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機器人將來寧與人類鋼琴家“鬥琴”

  

  機器人VS鋼琴家

  6月3日,“國際網紅”機器人鋼琴家特奧特勞尼克將首次來南京,在江蘇大劇院音樂廳與人類鋼琴家羅伯托·普羅賽進行正面交鋒。巧的是,也使用到了人工智能元素的張藝謀執導的觀念演出《對話·寓言2047》(以下簡稱《2047》)第二季,6月國家大劇院首演後,8月將巡演到江蘇大劇院。其實,人工智能(英文縮寫為AI)早就是電影領域的常客,而今AI陸續被中外藝術家呈現到多種藝術創作中,開始在劇場舞台和綜藝節目中活躍,關於“人工智能與人類關係”的思考也一直沒停。

  揚子晚報記者 孔小平

  機器人鋼琴家將與人類鋼琴家“鬥琴”

  機器人到底能聰明到什麽程度?會在各個領域全面超越人類嗎?至少在鋼琴演奏方面,來自意大利的機器人鋼琴家特奧特勞尼克表現出它的“野心”,畢竟機器人挑戰鋼琴這一極具情感表達又複雜多變的流動指尖藝術,在很多人看來似乎有些不可思議,但特奧的出現證明了人工智能也可以“多才多藝”。

  記者了解到,機器人鋼琴家特奧特勞尼克“出生”於2012年,由意大利設計師瑪利歐·蘇茲製造。它是一個機械樂器數字界面(MIDI)播放器,可以原封不動地複製鋼琴樂譜,並調用MIDI檔案演奏,也可以對真正鋼琴家的演奏進行模仿,把布索尼、德彪西、拉赫瑪尼諾夫等偉大鋼琴家錄製的鋼琴卷軸推導成MIDI檔案並進行演奏。它擁有一雙與眾不同的手,這雙手擁有足足53根手指,且能準確靈活的在鋼琴上移動彈奏,速度可以說是快得飛起。

  機器人鋼琴家特奧特勞尼克對很多中國人來說也不陌生。2017年,特奧參加了央視《開學第一課》欄目的錄製,現場與鋼琴家郎朗來了一場人機對決。2018“CCTV網絡春晚”現場,特奧身著西裝、打著領結,憑著高超的技藝征服了全場觀眾。

  值得一提的是,人類鋼琴家羅伯托·普羅賽來頭也不小,他在世界級鋼琴比賽中多次獲得重要獎項,曾在歐洲、亞洲、南美,和北美的三十多個國家,成功舉辦過音樂會。記者了解到,此次音樂會展開的“鬥琴”挑戰,包括肖邦、門德爾松、李斯特、拉赫瑪尼諾夫、貝多芬等諸多名家的作品,結果如何確實值得期待。

  張藝謀《2047》第二季將8月來寧

  近年來,玩轉人工智能的導演張藝謀,在2017年6月推出了全新觀念演出《對話·寓言2047》第一季,以“人與科技何往何至”為主題,通過“七則寓言”展現人與科技的關係,古琴與雷射現代舞、京劇小戲與iPad表演、碗碗腔與全息投影、提線木偶與機械臂、嗩呐與創意舞蹈、織機與LED燈球等輪番上陣,中國傳統藝術和現代科技對話、交融,帶給觀眾一次次視聽震撼。比如,京劇“裘派”傳承人裘繼戎帶來的一段與雷射技術互動的舞蹈表演,展現在互聯飛速發展中,人穿梭於光劍之“網”上,也被“網”困住……

  張藝謀強調,第二季最重要的還是要讓觀眾有新鮮感,最好是沒見過的東西,比如,人與機械臂的投影共同起舞,就形成了很奇妙的視覺觀感。據悉,第二季將有仿生蝴蝶、飛行球等最新科技加入,將延續“觀念演出”形式,但節目內容全部翻新,共計7個組合單元,包括乒乓·球、民樂·臂 、神鼓·影、號子·染、歌書·蝶、堆諧·雲、鏡舞·光等,將展現更為純粹的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包括台灣的優人神鼓、藏族的扎木年、壯族的坡芽歌書、木筒號子、八部合音等,與機械臂、飛行球、仿生蝴蝶、鏡面裝置等最新科技,再次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

  很多人都還記得平昌冬奧會閉幕式《北京八分鐘》中,張藝謀和中國科技團隊一起展現的“冰屏”等人工智能的先進成果,這個合作將延續到《2047》第二季。

  另外,記者還了解到,《2047》第一季僅在北京、上海、杭州、廣州巡演,此次第二季能在8月就登陸南京,對南京乃至江蘇觀眾來說,都是一大幸事。

  多說一句

  有人設的AI機器人擁有粉絲將不稀奇

  機器人鋼琴家“特奧”如今在中國已小有名氣,因為這場音樂會設定為“人機大戰”的鬥琴模式,所以特奧相當於已經有了一個人設,就是“挑戰者”。可見將AI與人類一起放在舞台或綜藝節目中互動,他們或對抗,或協作,甚至AI機器人還擁有或呆萌或智慧的“人設”,都有可能收獲粉絲,吸引到更多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也可以讓人們更加了解人工智能。

  隨著智能產品普及到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科技文化+綜藝娛樂”呈現引領未來之勢,並與日趨多元的技術手段相融共榮,其態勢不可小覷。那麽“AI與人的關係”這個熱門話題,勢必將引起新的討論。作為開拓者,張藝謀也表示,現在還是人在指揮科技。在《2047》發布會現場,甚至出現了一位“特別記者”,即機器人提問者。“他”問:“人與科技的表演,誰更精彩?”張藝謀答:“科技的表演勝在精準性,每次都一樣,但人更加靈活,更有能動性,人的每一次演出都是不一樣的。”孔小平

  延伸>> 廣州將出品全球首部 AI機器人舞台劇

  放眼望去,電影市場中的AI元素早就不新鮮,劇場舞台上的“人工智能”元素嶄露頭角,除全息舞台、裸眼3D等純科技的展現之外,類似張藝謀這樣追求內容AI化的藝術家開始增多,不少人在嘗試“科技與藝術”融合的新類型。比如年初,首部AI機器人舞台劇《To be Wonder》宣布啟動,6月30日將在廣州首演,從原創性、AI機器人的智能化及在劇中的深度參與等,均具有重要標誌意義。而在這之前,AI歌手、AI作家、AI主播等都已陸續亮相。

  電視和網絡的“AI綜藝”已悄悄到來

  近年來,綜藝節目為吸引年輕閱聽人,或多或少地都開始帶有AI元素,甚至把AI定位為主角,科技與文化娛樂的兼容打開新路徑,業內人士表示,“AI綜藝”已經悄悄到來。AI綜藝目前大致可分為三種,如,AI對抗人類的節目,比較典型的是以人腦PK機器的《最強大腦》;完全以AI作為內容核心的,如央視的《機智過人》。比較普遍的是第三種,AI是“錦上添花”。正在東方衛視熱播的《極限挑戰》第四季,本周日晚,“極挑團”成員來到2028年的未來世界,參加”最強王者頭腦奧林匹克大賽”,成員進行人類與人工智能(AI)的大PK。“極挑團”成員還需找到研究人工智能、電腦視覺、基因等方面的幾位科學家,汲取到相對應的專業知識和線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