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些天8部委最高法工商聯密集發聲,都在力挺這件事

新華社北京11月16日電題:這些天,8部委、最高法、工商聯密集發聲,都在力挺這件事

  新華社記者范思翔、董博婷

  自“頂配版”的民營企業家座談會結束後,民營經濟一詞迅速躍升為輿論場熱詞。習近平總書記講話中一連三個鏗鏘有力的“沒有變”和6方面政策舉措著實讓民營企業家提神振氣。“定心丸”能否見實效,關鍵靠落實。連日來,新華社密集播發8部委、最高法、工商聯有關負責人談落實的專訪報導,意在吹出哪些“風”?

談稅費:減字當頭

  長期以來,稅費讓不少民企“負重前行”,增值稅改革讓這一現象有所改觀。從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的訪談中,可以讀出這樣的資訊,今後稅務部門關於減稅降負的政策建議是“更大規模”“實質性”“普惠性”,如主動向政府建議及幫助企業申請緩繳稅款。

  為了讓“走出去”企業輕裝前行,《“走出去”企業稅收指引》迎來更新,在目前發布81份國別稅收投資指南基礎上,稅務部門於年內將再更新和發布20份左右;繼續落實與110個國家和地區簽署的稅收協定;當然,降低通關費用,完善出口退稅機制, 跨境電商零售出口“無票免稅”政策等亦在落實清單裡。

  社保費徵收,民間有猜疑種種,王軍回應“三確保”:確保總體上不增加企業負擔,確保企業社保繳費實際負擔有實質性下降,確保企業社保繳費方式穩定,同時考慮降低社保費率。

  總而言之,一波“減費”襲來:商務部部長鍾山表態將取消商務部行政事業性收費;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局長張茅承諾,年底前將實行強製性認證的產品種類再取消或改為以自我聲明方式實施達10%以上。

  融資難且貴:組合牌破冰

  “融資的高山”是多重矛盾和問題疊加的綜合反映,“一行兩會”的擔子不輕。其中,央行將通過信貸支持、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和民營企業股權融資支持工具的組合,緩解融資痛點,這被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稱之為“三支箭”組合。

  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則給出了三個“分數”:即在新增的公司類貸款中,大型銀行對民營企業的貸款不低於1/3,中小型銀行不低於2/3,爭取三年以後,銀行業對民營企業的貸款佔新增公司類貸款的比例不低於50%。這些實打實的“真金白銀”能否惠及民營企業,值得期待。

  流動性風險又何嘗不是民營企業家的“老大難”?郭樹清表示《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將在本月下旬正式發布;實行“一戶一策”評估風險、制定方案,並采取補充抵質押品等增信方式;允許保險資金設立專項產品參與化解上市公司和民營企業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目前已有3隻合計380億元的專項產品落地。

   營商環境:重在打破“三重門”

  為打破橫亙在民營經濟中的各種“卷簾門”“玻璃門”“旋轉門”,相關部門負責人在專訪中表示將做幾件大事:

  ——清理不利於民營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檔案,打造公平競爭環境。司法部部長傅政華立下“軍令狀”,表示年底前完成清理,並將率先在司法行政系統通過告知承諾、資訊共享等方式取消不必要的證明事項。工業和資訊化部部長苗圩的表態讓人期待:進一步打破電信、軍工領域民營企業準入障礙,比如移動通信轉售業務將正式商用。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透露,將會同有關部門聯合印發並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18年版)》,建立動態調整機制,並於2020年在全國推開營商環境評價。

  ——推進“照後減證”。今年11月10日起,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已開始在全國對第一批106項涉企行政審批事項進行改革。

  ——幫民企開拓多元化市場。比如,商務部的“三項建設”推進,即建設外貿轉型更新基地、貿易促進平台、國際行銷網絡。

  ——鼓勵民企參與“混改”。國家發改委將在做深做實前三批電力等7個重點領域的50家混合所有製改革試點基礎上,盡快啟動第四批試點,重要領域試點企業員工持股也被提上議程。

  政策執行方式:落地、落細、落實

  在政策執行方式上,各相關部門著力提升服務水準,一個詞概括就是務實忌虛。

  國家發改委將實現各類審批事項辦理平台全覆蓋;商務部將培訓約30個行業供應鏈協同平台,讓中小民營企業交易成本下降10%左右;司法部將在2019年6月底前整合部省兩級中國法律服務網,推進 “三網融合”“一網通辦”;稅務部門更是“大手筆”:年底前再取消20項資料證明事項,辦稅時間再壓縮10%,納稅申報“提醒糾錯”製,擴大小規模納稅人自行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範圍……期待民企能從這些細化、量化政策措施中,增強獲得感。

   政商關係:“親”“清”不抽象

  習近平總書記用“親”“清”二字,言簡意賅地概括了新型政商關係。“親”“清”並不抽象。

  為加強政商溝通,寧吉喆表示,正在抓緊研究制定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機制的政策檔案。作為工商業界組織的人民團體,工商聯表示將廣泛聽取小微企業意見呼聲,深入了解政策措施落實中的困難問題。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全國工商聯黨組書記徐樂江說,加強行業自律,規範內部秩序,在助力營造良好營商環境、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中發揮更多作用。

   人身和財產安全:安全是基本保障

  “安全是基本保障”,習近平總書記這句話讓人心頭暖,體現出對民營企業家的愛護和尊重。

  為回應總書記專門提到甄別糾正錯案冤案的事兒,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江必新表示,“涉產權錯案冤案甄別糾正工作小組”正在全面展開工作。在最高法指導下,各地法院均加大了涉民營企業家錯案冤案甄別糾正工作力度。同時,建立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第二批保護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典型案例的發布也在路上。

  凡事預防為主,年底前,司法部將組織律師為重點民營企業開展一次全面法治體檢,將法律保護關口前移,幫助民營企業有效預防和化解法律風險。今後,對民營企業和人員的一般違法行為,司法部將慎用查封、扣押、凍結等措施,嚴格區分財產類別,結案後及時解封、解凍非涉案財物。

  民營經濟的春天,值得期待。(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