果

立秋養生重在「收」與「養」

古人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之說,養生一定要順應四時,才能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收斂陽氣

立秋後,自然界的陽氣開始收斂、沉降,人應當開始做好保養陽氣的準備。

早睡可以順應陽氣的收斂,早起可使肺氣得到舒展。另外,早睡早起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可預防腦血栓等缺血性疾病發生。

養肺護肝

中醫認為,肝為將軍之官,攘外平內全靠肝,相當於西醫的解毒、免疫功能。而「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一身之氣,皆出入於肺。攘外平內之後,就要治理。管理自身、養生不能不靠肺。

肺屬金,而秋季大地一片金黃,故肺主秋季。另外秋季主收,燥為秋季之主氣,而肺為「嬌臟」不耐寒熱,故很容易被秋燥所傷,因此需要潤燥、養陰、潤肺。

而秋天屬金,金克木,所以秋天這種氣會抑製你的肝氣、肝血的生髮。肝開竅於目,所以這時候呢眼睛的視力就會有所下降。應該注意護肝早睡,早起。

立秋撞上三伏天,

「五關」擋住「秋老虎」!

今年立秋仍處在「三伏天」內,暑氣一時還很難消。養生專家提示:「秋後一伏熱死人」。此時節,市民要密切注意氣象預報,一旦出現「秋老虎」,要注意防暑降溫。此時晝夜溫差逐漸變大,也要預防感冒著涼。

1

防暑降溫要繼續

「秋老虎」發威時,暑氣更加逼人,人們防暑降溫仍要繼續,以防中暑。

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盡量避免在烈日下暴曬或在高溫環境中久留,及時補充水分。

2

冷氣機使用要適度

伏天氣象依舊悶熱難耐,吹冷氣機降溫要適度,以免出現腹痛、吐瀉、腰肩疼痛等癥狀。

冷氣機開放時間不易過長,晚上最好不開或隻開除濕,既可降溫祛暑,又可預防冷氣機病。

3

末伏飲食有講究

立秋後,氣象仍然較熱,清熱解暑類食物依然不可少。

但飲食也不要過於清淡,鴨肉、魚、豬瘦肉、海產品、泥鰍等肉類既清熱又有補益作用,可放心食用。

4

初秋運動宜舒緩

適量的戶外運動可以促進脾氣運化、改善胃口。但是目前,濕熱仍比較重,因此戶外運動要以出微汗為宜,切忌大汗淋漓,最好選擇早晚氣象涼爽時進行。

5

穴位按摩好處多

在這段時間,調理腸胃和身體祛濕是養生的關鍵,有兩個穴位可以在這個時候多揉按,調理身體:一個是胃經的足三裡穴,還有一個是脾經的陰陵泉穴。

「秋膘」也要健康貼,

立秋養生吃什麼?

「立秋」這一天民間素有「貼秋膘」一說 ,但「貼秋膘」要適度。專家提醒,適當的「貼秋膘」有益於恢復體力,但是若貼補過分,相對運動不足,消耗熱量過低,則易導致「秋胖」。想要健康貼秋膘,就應按照身體的需求來補充營養。

1

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如綠葉菜和橙黃色蔬菜,如芥藍、菠菜、綠菜花(西蘭花)、胡蘿蔔、南瓜等。

2

富含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的食物

如山藥、甘薯、芋頭、馬鈴薯等。

3

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如蛋類,奶類。

4

發酵食品

如發酵麵食品、豆豉、醬豆腐、優酪乳等。

小貼士

立秋的養生禁忌

不要沒病亂補,這樣不僅加重自身的經濟負擔,對身體也沒什麼好處。

② 不要盲目滋補,滋補身體需要根據自身的體質和情況選擇適合的方式,而不是根據自己的心情隨緣進補。

不要以葯代餐,進補最好的選擇是葯食兼補,而不是一昧葯補。

④ 不要盲目相信越昂貴的藥材對身體越好,要根據自身的身體狀態,選擇合適的食物,要知道簡單便宜的食材也有很好的食療價值。

播放GIF

聲明:文章轉載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權煩請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

誠邀稿件,歡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