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專題闢謠】吃蟾蜍可治皮膚病,甚至癌症?別拿生命開玩笑,這樣的偏方怎能信!

坊間時常流傳著一些偏方,通常都是據說可以治療某些疾病,很多人都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想試驗下,說不定,就有奇蹟發生呢?殊不知,這是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坊間盛傳的「吃蟾蜍可以治療皮膚病、治療癌症」這個偏方,剖析下這其中的奧妙,讓大家對其有個科學認識。

癩蛤蟆學名蟾蜍,與蠍子、毒蛇、蜈蚣、蜘蛛並列為「五毒」,其毒性在於耳後腺、皮膚腺分泌的有毒白色漿液,這種漿液經處理乾燥後就是蟾酥,是一種珍貴的中藥材,經炮製處理後廣泛用於中藥,其主要成分是蟾酥二烯醇化合物,包括蟾毒配質以及蟾蜍毒素,具有強心、升壓、清熱解毒的作用。

古代典籍已有詳細記載蟾蜍功效:

《綱目》:蟾蜍入陽明經,退虛熱,行濕氣,殺蟲,為疳病、癰疽、諸瘡要葯也。

《藥性論》:殺疳蟲,治鼠漏惡瘡。

《本草備要》:發汗退熱,除濕殺蟲。

但是,這都基於科學炮製後,並不是生吃、煮湯就行的。

來看看,活生生的例子,慘痛的教訓。

2015年7月,上海松江區新浜鎮發生一起罕見的食物中毒事件:70歲的村民老高因聽信吃蟾蜍可治療皮膚病的民間偏方,一口氣吃下3隻蟾蜍後導致中毒,出現嘔吐、頭暈、休克等癥狀,被送往醫院急救。

2015年8月初,江蘇一女研究生聽說吃癩蛤蟆能治療痘痘,這位愛美的姑娘一咬牙把一隻半癩蛤蟆煮著吃了,結果中毒險些丟了性命。

2016年7月,聽說用蟾蜍煮湯能去體內毒素,家住泰州東風路的凡龍蘭女士在家自製了一碗蟾蜍湯,沒想到喝下去不久就上吐下瀉,半夜去醫院掛了急診。

2017年4月,蘇州53歲的高大爺,患有食道癌晚期,2016年3月做過手術,但是術後恢復一般,最近聽人說吃蟾蜍能治癌,效果特別好,孝順的女兒立馬上網為父親購買活蟾蜍,並親手熬製了一鍋蟾蜍湯,高大爺勉強喝下小半碗。一刻鐘後,高大爺就出現了出汗、胸悶、心悸等癥狀,女兒不敢耽誤,趕緊撥打120送往醫院急救。

專家釋疑

泰州市中醫院老中醫馬俊:

直接將整隻蟾蜍煮著吃來治療皮膚病、癌症等民間說法,目前沒有科學依據能證明有效。外敷蟾蜍皮也不可取,因為毒素同樣會被吸收。

重醫附屬永川醫院ICU主治醫師唐澤:

蟾蜍本身是有毒的,它的腮腺、血管及皮膚腺所分泌的白色漿液和蟾蜍卵含有30多種有毒物質,人食用後會損傷心、肝、腎等器官。

蟾蜍毒素不是市民在家簡單洗洗就能清理乾淨的,稍有過量就會致食用者中毒,嚴重的會導致死亡。

北京軍區總醫院主任醫師 張禹:

蟾蜍煲湯毒素都彙集在湯中,喝湯比單吃蟾蜍肉引起的中毒更嚴重,人們對此要知曉並應提高警惕。

萊西市人民醫院的王醫生:

目前治療癌症的藥物中,確實有一種葯稱為「華蟾素」,這種成分是從蟾蜍體內提取的 ,因此不少市民認為直接食用蟾蜍也是一定的抗癌效果,其實不然。華蟾素是經過專業的化學工藝及專業手法制作提取出來,對於蟾蜍體內所含有的毒素,可以做到安全性地去除。

如果市民直接食用蟾蜍,如果處理不乾凈,不僅有直接吃入毒素的危險,且一隻蟾蜍身上的華蟾素也是微不足道的,是否能治療疾病的效果可想而知。

春雨健康科普文章認為:

「事實上,蟾蜍可以入葯但不能直接食用的,然而完全未經處理的活蟾蜍是一種劇毒「食物」,它耳後毒腺和皮膚腺中含有白色的蟾蜍毒素,人若食用或者經傷口接觸,極有可能就會中毒。」總 結

蟾蜍卵、腮腺和皮膚腺分泌的毒性物質,燒煮不能破壞或消除毒性。道聽途說,盲目使用「土方法」,尤其是食用未經炮製的「中藥材」, 如全蠍、蟾蜍、蛇莓等,很有可能對肝腎、造血功能造成損害,治腫瘤沒見效,反而加重病情。

作為經驗醫學的民間分支,有些偏方的確在某種程度上有著特定的功效。但隨著科技進步,土辦法、傳統經驗有些已經不再適應當今的生活情況或者說要努力淘汰掉,還是相信科學、相信醫生為好。

參考文章:

《抓癩蛤蟆煮湯中毒 兩男子一死一傷 》 重慶晨報、《蟾蜍煎湯能治皮膚病? 》 解放日報、《泰州女子喝蟾蜍湯排毒險出事 醫生:偏方無依據 》泰州晚報、《蟾蜍湯有毒喝不得》 健康時報、《吃蟾蜍治病靠不靠譜? 醫生:處理不嚴謹易中毒》 半島都市報、《喝蝌蚪、土泡水、綁腿……這些「偏方」坑娃不淺 》科技日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