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研究生會面臨哪些困境?怎麽化解?

全文共3300字,預計閱讀時間10分鐘

筆者按:剛剛結束了全國考研面試,很多學生拿到了錄取通知書。但是否準備好了呢?筆者認為,讀研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要正視現實、努力奮進。

時下,有很多大學生熱衷讀研,一些重點高校理工科專業應屆畢業生甚至有1/3比例選擇在國內繼續深造。但也有很多研究生感歎讀研“不容易”,甚至吐槽“腸子都悔青了”。那麽,讀研會導致哪些困擾?導師又該采取何種行動幫助研究生度過難關?

研究生經濟壓力大

讀研究生需要交學費,學生家長需要給學生提供生活費,這本來是“天經地義”的事。但這樣的“假設前提”正在被挑戰。

很多學生考研時抱著“先考上再說”的想法。入學後,面臨著每年交1萬元左右學費和住宿費的現實。這對於農村學生來說尤為困難。

其實要解決這個問題也不難——可以申請助學貸款,但有些人因缺乏“借貸上學”的觀念或者嫌麻煩而沒有申請。他們或是四處借錢或者拖欠學費,但這就使得入學的經歷不那麽“順心”。

即便學校以後會以學業獎學金的形式返還部分學費,但有些學生和家長並不把那筆錢算入自己的“收入”。他們認為,那是“應該的”,因為自己交學費在先,更何況學費並沒有全額返還。

其實,學校不僅僅返還了部分學費,還提供了研究生生活補助、研究生獎學金以及助教、助研等勤工助學崗位。導師也給學生發放科研補助。

但很多研究生聲稱,基於目前的物價水準,學校和導師給的錢“只夠維持基本開銷”。並且,他們向往經濟獨立,“不好意思向家裡要生活費”。 還有的研究生處於婚戀狀態,開銷非常大。於是,有些學生會勻出一部分時間做助教、助管和社會上的兼職,甚至把時間浪費在向親朋好友借錢、和銀行信貸部門打交道中。

導師心裡其實很明白,讀研究生是來學習的,不是來掙錢的。要掙錢的話,本科畢業應該直接去工作。但是,研究生有現實的經濟壓力。這就使得導師產生了隱憂:如果學生為了掙錢,把時間花在做兼職上,那勢必會影響做科研和畢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讓研究生“出活”,就必須給他們提供好的裝備和給養。但問題是,導師給學生多少錢是有一定“參考標準”的,並且科研經費當中能發放科研補助的部分是有一定限額的,不可能無限制地給學生“開倉放糧”。

研究生科研難做

我們不時在一些大學的主頁和校報上看到發表重量級論文的“大新聞”或者一名研究生發表十多篇論文的“正面報導”。但不可否認,如今科研越來越難做了,大多數的研究生都嘗過“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滋味。

讀者也許會覺得奇怪:近年來,國內高校的儀器設備越來越先進,科研水準取得了很大的提高,為什麽研究生做科研會越來越難?

首先,國內大學投入不少錢買大型的儀器設備,這其實暗示著現在在國際期刊發表論文,更需要依賴先進的大型儀器,而不僅僅靠本課題組現有的常規儀器。國內大學雖然有大型儀器,但存在著操作員的技術水準一般、排隊等待測試的時間長等問題,影響了科研效率。

其次,正因為國內外科研水準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們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達到更高的標準才能產生國際上承認的成果。比如說,十多年前研究生研究一個課題需要看幾十篇文獻,而現在學科發展得很快,同樣一個領域已經有了幾百篇甚至幾千篇文獻。並且,一個課題能“挖”的都快“挖”得差不多了,非得有創新性才行。要知道,現在在SCI刊物上發表論文也越來越難了。以我研究的催化方向為例,國外幾家業內SCI刊物的發稿率僅為1/4至1/3。

除了以上兩個巨集觀的因素,研究生做科研還面臨很多現實問題。特別是在研究生擴招的形勢下,很多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角色認知和科研動機都不能適應從本科到研究生階段的“跳躍”。

並且,做科研本來就是難的:在經歷了幾十次甚至上百次實驗後,很有可能發現實驗沒有設計好,或者得不到有價值的結果。甚至,得到了好的實驗結果並寫出論文後,發現同樣內容的文章已經被別人發了。

導師在研究生完成學業過程中起到關鍵的作用。如果導師的課題不好或者不好好指導,那麽學生就會走彎路,甚至會畢不了業、拿不到學位證。

找工作會經歷折騰

每年有很多學生懷著各種讀研動機考研。有的人認為讀書能改變命運,也有的人還沒有準備好本科畢業後投入社會。但讀研以後,就會發現很多現實問題。

很多學生本來想獲得一張文憑,但後來發現自己不喜歡和這個專業相關的工作。讀環境專業的不喜歡做環保衛士,讀社會專業的不想當居委幹部,這樣的情況很普遍。在當前社會經濟形勢下,很多同學想從事的是經濟、管理工作。

既然想“跨專業”找工作,那麽必然需要實習。但讀研究生不同於讀本科,很多導師都不希望自己的學生外出實習,因為這會影響實驗進展。學生需要在“順利畢業”和“找到好工作”之間找到平衡點。

等到找工作時,拋開自己的專業背景“海投”簡歷,就會導致自己缺乏競爭優勢。而國內的博士生找教職也非常困難,很多高校需要的是“海歸”博士後。

更何況,找工作正好和寫畢業論文、論文答辯“重合”,在什麽都沒有著落的時候,壓力非常大。不少同學在找工作時都有“山重水複疑無路”的經歷。

困境如何解?

研究生面臨的困境,不僅僅是研究生及其家庭的困境,更是導師、學校和整個高教界的困境。回想起十多年前我讀研究生時,上述問題就沒那麽突出。當時,讀基礎專業不需要交學費,導師每個月給每位研究生僅提供200-300元科研補助,也沒有招致非議。當時的學風很好,我所在的課題組每天晚上學生都自覺工作到九、十點鍾,沒有被一些浮躁的思想所干擾。當時,周圍研究生沒有一位在校外實習,最後也都找到了工作或者出國深造。

但現在情況發生了改變。哪怕很多學生在考研時說自己對科研很感興趣,但進校後受周圍的影響很大,滿腦子想著社團活動、實習、找工作,又想著畢業後怎麽上戶口。當周圍的一些同學不怎麽努力時,對自己的要求也就低了。並且,現在的“90後”思想獨立,不喜歡導師給他們說教。

其實,我很清楚,上述三個困境本來不是特別大的事兒。關於讀研經濟困難的事,我就曾對學生說,讀研期間花掉的錢和你一輩子掙的錢相比,只是小數。並且,也不能認為讀研就是為了比你的本科同學掙更多的錢。讀研的動機本來應該就是“我喜歡”!跟學生談心時,他們聽明白了,也緩釋了壓力,但過了一段時間參加以前同學的婚禮,看到別人開著寶馬車,又馬上感到“現實很骨感”。

關於做科研困難的情況,我曾對學生說,要在導師的指導下,認真做好實驗,認真分析數據,多和導師討論,階段性地整理論文,必然能達到畢業要求。這樣的方法被證明是有效的:課題組研究生在讀研二時,就能發出“管畢業”的SCI論文。但這必然需要學生把心思放在科研上,需要導師把精力花在指導學生上。

關於找工作困難的情況,我很清楚,我們重點高校不是職業補習班,因此還得堅持專業培養的水準,而不能因為“反正學生畢業後不從事本專業相關的工作”而“放水”。我曾對學生說,畢業後不準備從事和本專業相關的工作,這完全是你們的自由,也未必是件壞事。博士畢業後不當高校教師也沒關係,高校也沒有那麽多職位能容納所有的博士畢業生。我就是希望你們,讀研究生的時候就把科研做好,至少達到畢業要求(這不僅僅包括發表SCI論文,也包括完成學位論文)。該科研的時候科研,該找工作的時候找工作。

上面說的這些現象、羅列的這些話,對準備讀研的學生,也會有所啟發。要想清楚自己讀研動機是否純正,是否一定要讀研。如果僅僅為了一張文憑而讀研,或者僅僅是憑著“讀研就能找到好工作”的幻覺,那麽可能後來會有種失落感,甚至會因為發不出文章而進退維谷。而一旦“誤上賊船”讀了研究生,那就好好把該做的科研做好,爭取能順利畢業,找到工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