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道醫、易醫有何不同?

中醫

中醫 產生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中醫理論已經基本形成,出現了解剖和醫學分科,已經採用「四診」,治療法有砭石、針刺、湯藥、艾灸、導引、布氣、祝由等。


西漢時期,開始用陰陽五行解釋人體生理,出現了「醫工」,金針,銅鑰匙等。東漢出現了著名醫學家張仲景,他已經對「八綱」(陰陽、表裡、虛實、寒熱)有所認識,總結了「八法」。華佗則以精通外科手術和麻醉名聞天下,還創立了健身體操「五禽戲」。


唐代孫思邈總結前人的理論並總結經驗,收集5000多個藥方,並採用辨證治療,因醫德最高,被人尊為「藥王」。唐朝以後,中國醫學理論和著作大量外傳到高麗、日本、中亞、西亞等地。兩宋時期,宋政府設立翰林醫學院,醫學分科接近完備,並且統一了中國針灸由於傳抄引起的穴位紊亂,出版《圖經》。


金元以降,中醫開始沒落。明清以後,出現了溫病派時方派,逐步取代了經方派中醫。在明朝後期成書的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標誌著中藥藥理學沒落。同一時期,蒙醫、藏醫受到中醫的影響。在朝鮮東醫學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例如許浚撰寫了《東醫寶鑒》。


自清朝末年,中國受西方列強侵略,國運衰弱。同時現代醫學(西醫)大量湧入,嚴重衝擊了中醫發展。中國出現許多人士主張醫學現代化,中醫學受到巨大的挑戰。人們開始使用西方醫學體系的思維模式加以檢視,中醫學陷入存與廢的爭論之中。同屬中國醫學體系的日本漢方醫學、韓國的韓醫學亦是如此。2003年「非典」以來,經方中醫開始有復甦跡象。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中醫作為「古為今用」的醫學實例得到政策上的支持而得以發展。現代,中醫在中國仍然是治療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


在國際上,針灸在引起醫學界極大興趣,世界衛生組織的觀點認為,針灸已被證實在減輕手術後疼痛、懷孕期反胃、化療所產生的反胃和嘔吐、牙齒疼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非常低,然而,對慢性疼痛,背部疼痛以及頭痛,數據顯示出模稜兩可或者爭議性。


道醫與中醫有何區別?




中國傳統醫學起於易,隱於道,顯於醫,所以中醫和道醫有極深淵源。二者區別主要在於:


起源和傳承不同



道醫,形成於上古時期。它是上至道家,下至宮觀大德道士在日常生活中的經驗累積,道醫是以《道德經》中的「道」和《黃帝內經》為基本理論及陰陽五行學說為辨證施治手段,以形神兼治為手段的醫學及發展出來的「道醫學」流派。道醫是道教在以醫傳教的宗教活動和追求長生成仙的修鍊過程中,通過對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認識和體悟,形成的一套具有宗教色彩或民俗文化性質的心身醫學體系。

中醫,則是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依據《黃帝內經》及陰陽五行學說為辨證施治手段。

道醫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凈化身心,返本歸元;幫助修行者更好的完成修鍊的過程,了道成仙。

中醫的目的更多是幫助病患免除痛苦,助其享受生活。

道醫多有真傳、秘傳,所學一般都會明師或玄師的傳承,所傳的內容不會隨便公開;

中醫可從普及性的醫書去學習提升,一般沒有秘傳的部份。

中醫治病,一般立足於形而下的器質。如經脈、血氣、臟腑等,是可以看得見摸的著的物質存在。

道醫治病,則會在形而上的精氣,元神等基礎上綜合考量。在疾病的診斷上,除了是否存在外感內傷、情志不暢、飲食起居等原因,還會考慮到命運,鬼神風水等原因。

(就是說看病人所以得病的原因,是否存在流年不利,註定有此一劫難?是否是冤家債主來討債?或者是邪妖克害所致?抑或是家宅、陰宅風水不吉導致的?這些在具體判斷過程中都是需要考慮。

比如從風水角度來說,如臥床在橫樑之下,造成橫樑壓頂的煞局,就會多夢、驚悸、精神壓力大等。在具體的治療方法上,道醫除了中醫的針灸、湯藥、金石、推拿、按摩之外,還要考慮禳星延壽,驅邪治病、風水調理、符鎮等。)

道醫是道教在以醫傳教的宗教活動和修行者在追求長生成仙的修鍊過程中,通過對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認識和體悟。道醫通常有一定層次上的特異感知能力因此往往能準確地診斷、但卻不能向病人直說診斷的方法;

道醫,古代稱「大醫」。孫思邈祖師指出:「凡欲為大醫,必須諳素問、甲乙黃帝針經、明堂流注、十二經脈、三部九候、五臟六腑、表裡孔穴、本草藥對張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東陽、張苗、靳邵等諸部經方。又須妙解陰陽祿命、諸家相法,及灼龜五兆、周易六壬、並須精熟。如此,乃得為大醫,次須熟讀此方,尋思妙理,留意鑽研,始可與言於醫道者矣。又須涉獵群書。何者?若不讀五經,不知有仁義之道;不讀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讀《內經》,則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讀《莊》、《老》,不能任真體運,則吉凶拘忌。觸塗而生。至於五行休王,七耀天文,並須探賾。若能具而學之,則於醫道無所滯礙,盡善盡美矣。」

道醫以道為本,除了要求為醫者醫術精湛,更要求為醫者具有很高的道德修養有一顆濟世仁心。

「凡大醫治病,必富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蚩,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亦不得瞻前顧後自慮吉凶,護惜身命。」

中醫一般不具備特異能力,其中許多人甚至根本就否認有特異能力的診斷方法完全靠經驗、理論的積累和分析,因此失誤明顯地多得多。

道醫學是真正意義上的人體醫學、生命醫學


「道醫」是以老子《道德經》為標誌,由上古真人修道、證道過程中為解決自身障礙而發現發展起來的一門知識。歷代上工大醫都是修行有成的高道,但凡修行有成的高道也都精通醫術;醫道相通、醫道同源是道醫最突出的特徵。道為醫之體,醫為道之用。道醫之本在陰陽,陰陽是道生化出來的,是道性的體現。「道」是道醫的根本和源頭。要想學好道醫,用好道醫,要想演繹出古代道醫的神效,必須認真修道、練功,只有修道、證道,才能悟道、識道、把握道;對「天人合一」、「萬物同體」 有所感悟;才能洞察事物的本質,明陰陽之理、升降之機;才能本於陰陽,應症施法; 才能不執一法,不捨一法,法無定法,甚至非法之法而達上工境界。


道醫學是真正意義上的人體醫學、生命醫學。 它對生命本質、疾病本質的認識遠比建立在細胞分子生物學基礎上的西醫學更深刻、更全面、更完整、更接近真實、更接近真理。「生之本,本於陰陽」、「治病必求於本」。道醫治病不但方法簡單,而且抓住疾病的本質,從其根、從其本去解決問題。歷代上工大醫治病都是法到病除,葯 到病除,效如桴鼓,均有歷史文獻記載。


中醫界有識之士看破世間萬象,超越功利得失,理順「道」與中醫的關係用「道」統攝萬法,則知萬法都是「道」的應時而化、應時而用。修道、悟道證道、把握道才是根本!如此則中醫便能多些更有效的治病方法,便能挽救更多的生命,便能讓更多的人獲得健康。「大中醫」的振興則是歷史的必然!


關於易醫



易醫學是通過象理與數理的全息自律,使人體自我生態與天地大環境的生態達到平橫統一,天地之中的一切,都受著八卦氣場的影響,使得萬事萬物都按八卦的屬性運行,所以我們通過天地萬物所表現出來的八卦狀態而測知,撐控生命的變化與脈門,使得一切都在易學之中。所以易與天地準,彌論天地之道。


易醫之八卦法

八卦時空存奧秘,天人合一解病魔。

八卦圖是宇宙時空組合圖,包容廣大,魅力無窮。在臥室或廳堂懸掛巫氏八卦圖。病人根據病情需要,按照醫生指示注意某一卦象每日凝視。如腎病取坎卦,吸收北方亥壬子癸之水滋養祛病。


易醫之氣功法

修鍊真功療頑疾,涵存元氣養身心。

氣功是把握時空的學問,可以引導人們進入一種最佳的生存狀態而不受疾病的干擾。巫氏乾真易功強調時空關係,講究身心調適,摒棄體操程式,反對魔術致幻,是強身健體,怡情養性,是祛病延年的最好功法。


易醫之崇聖法

醫德澤人乃妙藥,聖心祛病有神工。

心誠則靈,並非是佛道之語。病人只有在對臨床醫生充滿信心的情況才能配合默契,提高療效。應該說,名醫的名氣,也是一劑良藥。

尋醫問葯,找到一個好醫生,以崇敬,信任的心態對待一個聖者。反過來,作為醫生,用崇高的品德和聖法的心靈去治病救人,自然法力無邊。象遠古的伏羲氏、神農氏、黃帝、雷公、歧伯、巫彭,都有是以高尚的品德濟世救人的醫生和聖者。


易醫之風水法

起居先要得龍氣,屋宅應知成格局。

一是從居住環境尋找病因;二是針對病症選擇良好的居住環境(擇地),或者對房屋格局從新布置(改變門路和床的位置)。

風水術五花八門,良莠不齊,很難判別真假。巫氏以五行陰陽《周易》八卦時空組合為綱要,對風水理論進行比較科學的篩選,去蕪存菁,與中醫理論配合,應用於治病強身有特效。


易醫之擇日法

六經傳變知時日,一法選擇免葯湯。

擇日法是根據疾病證候六經傳變,對治療用藥時間進行選擇,對疾病預後進行推測。對於某些不必用藥的疾病,結合傳變時間告訴病人趨愈的過程和時間。

擇日中乾支刑、沖、全、合,楊公忌日等等都可以作為治病擇日法的參考。


易醫之祿命法

命運生成由稟賦,時空變化避凶災。

算命術,以子平四柱為最普遍,也最科學。它依據一個人的出生時間(年、月、日、時四柱)推算出先天稟賦和後天運程,還可以預測疾病災禍。按照祿命原理,任何疾病的發生,都先天稟賦不足,五行偏差,時運不濟,與中醫理論相吻合。祿命法治病有三:一是對體弱多病者更改出生日子(適合於初生嬰兒);二是根據病人的祿命和運程提示趨避吉凶的時間和方位;三是根據祿命的五行格局選擇藥物和其它療法。


易醫之自然法

大自然中留蹤跡,小山村裡怡性情。

現代人喜歡都是生活,沉湎於聲色犬馬,一切活動都陷入人工化之中。因此而得病者,讓其返回大自然中,旅遊、登山、漫步、野炊、鄉村小住,呼吸自然空氣,在田園式的自然環境中養身治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