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萬萬沒想到,她才是最懂如懿的女人

 

秋意漸濃,2018年宮鬥爽劇的浩蕩余波也被《如懿傳》收割得明明白白的。想賜死的人從阿箬、金玉妍到如今的衛嬿婉,全程無障礙切換。

在《如懿傳》剛剛官方宣傳的時候,么雞跟很多觀眾一樣,早早將此劇劃入了追劇list,並且一直相信它的口碑不會差,畢竟,演員陣容、題材、IP基礎已經為《如懿傳》奠定了品質基礎。

不出所料,穩穩的豆瓣評分已經證明了一切。

追劇到現在,么雞已經自發成為了“如懿女孩”,從大婚、入宮、封妃到入冷宮再到封後,“青櫻紅荔”這一路可甜可虐,把追劇黨們的小心髒也虐得不輕。

其實,如果說到動情之處,或許在於《如懿傳》並不只是一部宮廷劇,而更像是一幅后宮女子生存圖鑒。

身處后宮的女人,沒有絕對的好壞,只有所處的立場不同。

從太后到妃嬪,《如懿傳》中的每一個角色都豐滿立體,任意單拎出其中一個,都是一條完整的電影級故事線。

好人不是軟柿子,反派壞的程度也各不相同,可恨、可憐、可歎,善惡交織,整個的共鳴感也在這個過程中漸漸建立。

當然,《如懿傳》的走心和精細,不僅體現在劇情、角色、服化道這些肉眼可見的方面,在音樂上更是下足了功夫。

一部劇,根據故事的發展節奏來變換相應的片尾曲,么雞也是第一次聽說。

如懿出冷宮是劇中的一個重大轉折,其命運、心境幡然大變,故事節奏也由此進入另一個階段。

因此,如懿出冷宮後不久,《如懿傳》就對片尾曲進行了調整,換成了由鄧童天演唱的《心事》。

望明月一重重繡圓缺

看世間一幕幕複離別

癡情難卻

但不知何處是心結

隔窗一夜聽落雪

斜陽送雁飛

不問何時歸

舉杯花影碎

何妨獨自醉

《如懿傳》重頭戲份的落點是帝後離心,如懿獨自守護著記憶中的少年郎,這是她作為一個女人的心事,也是她身為皇后再難言說的情意。

在《心事》中,一字一句訴盡深宮女子的無奈和酸楚,嗓音中的一絲薄涼也唱盡了人物命運的淒苦哀榮。

需要劃重點的是,目前《如懿傳》擁有四首OST,而且首首都是“封神”級別的——片頭曲《沉香流年》由知名歌唱家雷佳擔綱演唱,片尾曲《梅香如故》請來了實力唱將毛不易、周深開嗓獻聲。

而主題曲《雙影》則由張惠妹、林憶蓮兩大天后首度聯袂演繹,被網友直接稱為“王炸組合”。

能與張惠妹、林憶蓮、雷佳等樂界大咖一起獻唱《如懿傳》,這位叫鄧童天的歌手必須也得有兩把刷子吧?

果不其然,在小做了一番功課之後,么雞已經戴上了濾鏡看鄧童天。

《美人私房菜》、電影版《三生三世十裡桃花》、《萌妃駕到》、到如今的《如懿傳》,近幾年大熱的影視劇OST幾乎被鄧童天承包了。

電影版《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的助陣歌手包括了那英、張靚穎,鄧童天為該片獻唱的《三生如初見》也一舉征服了聽眾的耳朵。

白淺與夜華的三生三世由鄧童天自帶仙氣的聲線進行演繹,用音樂描繪出了百轉千回的三世情深。

唔......小姐姐,我叫你一聲OST天后你敢應麽?

這次,在大家的耳朵已經《如懿傳》的一首首好歌養刁之後,鄧童天的《心事》這種情況下上線依舊收割了一眾好評,她的唱功怕是不用么雞贅述了。

鄧童天的《心事》吟唱的是如懿,一個活在古代封建皇權下,但卻渴望“攜一人,共白首”戀愛模式的女人。

與演一樣,唱一個人也需要走進她的內心。如懿身處深宮,守著自己對愛情的初心,多年回首,自己的所惜所守已成舊夢,令人慨歎。

鄧童天令人折服的點,就在於她能一開口就將人帶入如懿的情緒中,哀她所哀,泣她所泣,甚至比畫面帶給人的進入感更強烈。

可能這就是實力歌手才具備的“特異功能”。

認真聆聽《心事》這首歌,可以聽出鄧童天在情緒上的獨特處理。

嗓音、歌詞與旋律嚴絲合縫,略微清冷悠揚的聲線唱出了如懿的無奈,而這份無奈,屬於再也回不去的青櫻。

周迅懂如懿,鄧童天也許更懂。一個用87集的時間去演繹,而另一個則需要在4分鐘左右的時間呈現。

為了能唱出人物真正的心聲,鄧童天連續追劇,除此之外還查閱所有關於如懿的史料,為的就是要做到量身定製,更加貼近如懿,準確唱出屬於如懿的后宮女子的“心事”,也戳中了所有聽者的專屬心事。

鄧童天對如懿的理解被壓縮成一份濃湯寶,可以讓你在最短的時間內感受到最濃烈的情感。走進如懿的世界,看如懿所看,感如懿所感。

鄧童天可以說是用歌聲帶著聽歌的人開始了一段跨越維度的旅行。

說起來,鄧童天的性格其實與《如懿傳》中的海蘭有些許相似。

海蘭是一個深諳宮廷生存之道的人,她知道如何才能獲得皇上的歡心,如何才能得到恩寵,但她並不想違背自己的心意。

在爾虞我詐的后宮,海蘭始終堅持本心,一心只想守住與如懿之間的姐妹真情。

而鄧童天呢,在娛樂圈這個大環境之下,大多數人的心態都比較浮躁,太多人急於求成,最終曇花一現。

鄧童天則一直堅守初心,保持對音樂的熱忱,她寧願慢慢的唱好每一首歌,讓大家的耳朵先記住她,再通過眼睛認識她。

么雞一直都相信,最安靜的靈魂才能唱出最動人的歌曲,懂得與自己對話的歌手,才能用音樂與他人對話。

這個時代,能遇到鄧童天這樣的歌手,是大幸。

反正耳朵已經被鄧童天女士慣壞了,需要這位女士負責到底,答應我,每年出幾首歌養養耳朵可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