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經常拽耳朵 家長注意是不是中耳炎

中耳炎不像感冒發燒,一下子就能看出來。有的寶寶還小,不會明確表示「耳朵疼」,家長便不容易察覺。

那麼家長如何判斷寶寶是否患上了中耳炎呢?

01

了解中耳構造,從基礎了解寶寶中耳炎

一般來說,嬰兒較成人更易患耳疾。因嬰幼兒的咽鼓管尚未發育成熟,咽鼓管僅為成年人的一半長,而且管徑粗,位置較水準,管口常呈開放狀。因此,鼻咽部細菌及分泌物容易經過此管進入中耳鼓室而引起中耳炎。

中耳好比一個小小的火柴盒,有六個壁,前壁就是鼓膜,將外耳道(俗稱耳孔)和中耳隔開,中耳腔內覆蓋著粘膜,有三塊起傳音作用的聽骨與內耳相連。一般情況下,洗澡時外耳道偶爾進水,只要鼓膜沒有病變,水是進不了中耳腔的,也不可能引起中耳炎。

02

認識中耳炎的急性癥狀

急性中耳炎患兒表現為耳朵疼痛,早期啼哭不止,並經常用手抓耳,伴發熱、拒奶等癥狀。如果伴有鼓膜穿孔,還可見粘液膿性分泌物流出耳外,患兒聽力減退。患了急性中耳炎,應該積極、徹底地治療,防止轉為慢性。

03

注意寶寶的各種異常,觀察寶寶

如果寶寶不斷地摸耳朵、撓耳朵、揪耳朵,要想到他是不是患了中耳炎。損傷了外耳道粘膜或鼓膜導致了感染,也有可能蔓延到中耳發生炎症。

鼓膜裡有滲出液會導致聽力下降,如果你發現寶寶對你的召喚反應遲鈍,叫他幾遍也不理睬,要趕快帶他去耳鼻喉科檢查。

04

注意哺養的姿態等細節,保護寶寶不受感染

對人工哺養的嬰兒,尤其是3個月以內的嬰兒,要採取正確的餵奶姿勢。若用奶瓶餵奶,不能讓嬰兒平躺仰臥,應該先把嬰兒抱起來放在膝上,然後將其頭部斜枕在自己的左臂上,再用右手拿著奶瓶餵奶。餵奶速度也不宜太快、太猛,當嬰兒哭鬧時應暫時停止餵奶,以免咳嗆將牛奶噴入咽鼓管。

對於母乳餵養的嬰兒,特別在夜間餵奶時,應盡量抱起嬰兒,防止因嬰兒頭部位置過低,其口含的剩餘奶汁在熟睡後流入咽鼓管內而引起炎症。

有的母親白天工作勞累,夜間斜躺在床上餵奶,有時嬰兒還在吃奶而她卻睡著了,這時奶汁可能順著嬰兒的臉流入外耳道內引起炎症。

寶寶得了發生中耳炎後一定要看醫生,遵醫矚認真治療,不能自行服消炎藥而使寶寶因未得到徹底治療而留下隱患。

中耳炎如果治療不及時,尤其是嬰幼兒期的寶寶機體抵抗力低,中耳炎可以向附近器官擴展,如引起乳突炎甚至顱內感染等嚴重後果。因此要早期診斷和及早治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