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孫楊帶給歐美泳壇的恐懼感,也許超乎我們想象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潘攻愚】

正在韓國光州進行的世界游泳錦標賽進入尾聲。中國軍團在比賽的第二天開始就牢牢霸佔了金牌榜和獎牌榜第一的寶座,而且極有可能成為本屆錦標賽的最大贏家。

毋庸置疑,中國跳水隊功不可沒,這隻夢之隊現在可以做到完全以波瀾不驚的態勢囊括幾乎所有金牌,所以他們掀起的奪金潮看起來是那麽的理所當然,由於實力優勢實在太大(雖然個別項目贏得有驚無險),所以直到游泳比賽開始的時候,各路國內體育媒體仿佛才打起精神,對廣大泳迷來說,當攝影鏡頭瞄向泳池的時候,好戲才剛剛開始。

截止到7月25日晚,光州世錦賽的獎牌榜

28歲的孫楊毫無疑問是中國游泳隊的旗幟型人物,雖然在7月12日那天游泳隊突然傳出孫楊放棄了1500米自由式項目的消息,但他依然是游泳隊參加項目最多的中國選手,分別是200米、400米、800米自由式單項以及接力,理論上如果孫楊能闖入所有大項的決賽,從槍數上算,他要參加近10槍左右的比賽,這對他的體能是個極大的考驗。

7月21日,當孫楊出戰400米自由式決賽的時候,國內外的體育媒體都注意到了這個看點:和孫楊在裡約奧運會結下梁子的澳大利亞運動員霍頓再次和“大白楊”同台競技,而且是孫楊奪金路上最大的攔路虎。

不過最終孫楊以接近整整一秒的優勢奪冠,沒有給霍頓任何機會。讓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比拚的舞台居然從泳池內轉移到了領獎台上。戴著眼鏡的霍頓拒絕和孫楊一同登台領獎,而且據說還唆使銅牌的意大利運動員一起和他這麽乾,不過未遂。

孫楊實現400米自由式世錦賽四連冠(@東方IC)

此後雙方少不了一番嘴戰,彼時圈內外人士和媒體也認為這不過是場外的一個小花絮,是霍頓積壓已久的怨氣之“自然延伸”,杓水豈能生波?直到兩天后200米自由式孫楊再次奪冠,而銅牌得主英國選手斯科特效法霍頓,拒絕一同領獎、握手和合影的時候,此類現象引發的輿論效應才由“漣漪”變為“巨浪”。

孫楊霸氣嘲諷斯科特是個loser(失敗者)

國際泳聯(FINA)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以章程規則C12.1.3條款之“有損本行業聲譽”(disrepute)為由警告了斯科特和孫楊。東施效顰的斯科特被警告,而始作俑者霍頓卻免於任何懲處,不得不讓人疑慮FINA處理此事的公平性。

筆者昨天從FINA官網查閱其規則時,才發現他們對此現象顢頇了事或許不是沒有原因——規則太潦草粗略。如果以關鍵詞“podium”(領獎台)搜索洋洋灑灑的幾十頁條規,找不到任何文字,甚至比賽禮儀也查無實處,所以只能以“有損聲譽”這個口袋罪作最輕的處罰(除了警告之外,依次嚴重的懲處手段還有罰款、暫停比賽和驅逐賽場三種)。亡羊補牢,於是才有了FINA的“霍頓法則”。首先讓我們恭喜他以這樣一種手段載入了泳聯的史冊。

競技體育勝者為王,菜就是原罪,服輸也是體育精神的一種正面表達,如果扭捏作態橫生事端,那就真的成為賽場內外的雙重loser了。面對孫楊的霸氣嘲諷,斯科特低頭“嬌羞”般的一笑,博取了很多西方所謂中立自媒體的好感,然而他和霍頓的孟浪舉動卻暴露出西方泳界對中國游泳選手的複雜心態——一種莫名的壓力和恐懼。

不如讓我們宕開一筆,先歷數一下孫楊的輝煌履歷。生於1991年的孫楊早在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上就亮相了,在家門口他深切感受到了什麽叫世界級比賽的氛圍,那年他才17,就已經殺入了1500米自由式的決賽。

孫楊真正的突破年份是2011年的上海游泳錦標賽,拿到了800米自由式的金牌,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初出茅廬的孫楊,他的拿手好戲其實是長距離的自由式。

2012年倫敦奧運會讓孫楊真正成為了世界級的運動員,男子400米自由式打破奧運記錄奪金,進而1500米自由式再次大幅度破世界紀錄奪金。四年之後,身體抱恙的孫楊依然奇跡般地奪得了200米自由式的金牌。

2012年倫敦奧運會,1500米自由式,孫楊以絕對優勢破世界紀錄奪冠

從2007年開始,孫楊到今年一共參加了7屆世界游泳錦標賽,一共拿了11枚金牌,加上分量更重的三枚奧運金牌,金牌數一共14枚,而且他是游泳史上第一個能夠拿滿從200米到1500米所有可能自由式金牌的運動員。

筆者分析,假如錦標賽和奧運會能稍微改變賽製,把比賽時間段拉長的話,孫楊至少還能再拿3-5枚分量極重的金牌,很多時候,孫楊限於體能分配只能專攻其中兩項,這次的800米自由式就是因為體能緩不過來,隻拿到了第六,而且為了保400米和200米,放棄了魔鬼般的1500米強項。隨著年齡的增長,長短道的博弈,孫楊選擇了短而放棄了長,也是出於對自己運動壽命的考量。

這讓筆者想起了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的長跑名將王軍霞,“東方神鹿”承載了十幾億人的希望,是唯一一個同時參加5000米和10000米長跑的運動員,最終拿到了一金一銀,理論上如果她的體能可以得到足夠恢復,這兩枚金牌應該都屬於她。

作為破局者的孫楊

近些年,我國湧現出了孫楊、葉詩文等一批游泳天才,帶動起了集團規模,劉湘、劉子歌、傅園慧、寧澤濤、汪順、徐嘉余等在國際賽場上爭金奪銀,儼然穩坐亞洲第一游泳強國的地位讓不少年輕的泳迷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中國游泳其實屬於後發領域,就在10年前仍是典型的“積貧積弱”項目。

1984年中國回歸奧運大家庭之後,雖然期間有過90年代初五朵金花的曇花一現,總體來看,在這個金牌大項中是個絕對的配角。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海姑娘樂靖宜打破100米自由式奧運紀錄奪冠,是那屆奧運會中國隊唯一的游泳金牌;出現人才缺貨的中國游泳軍團在四年後的雪梨奧運會被零封最高領獎台,堪稱冤罪殺機;2004年雅典奧運會“蛙王”羅雪娟折桂,也是獨苗般的存在;同樣的現象出現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劉子歌身上,200米蝶泳打破奧運紀錄奪冠可謂中國游泳史上值得一書的壯舉,但也只有一金入账,但在倫敦奧運會之前,中國泳團的金牌數只有可憐的7枚,只有美國某一屆的金牌數的一半。

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的“蛙王”羅雪娟(@央廣網)

而且10年前中國泳壇的一大突出現象便是“陰盛陽衰”,在孫楊崛起之前,爭金奪銀全靠女將。上了歲數的老泳迷恐怕對蔣丞稷這個名字不陌生。他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的成績轟動了中國游泳界,成績是50米自由式和100米蝶泳兩項的第四名,尤其是100米蝶泳距離拿銅牌只有一步之遙。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第四名的成績確實微小,但在1996年就已經算得上重大突破了,可見中國游泳落後世界高水準的程度。

中國男子泳壇的開路先鋒蔣丞稷

由於中國游泳起步晚,在世界泳壇上的話語分量非常輕,所以在參與制定規則方面往往是絕對的監視者。常看體育項目的中國觀眾把目光投向泳池的時候,往往會產生這樣的疑惑:為何泳池內決出的金牌數這麽多?

歷屆奧運會游泳都是絕對的金牌大項,產生將近40枚金牌。長度有50米、100米、200米、400米、800米和1500米不等;泳姿分四種,蛙泳、自由式、仰泳和蝶泳另外還有混合泳;再加上接力甚至後來有了男女混合接力和游泳馬拉松,可謂長短泳姿花樣繁多。有不少網友調侃,應該在跳台跳水中增加5米、6米、7米和各種姿勢項目,這樣中國隊真的就可以把跳水玩壞了。

筆者無意置喙奧運會游泳項目的設置是否合理,但不得不指出,對於很多歐美國家,他們確實在這個項目上佔盡了“便宜”,以美國隊來說,在天才菲爾普斯橫空出世之前,游泳就可以佔到他們金牌總數的30%-35%,有了菲爾普斯這個bug,游泳金牌佔比可以接近40%!另外,像澳大利亞、加拿大、荷蘭、瑞典等國想在奧運獎牌榜上攀升,泳池是他們分秒必爭之地。

可以預見菲爾普斯這個bug退役之後,美國的游泳金牌數會有大幅滑落

常看奧運賽事的觀眾往往有每天掰著手數金牌的愛好,劇本是這樣的:前三分之二賽程中國一直排在第一,但當游泳比賽一開打,美國掀起奪金潮,他們便能迅速反超中國。

另外,還必須要指出一點,如果大家關注泳池運動員膚色的話,就會發現那是如此的“政治不正確”,一眼看上去白花花一片,和田徑之徑賽跑道上形成鮮明的對比,一個幾乎看不到黑人,一個幾乎看不到白人……

由於特殊的身體素質、訓練水準、人才培養機制和群眾運動等一系列綜合原因,泳池是“白富美”們的自留地。我們經常看到國內外各大體育頻道製作的奧運冠軍背後的心酸往事,很多都是從貧民窟走出來的民族英雄,但游泳運動員往往不屬於此類,他們的共性往往是從小家庭條件優渥,營養良好,青少年時期就能得到一流的訓練器材和高水準教練員的輔助。今天“體育項目+膚色”的關聯度是絕對的談論禁忌,但白人在泳道的壟斷地位,從歷史上看,基本是個不爭的事實。

然而這個“事實”正在走向它的另一面,如果越來越多的中國游泳運動員不斷取得突破,這個金牌大項將成為歐美白人自留地的噩夢。這讓筆者聯想起另一件事,中國當年以極為謙卑的姿態加入了世貿組織WTO,謹小慎微遵循該組織框架內各種遊戲規則,依然崛起為世界頭號貿易大國,戴著鐐銬起舞卻依然能跳出最優美的舞姿,讓某些“舞蹈裁判員”們後悔當初就不該邀請中國進入舞池;同樣地,圈地自萌的歐美發達國家這40枚金牌,如果突然闖進亞洲的某“怪物國家”,是不是應該後悔當初游泳項目不該如此細分呢?

除此之外,游泳還有“發達國家認證器”的稱號,能在泳池內披荊斬棘的運動員,除亞洲外幾乎無例外是歐美發達國家,連中等發達國家都很少,其中的一大原因就是游泳是個特別燒錢的項目。中國游泳隊在2012年前曾去澳大利亞備戰,有媒體報導說給孫楊一人的培訓成本就高達500萬美元。曾經把游泳列入國家戰略計劃的日本,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拿了一堆銀牌銅牌,但是好像有個無形的天花板始終罩在他們頭上。

孫楊與恩師丹尼爾在一起(@新華網)

這就是孫楊們帶給歐美游泳運動員之恐懼感的背景。如果中國隊克服了資金匱乏和訓練體系不完善等一系列問題,開花結果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因為中國隊還有另一個殺手鐧:全面擁抱體育全球化。孫楊成績的提升離不開澳大利亞恩師丹尼斯的悉心教導。試問,如果高水準的游泳訓練方法就像開源代碼一樣可以全球共享,以中國人不差的身體素質突破潛在的技術瓶頸也就指日可待了。所以,完全不能排除這種可能,下一個像菲爾普斯這樣的游泳怪物是一個黃皮膚的中國人,而孫楊就是他的領路人和開拓者。

行文至此,筆者還必須要解決另一個大問題:孫楊身上是否背著“藥檢不合格”的原罪?霍頓和斯科特拒絕一同領獎的理由是孫楊是個“嗑藥”者,而且細心的讀者發現,2017年世錦賽,孫楊和霍頓在奧運會之後依然可以笑容可掬地一同走向領獎台,為何這次不一樣了?

問題就出在孫楊的“9月聽證會”問題上,起因是孫楊在2018年9月份的那次所謂的“暴力抗檢”。

程序不正義,反興奮劑機構犯規在先

在2018年9月4日晚,當時國際泳聯授權委託IDTM公司在中國境內進行興奮劑檢測。IDTM公司派出一名主檢測官,此人在2017年10月對孫楊進行興奮劑檢測時,當時就因為沒有出示任何證件被孫楊投訴過。

英國媒體爆出來的什麽孫楊砸碎尿樣這些細節,目前尚未得到證實,但是IDTM公司程序不合法在先,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2018年11月19日孫楊本人、家人和證人出席了國際泳聯針對此事在瑞士洛桑舉行的聽證會,但是IDTM公司的當事人全部沒有出庭,主檢測官在中國通過視頻方式參與了聽證,“血檢官”和“尿檢官”缺席。2019年1月3日,國際泳聯做出裁決,認定孫楊不存在違反《世界反興奮劑條例》的行為。

國際泳聯(FINA)篩查了各種程序,認為孫楊無錯,這件事本來就可以這麽過去了,而且按照程序保密協議,它本不該成為新聞熱點。但是《泰晤士報》拿到了獨家爆料(這家媒體通過什麽渠道得知一些內幕消息,本身就是很可疑的,補充一句,WADA(世界反興奮劑組織)目前的主席就是英國人Craig Reedie)。

最有意思的是,按照美國專業游泳網站swimswam對WADA裁決反饋的分析,FINA的裁決激怒了WADA:

在IDTM已經沉默置身事外,FINA覺得孫楊無問題的情況下,WADA依然不依不饒,衝在了最前沿,準備去國際體育仲裁法庭上訴,給人的感覺是仿佛非要“討個公道”一樣。

而如果孫楊被認定有問題,那麽他的職業生涯就會遭遇危險。

外媒提起孫楊,基本都要提一句“one-time convicted doper”,他曾經因為藥檢問題禁賽過,有一種“事前定罪”的感覺

有幾個點值得注意,FINA站出來的時候,IDTM作為當事人突然就成了監視者,他們不說話了,而且沒有參加聽證會,明顯沒把這個事情太當回事(話說回來,每年應該參加IDTM飛行藥檢的運動員成千上百,有幾個真正走程序的?)。WADA卻要給自己加戲,這到底是為什麽呢?

9月份孫楊履行的是“飛行藥檢”,也就是out of competition檢測,說白了就是突擊藥檢,看你吃藥了沒有。職業運動員對飛行藥檢都已經很熟悉了,怎麽走流程完全不在話下。

但一群不知道哪裡跑來的“廚子、司機和裁縫們”突然被IDTM委託,連基本的執照都沒有,整個過程讓人啼笑皆非,可以理解當時孫楊團隊的憤怒,而且這已經不是第一次IDTM無執照執法了。

我們再來看看IDTM和WADA到底是個什麽組織。

用一句很文雅的文言形容IDTM和WADA的關係,就是前者是後者的“野爹”。IDTM成立於1992年,WADA成立於1999年,前者是瑞典人創立的,總部就在斯德哥爾摩。

說實話,1992年的時候,那個時代的體壇已經吃藥成風了,有一種刹不住車的感覺,於是一個名叫Staffan Sahlström的瑞典人(他本人在瑞典運動委員會任職)臨危受命,自己旗下的一個小型公司被世界運動員委員會(IAAF)選中,委託之給100多個國家的運動員搞飛行藥檢。IDTM只能搞飛行藥檢,而無法在比賽期間搞賽場內藥檢的原因,就在於IDTM是野路子出身,是一家私企。

IDTM在WADA誕生前,掌握了大批的藥檢人力和物力資源,還和很多製藥公司合作,但目前也只有在南非、俄羅斯和德國有分部(在中國沒有分部,所以只能臨時抓“裁縫”和“廚子”)。

而WADA就不一樣了,他們是國際奧委會旗下的組織,根正苗紅。WADA的好多人力資源包括反興奮劑的理念、流程和具體操作都借鑒了IDTM的做法,而且筆者在WADA工作條例中查到這麽一句:

那麽,這兩家機構的關係就明白了。IDTM是WADA是被轉包的私企,WADA把大批的運動員飛行藥檢工程轉包給了IDTM,IDTM公司全名最後的兩個字母AB在瑞典語中的意思就是Aktiebolag(有限責任公司)。

筆者最早了解飛行藥檢的兒戲性質,是10多年前的足球界的爆料,歐足聯不斷傳出足球運動員藥檢徒具形式的消息,而且皇馬後防大將拉莫斯親自說過,忘了藥檢,也沒人找他,就不了了之了。

據英國衛報10月27日報導,國際反興奮劑機構獨立觀察員組織(World Anti-Doping Agency Independent Observers)近日發表了一份長達55頁的報告,揭露裡約奧運會反興奮劑藥監過程出現嚴重漏洞。在某些比賽日,計劃內的藥檢居然有高達一半的數量因為不能及時找到運動員而“流產”。

觀察者網風聞社區網友“半聽星冰樂”也指出:中國其實是被藥檢次數最多而陽性比例倒數的國家。

國際奧委會、國際泳聯和WADA經常半推半就合演“藥檢”的鬧劇,程序流程之兒戲,規則制度落實之缺乏公正,可見一斑。筆者相信,九月份的聽證會必將會還孫楊一個清白。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