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張居正《權謀殘卷》神奇:半部殘書,一代名相,千年權謀!連載一

半部殘書,一代名相;十年崢嶸,千年權謀。

張居正,七歲通六經大義,16歲中舉人,張居正在首輔之位理政十年,指導皇帝,拯朱明王朝於將傾之際,使萬曆時期成為明王朝最為富庶的時代。全憑一人之力實現了明代中興,成為西方政治家與歷史關注的「中國經濟第一人」。他靠滿腹權謀智慧,得中國第一宰相美譽。半部殘書《權謀殘卷》,證明其「宰相之傑」的稱號並非浪得虛名。

圖片來自網路

智察卷一

原文:月暈而風,礎潤而雨,人事雖殊,其理一也。惟善察者能見微知著。

譯文:月亮見暈就會颳風,柱石一旦濕潤就要下雨,人間事情雖然有不同,但是原理相同。只有善於觀察事情本質的人才能夠從細節處發現事情的本質。

原文:不察,何以燭情照奸?察然後知真偽,辨虛實。夫察而後明,明而斷之、伐之,事方可圖。察之不明,舉之不顯。

譯文:不明察,怎能發現隱藏的人情世故和虛偽小人的行徑呢?只有明察而後才能夠知曉事情的真假,明辨虛實。明察之後就能夠清楚事情真相,清楚事情真相以後才能夠做抉擇,處理事情,才能達到目的。不能夠明察秋毫,做事就不會有什麼成果。

原文:聽其言而觀其行,觀其色而究其實。

譯文:聽一個人怎麼說然後再根據他的言論去考察他的行動,審查他的神色而後發現事情的真相。

原文:察者智,不察者迷。明察,進可以全國,退可以保身。君子宜惕然。

譯文:明察秋毫的人是明智的,不能夠明察秋毫,就會被迷惑。洞察先機的人在國家能夠使國家強盛,於自身可以保全自己。君子在明察這事上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原文:察不明則奸佞生,奸佞生則賢人去,賢人去則國不舉,國不舉,必殆,殆則危矣。

譯文:不能夠看清問題的本質,身邊就會出現迷惑自己的奸佞之人,出現奸佞的人,身邊的賢能之士就會離開,賢能的人離開,國家就不會興盛,國家不興旺當然就要衰敗,那就危險了。

解讀:聽其言而觀其行,觀其色而究其實。明察之後智慧始生,學會明察,並要知道怎麼明察!

圖片來自網路

籌謀卷二

原文:君子謀國,而小人謀身。謀國者,先憂天下;謀己者,先利自身。蓋智者所圖者遠,所謀者深。惟其深遠,方能順天應人。

譯文:君子謀求的是國家大事,小人謀圖的是自身私利。謀慮國家大事的人,首先為國家操心;為自身謀慮的人,首先想到個人的私利。這是因為有智慧的人志向深遠,所謀求的目標巨集大。正因為志向遠大,才能夠順應天意民心。

原文:守之伐之,不如以德伏之。宜遠圖而近取。見先機,善籌劃。

譯文:去防備小人或者是用手段對待他們,不如用道德來征服他們的內心。做一件事情應該從長遠考慮,從近處入手。預見到事情的發展方向,妥善謀劃。

原文:聖王之舉事,考之於蓍龜,不如諦之於謀慮;炫之以武,不如伐之以義。

譯文:聖明之君想要知道征戰的結果,從蓍草和龜甲上面去占卜,不如在謀略上面多加謀劃;炫耀武力,不如用道義去征討對方的內心。

圖片來自網路

原文:察而後謀,謀而後動,深思遠慮,計無不中。故為其諍,不如為其謀;為其死,不如助其生。羽翼既豐,何慮不翱翔千里。

譯文:明察事情原委之後再去謀劃,謀劃之後再行動,只要深謀遠慮,沒有做不到的。所以告訴他什麼事情該做不該做,不如為他謀劃事情;為他去死,不如助他尋找一條生路。當你羽翼豐滿的時候,何愁不能夠翱翔千里呢?

原文:察人性,順人情,然後可趁,其必有諧。

譯文:審察一個人的本質,順應他的慾望 ,就可以趁機開始為自己謀劃了,事情就會順理成章。

原文:所謀在勢,勢之變也,我強則敵弱,敵弱則我強。傾舉國之兵而伐之,不如令其自伐。

譯文:謀求的目標在勢,形勢會轉變,自己的力量強大了,敵人的力量就弱小了;敵人的力量弱小了我才能強大。調動全國的軍隊去征討敵人,不如讓敵人自己削弱自己。

原文:勇者搏之,不如智者謀之。以力取之,不如以計圖之 。攻而伐之,不如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誘之以利;或雷霆萬鈞,令人聞風喪膽,而後圖之。

譯文:勇猛之人的爭鬥,不如智慧人的謀略。靠武力去爭取,不如靠智謀來達到目的。直接的武力攻伐,不如對他們講清楚道理,用感情來打動他們,用利益來誘惑他們。否則即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對敵人發起進攻,使敵人聞風喪膽,然後再謀圖他們。

原文:實以虛之,虛以實之,以其昏昏,獨我昭昭。

譯文:用實應對虛的,用虛應對實的,使對方迷惑,而唯獨自己心裡明白。

原文:人皆知金帛為貴,而不知更有遠甚於金帛者。謀之不深,而行之不遠,人取小,我取大;人視近,我視遠。未雨綢繆,智者所為也。

譯文:人們都知道黃金絲帛貴重,而不知道有比黃金絲帛更為貴重的東西。謀略不夠深遠,行動不久就會遇見大阻力。別人選擇小利,我看重大道;人們看得近,我考慮深遠。未雨綢繆,才是有智慧的人該做的。

解讀:聰明人一定是會明察的人,明察後謀,謀而後動,這裡面的虛虛實實,進進退退,夾雜著人性慾望、時機與形勢,所謂:天時地利人和一定要全部拿捏到位,那就沒有不成功的了。

圖片來自網路

用人卷三

原文:為政之道,在於辨善惡,明賞罰。倘法明而令審,不卜而吉;勞養功貴,不祝而福。

譯文:從政的根本規律在於分辨善惡,嚴明賞罰。若法令嚴明周全,不用去占卜也是吉利的;出力與有功勞的人得到獎賞,不用祝賀也是有福的。

原文:賢者立而國興;小人立而邦危。有國者宜詳審之。故小人宜務去,而君子宜務進。

譯文:賢能的人被重用國家就會興盛;小人得到重用國家就會危亡。國家長官應該周全考慮這件事情。所以必須趕走小人,舉薦君子。

原文:大德容下,大道容眾。蓋趨利而避害,此人心之常也,宜恕以安人心。故與其為淵驅魚,不如施之以德,市之以恩。

譯文:大德之人能夠包容眾下,大道之行能夠容聚眾人。趨利避害是人之常情,應該寬恕別人使人心安定。與其為了清正廉明而驅除犯錯的人,不如之施以德,用恩惠來收服他們。

原文:而誘之以賞,策之以罰,感之以恩。取大節,宥小過,而士無不肯用命矣。

譯文:而後用賞賜來勸誘他們,用刑法來威懾他們,用恩德來感化他們。看重一個人的大節,寬恕他們的小錯,這樣有才能的人沒有不肯為你效命的。

原文:賞不患寡而患不公,罰不患嚴而患不平。賞以興德,罰以禁奸。使下畏罰而利賞,下也;好德而恩進,上也。天下無不可用之材,唯在於所用。

譯文:不擔心賞賜太少,擔心不公正,不怕懲罰嚴厲卻怕不能服人心。賞是為了鼓勵好的德行,罰是為了禁止姦邪的事情。使下屬害怕刑法而希望得到賞賜,是下策;使他們喜歡道義而思進取,才是上策。天下沒有不可用的人才,關鍵看怎麼用。

解讀:要用人,大德小恩,賞罰分明,取大節宥小過。容眾才能聚眾!

圖片來自網路

事上卷四

原文:事上宜以誠,誠則無隙,故寧忤而不欺。不以小過而損大節,忠也,智也。

譯文:侍奉上級應該以誠相待,誠實就不會產生隔閡,所以寧願觸犯上級也不可欺騙他。不要因為小的過錯而喪失大節,才是忠正的人,智慧的人。

原文:不欺上,亦不辱君,勉主以體恤,諭主以長策,不使主超然立乎顯榮之外,天下稱孝焉。榮辱與共,進退以俱,上下一心,事方可濟。驕上欺下,豈可長久?

譯文:不欺騙上級,也不使長官受到屈辱,站在長官的角度來鼓勵他,用深遠的謀劃來勸說他,不使長官置身於榮耀顯貴的孤立境地,天下人就都會稱讚你了。與長官榮辱與共,共進共退,上下一條心,事情才能夠辦好。對上級傲慢,對下級欺詐,怎麼能夠長久呢?

原文:攻城易,攻心難。故示之以禮,樹之以威,上也。

譯文:攻佔城池容易,得到人心就難了。所以帶頭以禮待人,樹立威信,是上策。

原文:上怨報之以德,上毀報之以譽,上疑報之以誠。隙嫌不生,自無虞。事君以忠,不涓細流。待人以誠,不留小隙。

譯文:上級埋怨你,就以德抱怨;上級詆毀你,你就用讚譽來回報;上級猜忌你,你就用誠實來應對。沒有了隔閡,自然就沒有禍患了。對待上級要忠心,一點小事也不能夠馬虎。對待別人要真誠,不要忽略細節。

原文:為上計,不以小惠,而以長策。小惠人人可為,長策非賢者不能為之。故事之以諛,不如進之以忠。助之喜,不如為之憂。

譯文:替上級著想,不要隻考慮小利,要從長遠去謀劃。小恩小惠人人都可以做到,可是長遠的謀慮只有賢人可以做到。所以用阿諛奉承來對待上級,不如忠誠以對。讓上級高興,不如為他分憂解難。

原文:思上之所思,而慮其無所思;為君謀利,不如為君求安。思之深,而慮之遠。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譯文:想上級所想,並能想到上級沒有考慮到的;為帝王謀求利益,不如為國君求得太平。思考精深,謀慮深遠。錦上添花,比不上雪中送炭。

圖片來自網路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喜歡文化分享的可以加我關注,互相學習!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