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84歲鍾南山飆英文刷屏:他的父母,是這麽培養他的

作者:主創團·多多黛

這兩天,抗疫英雄鍾南山再次登上熱搜,這一次是因為他說的一口流利英語。

鍾南山在與歐洲呼吸學會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視頻連線,介紹中國抗擊疫情的成果和經驗時,全程用英語交流,準確流利,再次圈粉無數。

評論裡,滿是網友對他的讚美:

“我以為你是王者,結果是榮耀王者。”

還有人毫不掩飾對鍾老的表白:“要文化有文化,有長相有長相,要身材有身材,還上進,積極,有擔當,這就是男神。”

今年84歲的鍾南山,不僅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是一個難得的人才,在生活中,又熱衷健身。

“男神”一詞,他當之無愧。

可男神不是憑空變成的,正如鍾南山自己所說,他之所以有今天,是來自父親對他的教育。

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他把媽媽給的午飯錢,當成零花錢去買東西吃了。老師把這件事告訴了他媽媽,晚上,媽媽又把這件事告訴了他父親。

鍾南山特別害怕,可父親卻隻對他說了一句話:“南山,你想一想,像這樣的事應該怎麽辦?”

沒有打,沒有罵,卻讓鍾南山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且,懷有內疚感去反省自己的錯誤,至今記憶猶新。

雖然鍾南山19歲,就考上了北京醫學院醫療系,但受“文革”的影響,在畢業後,長達11年之久,鍾南山都在做農活、校報編輯、鍋爐工、工人,直到35歲才第一次披上了白大褂,當了一名醫生,可他那時卻有點消極。

他的父親沒有講道理,也沒有批評和責怪他。而是問了一句:“南山,你今年多大了?”

鍾南山說:“35歲。”

聽完這個話,鍾世藩歎了一口氣,悵然地說:“哦,都35歲了,真可怕。”

只是這輕輕的一句感慨和一個歎息,卻像是一個棒槌,把他敲醒了。他決定奮發圖強。

鍾南山43歲留學時,才開始正經地學習英語。

為了幫助鍾南山提高英語水準,他父親要求鍾南山,用英語和家人進行通信。

第一次收到父親回信的時候,鍾南山覺得信件特別厚。拆開一看,有兩份信,一封是父親的回信,一封是他上一次的信,父親用紅筆,逐字逐句地修改了這封信。這讓鍾南山很感動。

他堅持用英文給父親寫信,鍾南山一直寫,父親一直改。在父親的幫助下,鍾南山的英語提高的很高,信件上被批改的也越來越少。

優秀的鍾南山,是父親恰當的教育,才得以培養出來的。

不得不承認,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有時,真的是得拚爹。

孩子在三歲之前,大多時間,都是由母親在事無巨細地照顧。可是,在三歲之後,父親應該及時地參與,因為在教育和引導孩子的方面,父親有著母親無法取代的作用。

英國著名學者哈伯特說:“一個好父親勝過一百個校長。”

父親影響著孩子性格的形成。

孩子在母親那裡得到無微不至的照顧和呵護,但是,在與父親相處中,學會了獨立、堅強、責任心。

最近,郭麒麟因《慶餘年》而被觀眾所熟識,但他走紅,卻和他的好人緣有關係。他為人謙卑,懂禮貌,而這個和父親郭德綱對他的教育分不開。

近來,郭麒麟參加了不少綜藝節目。

在節目中,很多的小細節,都彰顯了他的好性格:懂禮節,知道長幼有序;會主動幫 助別人。跟他在一起相處,如沐春風般,讓人心生溫暖。

當然,這樣的一個寶藏男孩,是和他父親郭德綱的教育分不開的。

在《大叔小館》的節目中,郭德綱坦言自己對兒子的教育是:“人講禮義為先,樹講枝葉為源”,要懂得謙讓。

在德雲社,郭麒麟雖然是老闆的愛子,可是,卻不被允許有任何的“架子”。父親對他在相聲方面要求高,生活中管的也嚴,平時吃飯都先讓著師兄。

郭麒麟滿十八歲那一年,郭德綱還給他寫了一封信,信中有這麽幾句話:

要多下功夫,並且要保持一個好的心態,很多人不成功的原因主要是太尊重自己了!

在郭德綱看來,對兒子高標準,嚴要求,是在保護兒子,免得以後,殘酷的世界,會替他去教育自己的兒子,事實證明,父親的教育的確是讓郭麒麟受益無窮。

弗洛姆《愛的藝術》中寫道:“媽媽代表大自然,大地與海洋,是我們的故鄉;爸爸則代表思想的世界:法律、秩序和紀律。”

父親決定了孩子的人生格局。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說:“我想不出還有比獲得父親的保護和愛更強烈的青少年需要。”

對於孩子來說,父親像是一部百科全書,會帶給他們外圍世界的信息以及各種新鮮感。爸爸看問題的視覺和母親完全不同,高度也不一樣。

有研究表明,孩子在12歲之前,往往會把父親當作自己的偶像,對父親有一種崇拜之情,把他當成智慧和力量的象徵,也會下意識地模仿父親的行為。

在中國,楊絳被稱為“先生”,不僅是因為她個人的文學成功,更是因為她有著一般人沒有的格局。

從2001年起,楊絳把自己的稿費捐給清華大學,設立了“好讀書”的獎學金。據統計,到2014年,楊絳已累計捐款一千多萬元。

而楊絳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格局,也是受父親的影響。

雖然父親為官,可是,他卻從不會置辦家產。在杭州定居,隻置辦了一處老宅,不僅破舊,院子還潮濕,隨處可見鼻涕蟲和蜘蛛。他這樣清苦,是不希望孩子們成為家產的奴隸,讓他們學會自立。

家裡最多的就是書,父親喜歡看書,楊絳也學著父親看書。於是,才有了“三天不看書不好過,一個星期不看書白活了”的感覺。

德國哲學家E·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說:“父親是孩子的導師之一,他指給孩子通向世界的路。”

父親是孩子成長最好的助跑器,有父親陪伴和參與的孩子,才會贏在起跑線。

父親不僅僅是一個稱謂,更是一份責任,指引著孩子向著正確的方向,成就更好的自己。

蔡元培先生在《中國人的修養》一書中說到:“決定孩子的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培養。”

而人格培養的關鍵因素,就是父親的高質量陪伴,以及在生活中,父親對孩子的認可。

這世上有一種富足,叫有父親陪著玩。

梁啟超的9個子女,每一個都有自己的成就。雖然梁啟超很忙,可是,他卻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去陪伴自己的孩子,而且,給予每個孩子的愛都不同。

因為常年在外,他只有選擇寫信這麽一個方式和孩子們交流,他給孩子們寫了多達四百多封信,而且,在每一封信裡,都會逐個提到九個孩子,給他們起一個屬於自己的昵稱,給予不同的鼓勵和指導。

孩子生病的時候,他會親自去探望、護理。他會關心孩子穿什麽衣服,對於女兒們衣服的花色,他也會給出自己的建議。

凡是孩子的事,在梁啟超的眼裡,就不是小事,他都特別地關注。

正是因為父親的這一份關注,並沒有讓這個多子多女的家庭會覺得缺失父愛。

父親的認可,是孩子成長最好的營養。

被父親認可的孩子會更自信,而且,父親和孩子的關係,也象徵著他們以後在社會上為人處世的態度。

在中國,自古不缺少嚴父,他們不僅缺席孩子的成長,而且,不善於表達對孩子的愛,甚至,以打壓孩子為教育方式。可最後,卻養出了一個叛逆的孩子,甚至,孩子長大,要不是膽小怕事,要不就是會做出格的事。

奧巴馬曾在父親節致辭說,自己有一份有時倍感困難但卻永遠只有價值的工作——父親。

世上教育孩子最低成本的投資,就是讓父親多參與孩子的生活,去插手孩子的教育。

多多黛,80後女子,一手文字,一手生活。想把世間所有的美好,都寫給你們看。新東方家庭教育(ID:xdfjtjy),傳遞專業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內外家庭教育資訊,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議。讓持續的學習成為家庭的習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