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面對無名之輩,劉備說了句大話,沒想到不久後便遭了報應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二十二回,發生在官渡之戰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曹操、劉岱和王忠。原文如下:

(曹操)遂喚前軍劉岱、後軍王忠引軍五萬,打著丞相旗號,去徐州攻劉備。原來劉岱舊為兗州刺史;及操取兗州,岱降於操,操用為偏將,故今差他與王忠一同領兵。操卻自引大軍二十萬,進黎陽,拒袁紹。程昱曰:“恐劉岱、王忠不稱其使。”操曰:“吾亦知非劉備敵手,權且虛張聲勢。”分付:“不可輕進。待我破紹,再勒兵破備。”劉岱、王忠領兵去了。曹操自引兵至黎陽。兩軍隔八十裡,各自深溝高壘,相持不戰。自八月守至十月。

原來許攸不樂審配領兵,沮授又恨紹不用其謀,各不相和,不圖進取。袁紹心懷疑惑,不思進兵,操乃喚呂布手下降將臧霸守把青、徐;於禁、李典屯兵河上;曹仁總督大軍,屯於官渡,操自引一軍,竟回許都。 且說劉岱、王忠引軍五萬,離徐州一百裡下寨。中軍虛打“曹丞相”旗號,未敢進兵,只打聽河北消息。這裡玄德也不知曹操虛實,未敢擅動,亦隻探聽河北。忽曹操差人催劉岱、王忠進戰。二人在寨中商議。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袁紹發布檄文,拉開了官渡之戰的序幕。曹操在對掛鍍前線進行部署後,又命劉岱和王忠率領五萬大軍進犯劉備佔據的徐州。按照曹操的吩咐,劉岱和王忠在距離徐州一百裡處下寨,打出曹操的旗號迷惑劉備。不久後,二人奉命發動進攻,而被關羽和張飛生擒,此後便有了曹操親率大軍征討徐州、劉備逃往河北投奔袁紹、關羽土山約三事投降曹操之事。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曹操口中的“虛張聲勢”,意為假裝出強大的氣勢,指假造聲勢,借以嚇人。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唐代韓愈、《論淮西事宜狀》中的“淄青、恆冀兩道,與蔡州氣類略同,今聞討伐元濟,人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暗弱,自保無暇,虛張聲勢,則必有之。”

小說描述的這一段劉岱和王忠出征徐州的情節,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事件,不過當中卻有兩處是作者的虛構。其中之一是作者對劉岱身份的介紹出現失誤。按照小說的說法,劉岱“舊為兗州刺史;及操取兗州,岱降於操,操用為偏將”。但事實卻並非如此。據《三國志·武帝紀》載:“青州黃巾眾百萬入兗州,殺任城相鄭遂,轉入東平。劉岱欲擊之……遂與戰,果為所殺。”因此,這位曾經擔任過兗州刺史的劉岱早在曹操進入兗州前就死於黃巾之手,他又怎麽可能成為曹操的偏將呢?這顯然是小說作者對史料出現了誤讀。

那麽,這位與王忠一起征討劉備的劉岱又是誰呢?《三國志·武帝紀》注引《魏武故事》記載:“岱字公山,沛國人。以司空長史從征伐有功,封列侯。”這也就意味著漢末時期有兩個同名、同字的劉岱,一個是兗州刺史,很早就死於黃巾之手。另一個則是曹操手下的司空長史。

小說作者的第二處虛構是劉岱與王忠征討劉備的結局。按照小說的說法,劉岱和王忠先後被關羽和張飛抓獲,但歷史上卻並非如此。《三國志·武帝紀》載:“(劉備)至下邳,遂殺徐州刺史車冑,舉兵屯沛。遣劉岱、王忠擊之,不克。”《三國志·先主傳》亦稱:“曹公遣劉岱、王忠擊之,不克。”儘管劉岱和王忠打了敗仗,但並未成為劉備的俘虜。

這裡附帶說一句,在此次戰鬥中,劉備還說過一句大話,結果很快便遭了報應。《三國志·武帝紀》注引《獻帝春秋》載,劉備與劉岱和王忠對陣時說:“使汝百人來,其無如我何;曹公自來,未可知耳!”意思是說像你們這樣的無能之輩,就算來一百個,又能奈我何。就算是曹操親自來,能不能答應我就難說呢!結果,沒過多久,曹操親自率軍前來。《三國志·先主傳》注引《魏略》稱:“備初謂公與大敵連,不得東,而候騎卒至,言曹公自來。備大驚,然猶未信。自將數十騎出望公軍,見麾旌,便棄眾而走。”得知曹操真的來了,劉備大驚失色,連曹操人影都沒見著,僅遠遠地望見曹操的旗號,便嚇得扔下部下倉皇而逃,連老婆孩子及愛將關羽都顧不上,結果這些人都成了曹操的俘虜。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