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糖尿病的輕重就看血糖的高低?這個誤區很多人都存在!

一天,微信群裡無意中看到了兩位糖友的對話。

A說:「最近我的血糖有點高,今天早上空腹血糖都8.1毫摩爾/升了」。

B說:「那你該注意點了,糖尿病都這麼嚴重了」。

A說:「是啊,之前都是7.0毫摩爾/升左右,估計糖尿病又加重了」。

看完這則對話,大家看得出,這兩位患者是把血糖的高低作為了評價糖尿病輕重的唯一標準。

事實上,這也是大部分患者容易犯的錯誤。

糖尿病是一種非常複雜的全身代謝性疾病,病情的輕重當然也與多種因素相關,那究竟該如何正確地判斷糖尿病的病情呢?

以下幾方面可作為大家自我評估的參考因素。

1.血糖控制

國際上有「精細降糖,平穩達標」這一糖尿病的治療理念,按照這個理念,血糖控制應包含兩層含義,一是對血糖總體水準的控制;二是對血糖波動性的控制。不可片面強調對血糖的嚴格控制,而忽視對血糖平穩的要求。波動的血糖往往比單純的高血糖對人體危害更大。所以以往那些一心希望把血糖降得越低越好的患者朋友們可要注意了哦!

判斷血糖總體水準控制得如何就看糖化血紅蛋白HbA1c,糖化血紅蛋白可反映2~3個月內血糖的平均水準,所以糖尿病患者每3個月就應該去醫院檢查一次HbA1c。一般情況下,HbA1c的控制目標應小於7%。

判斷血糖平穩性如何可以從指血血糖入手,指血血糖反映的是即刻血糖值,通常我們會建議糖尿病患者一天測4~7點血糖值,即空腹、三餐前後、睡前和凌晨3點血糖,在家測量完手指血糖後用筆記錄下來,一段時間後您可以自己描繪成曲線,這樣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血糖的波動情況。如果有條件您還可以佩戴動態血糖儀,動態血糖監測比手指血糖能更好地反映血糖波動的總體模式或趨勢。

2.是否多次發生過急性併發症

簡而言之,如果您常常發生低血糖或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併發症,您的糖尿病可能已經很嚴重了或者正在朝著嚴重的方向發展。

一次嚴重的低血糖會抵消您一生降糖的努力。由低血糖誘發的心血管事件,可能使您之前的控糖努力全都白費。在糖尿病圈子裡,有一個詞「寧高勿低」說的也是這個。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滲綜合征等急性併發症對糖尿病構成很大威脅。高血糖引起的循環衰竭和神經功能障礙甚至是不可逆的。

對糖尿病患者而言,一定要預防任何一次嚴重的急性併發症的發生。在低血糖或高血糖還沒有達到嚴重程度時就把它們扼殺在搖籃裡,這就使得糖尿病患者必須充分了解這些疾病的發病癥狀以及處理方法。

3.是否已經出現慢性併發症

糖尿病對人類健康危害最大的是在動脈硬化及微血管病變基礎上產生的多種慢性併發症。主要包括有腎病、眼病、神經病變、大血管病變、糖尿病足等。通常血糖控制不好時慢性併發症即會發生,而且一旦發生大多不可逆轉,是糖尿病患者致殘、致死的最主要因素。因此,是否發生糖尿病慢性併發症是判斷糖尿病病情輕重的重要指標之一。

通過以上三項指標,您可以初步判斷自己的糖尿病病情發展到什麼程度了。如果您具備以下三項:血糖長期保持穩定,無低血糖發生;無任何急、慢性併發症;體重正常,生活起居自如。那麼恭喜您,您的糖尿病控制得非常好,基本屬於輕症患者。即使您的糖尿病控制得不理想,也不要灰心,只要進行正規系統的治療,也完全可能使病情得到一定程度的減輕,至少可以延緩病情進展的腳步。

4. 是否注射胰島素不能作為評價糖尿病輕重的因素

有些患者會把是否注射胰島素作為評價糖尿病輕重的一個參考因素,認為注射胰島素的患者比口服降糖葯的患者病情更加嚴重,一旦開始使用胰島素治療,就意味著治療的失敗,這是非常片面的錯誤的認識。2型糖尿病是進展性疾病,自身胰島素分泌通常隨病程延長而減少,就算密切遵循醫囑,大部分患者最終還是需要胰島素治療,這並不表示病情的加重和治療的失敗,而是到了一定階段病情的需要。

例如:有些初診為糖尿病的患者會接受早期胰島素的強化治療,這樣不僅能夠讓胰島β細胞得到更好的休息,胰島細胞的功能得到更好的恢復,而且還能減輕糖毒性、脂毒性以及控制炎症,延長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難道我們能說這些患者的糖尿病情況都很嚴重嗎?

胰島素只是眾多治療糖尿波的配合工具之一,是否使用胰島素不能作為判斷糖尿病輕重的參考因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