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再見了,2018年遠去的食品飲料行業大佬們!

還有幾個小時,我們即將迎來2019年。

今晚,小食代回顧梳理今年的食品飲料快消行業大事件發現,“辭舊迎新”一詞恰恰最適合用來形容2018年的食品行業。

雖然公司高層交接是每年常態,然而讓今年顯得格外不同的是,多家食品巨頭公司交出指揮棒或是即將交棒的是創始人或從業數十年的“靈魂領軍者”——他們有的一手為企業奠定成功之路,有的帶領公司開啟高速增長的歷史局面,有的肩負帶領公司華麗轉身的重任......儘管還有的在去職之前,遭遇到了自己職業生涯裡史無前例的危機或質疑。

下面,我們一起來回顧,即將遠去的那些大佬身影。

加多寶

對於加多寶來說,2018年絕對是跌宕起伏的一年。

加多寶的“複興故事”,似乎是從一季度開始講起的。3月19日,加多寶宣布集團董事局解除王強、徐建新的一切職務,同時任命李春林擔任集團總裁,主理加多寶及昆侖山一切事務。王強和徐建新此前分別為加多寶集團總裁和副總經理。

李春林接棒後,一方面布局紅罐回歸、穩定加多寶軍心,另一方面也積極描繪加多寶上市藍圖。不過好事多磨,加多寶隨後又卷入到和中糧包裝的仲裁,以及滑向退市之路的中弘股份“意外披露”其業績的羅生門事件,讓這家涼茶飲料巨頭的2018年顯得頗具戲劇色彩。

加多寶頻頻釋放“利好”

就在10天前,加多寶再出新任命,從2019年1月1日起委任王金昌為加多寶(中國)飲料有限公司和昆侖山礦泉水有限公司董事長。趕在年底敲定長官班底的加多寶今天還宣布,加多寶廣告將從2019年1月1日開始亮相央視《新聞聯播》前的黃金時段,覆蓋CCTV-1、CCTV-新聞頻道兩大強勢頻道的四檔核心新聞欄目。

2019年懸念:加多寶和中糧包裝的仲裁如何收場,加多寶“複興之路”還有多少坎?

恆天然

肉毒杆菌風波沒有改變恆天然的管理層,但是2018年,這家佔全球乳製品貿易三分之一強的紐西蘭乳業巨頭,卻迎來了CEO、董事長雙雙離任的局面。

今年3月21日,恆天然宣布,執掌恆天然長達7年的首席執行官施牧德(Theo Spierings)年內會離職,1974年出生的Miles Hurrell則在8月15日正式出任恆天然臨時首席執行官。施牧德在2011年空降接管恆天然,期間處理過肉毒杆菌錯誤警報事件以及入股貝因美。

恆天然前首席執行官施牧德

7月27日,恆天然再次發出聲明稱,該公司董事長約翰·威爾遜(John Wilson)因身體健康原因已經辭去董事長一職,即時生效。而新任接班人為約翰·莫納漢(John Monaghan)。威爾遜於2003年進入恆天然董事會,並自2012年起連任兩屆董事長一職。

恆天然董事長約翰·威爾遜

恆天然的高層大幅變動背後,是紐西蘭輿論越發關注這家乳業合作社的資產負債表、管治透明度以及對該國奶農和股東的承諾。

此前,由於需要賠償達能以及作為貝因美的第二大股東在這家中國公司的投資失利,讓恆天然合共遭遇了6.70億紐西蘭元的損失——今年7月,恆天然公布的最新財年虧損額為1.96億紐西蘭元,這意味著它錄得歷史上罕有的一個年度虧損。

這裡插播一下,貝因美方面也在2018年迎來了重要的人事任命,包括創始人謝巨集3月出山任貝因美集團總裁,以及在7月1日原荷蘭皇家菲仕蘭中國業務集團首席銷售執行官、負責美素佳兒業務的包秀飛出任貝因美總經理。

2019年懸念:恆天然新管理層會如何繼續改組業務,包括如何評估它在貝因美中的18.8%的持股?

億滋中國

5月2日,億滋國際宣布中國業務迎來了新的董事總經理范睿思(Joost Vlaanderen),原億滋中國總裁馬儒超(Stephen Maher)已於4月底離開億滋中國,尋求外部發展機會(注:他於4月出任APP Tissue首席執行官)。

原億滋中國總裁馬儒超

接任的范睿思此前曾經和小食代表示,億滋在中國推出新品以及在新品研發過程中都會考察本地消費者的口味特點。他還表示,包括口香糖、餅乾、巧克力整個行業目前都處在回暖狀態。

2019懸念:億滋如何擁抱“健康食品”,並在電商衝擊下的中國零食市場重新殺出一條血路來?

金寶湯

今年5月,執掌金寶湯長達7年的首席執行官莫睿思(Denise Morrison)突然宣布卸任。

資料顯示,莫睿思在任期內曾嘗試帶領這家以包裝湯品為核心業務的公司轉型成為一家鮮食和零食巨頭,但這一戰略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一系列的收購也並未促使其轉型成功。與此同時,金寶湯在美國本土市場還面臨著來自零售商沃爾瑪的價格打壓。

今年5月卸任的金寶湯前CEO莫睿思。圖片來源:Philadelphia Magazine

在莫睿思7年的任期內,金寶湯共完成了6筆收購,涉及的公司類型包括鮮食、嬰兒食品、零食等。其中還包括去年以48.7億美元(大約人民幣332.63億元)收購的零食公司Snyder's-Lance,這也是金寶湯史上最高金額的一筆收購。然而,這些都沒能挽救她的職業生涯。

由於增長長期乏力,金寶湯也遭遇到了華爾街激進投資者的狙擊。最近,金寶湯終於找到了新CEO人選,這就是Mark Clouse,他曾經在億滋、卡夫亨氏和Pinnacle Foods任職。

2019懸念:在億滋和卡夫亨氏的競購下,金寶湯的國際業務,包括藍罐曲奇,明年又將鹿死誰手?

星巴克

6月5日早上,全球最大的咖啡連鎖公司星巴克突然宣布,在該公司工作近40年的星巴克創始人霍華德·舒爾茨(Howard Schultz)決定要退休。舒爾茨於6月26日正式告別星巴克,辭去星巴克董事會主席職務,擔任名譽主席,據信他正在為參選美國總統鋪路。

去年4月,舒爾茨辭任星巴克的首席執行官,將帥印交給凱文·約翰遜,出任董事會主席。舒爾茨曾在2000年第一次交出帥印,時隔8年後他又重返CEO職位,回到公司“撥亂反正”。

舒爾茨曾經將星巴克從11家門市擴展到77個國家的28000多家門市。在舒爾茨的管治下,華爾街似乎已經習慣了這家咖啡連鎖的高增長,以至於在凱文·約翰遜接任後,該公司進行了多項優化調整,讓外界看來都顯得如此“另類”。

事實上,至今為止,凱文·約翰遜的“打法”依然符合商業邏輯,他在重組部分美國業務,又把更多的資源調整到中國市場中來、為股東進行更理想的現金分紅。星巴克目前在華有3000多家門市,並希望在2022年前讓該數字翻一翻。

2019懸念:面對到處融資的瑞幸咖啡,星巴克在中國將用什麽姿勢來面對新力量的競爭並布局好增長?

棒約翰

和本文的其他交棒相比,棒約翰的方式是最離奇的。

7月12日,比薩連鎖品牌棒約翰的創始人約翰·施耐德(John Schnatter)透露,自己因為在今年5月的一個電話會議上由於發表了涉及種族方面的不當言論,他已辭去董事會主席職務。

棒約翰創始人約翰·施耐德

不過,其後發生的事情揭示,經常“惹事”的約翰·施耐德觸怒了資本,並遭遇到了逼宮,而他也不甘心退出這個舞台。

從9月開始,就陸續傳來約翰·施耐德正和PE接洽收購公司,以及棒約翰可能賣盤其他同行等消息。而最新的情況是,約翰·施耐德委任了財務顧問,希望就棒約翰的未來進行討論。

2019懸念:棒約翰還是不是約翰管的?

百事公司

8月6日,百事公司宣布,長期擔任該公司首席執行官一職的盧英德(Indra K. Nooyi)在今年10月3日卸任。盧英德已擔任百事公司CEO的職位達到12年。她的離任,被富比士雜誌評為2018年全球10大CEO離職消息之一。

盧英德長官百事公司期間,該公司從2006年底到2017年底的股東回報率為162%,收入增長了80%。

百事公司前CEO盧英德

百事公司還努力適應消費者不斷變化的口味,同時她也為公司擋住了激進投資者Nelson Peltz,後者曾經在百事公司持股,並希望將公司一分為二,最後他在2016年“撤退”。

目前,百事公司已經交由新CEO Ramon Laguarta掌管,後者在百事已經工作了22年。

2019懸念:在新帥的管理下,百事公司在新的一年會否進行結構調整或並購?

雀巢

10月18日,全球最大食品飲料公司雀巢宣布,雀巢亞洲、大洋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AOA)首席執行官兼雀巢執行董事會成員龔萬仁(Wan Ling Martello)決定於2018年12月31日離任,她已在雀巢公司工作了七年。這意味著,今天是龔萬仁在雀巢上班的最後一天。

2011年,龔萬仁從沃爾瑪來到了雀巢,出任該公司的CFO。2015年,龔萬仁被任命為雀巢AOA區的首席執行官。

前雀巢亞大非區CEO龔萬仁

此外,龔萬仁和阿里巴巴之間有著良好關係,這有助雀巢在電商領域的布局。資料顯示,2015年8月龔萬仁成為了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成員,出任獨立董事。龔萬仁同時還是優步的董事。

此前,華爾街曾有傳言指龔萬仁或有機會成為聯合利華下一任CEO,但是目前後者人選已定(詳見下文)。

2019懸年:作為深刻理解中國市場並擁有專業財務知識的龔萬仁,在新的一年會傳來讓人耳目一新的新動向嗎?

聯合利華

11月29日,英荷快消品巨頭聯合利華宣布首席執行官保羅·波爾曼(Paul Polman)在2018年12月31日退休,不再擔任聯合利華首席執行官和董事會成員。他將在2019年上半年完成交接過渡工作,並將於2019年7月初離開公司。

波爾曼離職格外引人矚目。他擔任聯合利華CEO已超過10年,並在快消品行業工作了近40年。該公司形容他成功開拓了可持續增長的新模式,滿足了眾多股東的需求,並為股東創造了出色的回報,期間股東總回報率達290%。

在今天退休的聯合利華首席執行官保羅·波爾曼

同時,聯合利華任命公司美容與個人護理業務總裁的喬安路(Alan Jope)自2019年1月1日起出任首席執行官。上任不久,喬安路重申了聯合利華此前制定的2020目標,表示在2020年前實現營業利潤率達20%。

不過,華爾街對他如何能在後波爾曼時代,讓聯合利華“跑得更快”有著更大的期待,包括希望他能進行一些大手筆的並購,還有分析師希望他能剝離聯合利華的全部食品業務,聚焦於美容與個人護理業務,以對利潔時的有關業務、高露潔棕欖進行收購。

2019懸念:喬安路會重塑聯合利華的品類組合,並推動一些讓人矚目的並購案嗎?

可口可樂

12月6日,全球最大飲料公司可口可樂宣布已在可口可樂工作了40年的現任董事長穆泰康(Muhtar Kent)將於2019年4月退休,而現任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詹鯤傑(James Quincey)已當選為第14任董事長。

可口可樂董事長穆泰康將在明年4月退休

穆泰康自1978年在亞特蘭大加入可口可樂公司後,曾出任公司首席執行官、首席執行官、總裁以及董事長等多個職位。從2009年到2017年,他擔任可口可樂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作為在可口可樂掌權長達8年的最高決策人,他也見證了可口可樂在中國最高速發展的階段,並看好中國遲早會成為可口可樂的最大市場。

隨著告別穆泰康以及系列高層人事布局完成,詹鯤傑必將全面掌握可口可樂的航向,這家公司將幾乎可以肯定按照他的想法來重塑業務。

詹鯤傑從上任開始,就打著鮮明的改革派旗號行事。他要求員工要學科技公司,冒險不怕犯錯,並毫不諱言可口可樂未來的產品組合可能會“截然不同”。

2019懸念:在把COSTA完全收入囊中後,可口可樂能管好這個擁有大量咖啡連鎖門市的新業務嗎?

a2

一年多前,把默默無聞的a2牛奶公司(The a2 Milk Company Limited)打造成“網紅”的推手、前首席執行官Geoffrey Babidge宣布退休,由出身澳洲航空業的Jayne Hrdlicka在今年接棒。

隨著新帥上任,a2公司的人事變動頻繁。其中,該公司在12月10日發布公告,新興市場業務發展主管Michael Bracka(邁克爾·布拉卡)決定於12月離職,以追求其他機會。值得注意的是,Michael Bracka離職前是a2牛奶公司中國市場的負責人。

資料顯示,Michael Bracka自2017年5月開始加入a2牛奶公司,負責長官新興市場的業務。隨後,他被調至上海擔任“過渡角色”,負責長官中國當地團隊,並向a2牛奶公司亞太區首席執行官Peter Nathan匯報。至此,在短短的一年內,該公司在中國已經兩度換帥。

2019懸念:a2將何時官方宣傳誰來執掌中國市場帥印?

康司機

12月20日,康司機控股發布公告披露,該公司執行董事兼董事會主席魏應州決定退休,從2019年1月1日起生效。“接棒”出任康司機控股董事會主席的是魏應州41歲的大兒子魏巨集名,他將同時兼委員會成員。此外,魏應州36歲的三子魏巨集丞獲委任為執行董事。

魏巨集名於2006 年加入康司機,出任總裁室專案經理一職;2007 至2014 年擔任味全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15 年任康司機執行董事,期間主導與多家國際級顧問公司推動的MIS集團經營管理系統發展藍圖等項目。魏巨集丞則曾任職於黑石集團紐約辦公室,以及百事公司總部。他於 2015 年 2 月擔任康司機附屬公司康司機飲品控股有限公司(KSFB)的董事。

魏應州這次可謂如願交棒。魏家借此職位變動,將魏家二代徹底地推向了決策和管理的第一線。魏家二代將和2015年1月1日任康司機控股有限公司行政總裁的職業經理人韋俊賢一起共事。

康司機控股執行董事兼董事會主席魏應州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魏應州依然是康司機的“資深顧問”,相信他仍然會就康司機的未來發展給出自己的見解。

2019懸念:魏家二代正式掌門,面對不斷變化的中國大陸市場,康司機的飲料、方便麵業務會有新的思路嗎?

新舊交替是每個大型企業的必由之路,未來將充滿期待。小食代在此,希望每位看官都能在2019年開啟更精彩的旅程!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