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知道這幾個減肥誤區,你還怕減肥不成功嗎

誤區1:減肥藥

減肥,顧名思義,就是減去人體內的多餘脂肪,從而降低體重。目前社會上許多產品打出「減肥」的旗號,事實上,這些產品只是通過腹瀉等方式,排出體內水分,從而達到減輕體重的目的,這並不是減肥,而是減水。同時腹瀉減肥,容易導致人體營養失衡,產生乏力、厭食等副作用,不值得提倡。

誤區2:減肥產品

生活中很多人會把減肥藥和減肥類的產品混為一談。如市面上的減肥茶、減肥食品等等,這些都是減肥類的保健品,它們只需通過動物實驗,便可獲準上市。而減肥藥是需要通過人體試驗,證明其安全有效後,並獲得國家葯監局的批準文號,方可上市,其嚴格性非同一般。

誤區3:減肥藥副作用

其實,最安全有效地提高新陳代謝的方法只有一種:體育鍛煉。不過,我們總是期盼更神奇有效的辦法。美國就曾生產過這種「提高新陳代謝,更多燃燒脂肪」的減肥藥——含有從動物身體中提取的甲狀腺素或類似物質。它的特點就是加速人體新陳代謝,直至發生紊亂。服藥後,將在極短的時間裡迅速消瘦,同時出現類似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癥狀:雙手震顫、腹瀉、盜汗、怕熱、心跳加快、眼球突出。

誤區4:減肥成功

減肥成功體重是否減輕是大多數減肥者衡量減肥是否成功的標準,可事實上,脂肪堆積才是真正的原因。體重計掩蓋了事實:一切都在偷梁換柱中發生。含有「利尿劑」的減肥藥,將佔人體70%重量的水分從身體轉運站移出去,很快減輕重量,含有大黃、番瀉葉等腹瀉作用的減肥藥,也是這種原理。只是,這兩類藥物只能圖一時之快。一旦停用,喝水進食,體重反彈勢如破竹。

誤區5:天然的減肥藥

藥品也好,保健品也好,一旦打「純天然」這張王牌,總會無往不利。天然的=安全的?其實不然。不論採用什麼原料,也不論加工工藝如何,一旦藥物具有干擾新陳代謝,影響吸收與消化的功能,效果與化學藥品是一樣的。中草藥麻黃屬於「天然」,以前有許多減肥保健食品用來做添加劑。而真正起作用的,是麻黃中含的麻黃鹼和假麻黃鹼,它們通過刺激神經系統和甲狀腺素來達到抑製食慾的目的,同時也會發生相當嚴重的副作用:手足麻痹、血壓升高、精神緊張、心慌等。

誤區6:減肥成效

據一項調查顯示,50%以上的減肥人士為能快速減肥,都會頻繁地更換減肥藥品,有的人用幾天覺得沒效便換另一種,她們使用某一產品的時間很少超過兩個月。專家指點,臨床上經常碰到一些肥胖人士要求在1個月內迅速減掉10公斤以上體重。其實,一般來說,經過3個月治療能減輕體重5%左右是比較理想的。因為,減肥是綜合作用的結果,是一個長期過程,減肥產品應該與合理膳食、增加運動等同時進行,不能求快。另外,醫學研究表明,短時間內迅速減肥是不利於健康的。

誤區7:減肥廣告

許多肥胖患者習慣於看廣告買產品,不管是葯還是保健食品,哪種產品廣告打的多就選哪一種,也不看是否適合自己。減肥門診隨機調查的5名肥胖患者中,4名表示已用了3種以上的減肥產品,其中有1名甚至記不得自己使用過哪些品牌。至於吃的是葯還是保健品也沒有幾人能分得清,更不用說產品的減肥作用了。

專家指點:市面上的減肥產品,有藥物,有食品,還有些是「加料」的保健品。如果不了解減肥產品就盲目使用是很危險的。如中樞神經性減肥藥,若患者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的話,吃後很容易出現意外。

誤區8:盲目減肥

減肥據了解,90%以上的人在第一次減肥時都不顧問醫生,而是自作主張買減肥食品或藥品來用。百體專家建議:肥胖不僅是一個影響美觀的問題,更是一種慢性疾病。真正需要減肥的人應該到正規大型醫院的減肥門診就醫,而一定要避免到私人診所和美容院就診。目前是一些應該減肥的人不減,反倒是一些不該減肥的人盲目地使用減肥產品,這是很危險的,有時還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因此,要想減肥的話,最好先到專業的機構或網站做下身體健康狀況測試,並顧問一下專業營養師或醫生,看是否有必要減肥和該採取什麼樣方式減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