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來自糖尿病宣傳日的熱門話題:「無糖」可樂也會導致糖尿病

2018-2019年聯合國糖尿病日的主題為「家庭與糖尿病」。2017年我國的糖尿病患者人數達到了1.21億。其中,中青年人以超過2倍於老年人的速度加入「糖尿病」大軍。與1994年相比,中青年的發病率在十幾年間增加了8倍,而新增的住院患者中,4個糖尿病人中就有3個是中青年糖尿病患者。

中青年糖尿病患者直接影響著整個家庭的生活品質。他們是一個家庭的希望,是企業的中流砥柱——-糖尿病患者的平均治療費用佔家庭醫療總支出的13%,如果並發糖尿病腎病、足病、心腦血管等併發症,意味著將改變整個家庭的生活、計劃、感受、經濟狀況等,甚至拖垮一個家庭,並對其他家庭成員造成巨大的心理和生活壓力。

據數據顯示,3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現併發症的幾率在46%以上,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幾率在61%以上,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鋼彈98%。遠期併發症以腎病、心腦血管病、周圍神經和血管病變多見,5年左右即可發病。

因此,對於中青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而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們也不斷深入研究糖尿病,並取得了一定進展,在今年的聯合國糖尿病日,小編帶你回顧今年的新發現!

1、中國科學家建立「隨機應變」的胰島素輸送系統

對於I型糖尿病患者來說,他們非常希望有一種需要較少自我監控、較少患者依從性和較少不舒服注射的胰島素輸送方式。迄今為止研究的胰島素輸送途徑包括透皮注射、口服給葯(因胰島素的酶降解而受阻礙)、鼻或肺給葯(需要輸送裝置但未能輸送精確劑量)和皮下植入。最近流行的一種方法是注射含有快速和慢速作用類似物的高劑量胰島素混合液,然而應用如此高的劑量對患者來說是一種潛在的危險。

來自中國四川大學的QingLin、LingZhang和他們的同事報告了一種基於脂雙層包覆的高分子納米粒子的新型長效葡萄糖響應胰島素輸送系統。

用乙氧基乙縮醛(ace-DEXNPs)功能化的葡聚糖納米粒子負載胰島素、葡萄糖氧化酶(GOx)和過氧化氫酶(CAT)以形成葡萄糖敏感的內核。該設計成功地防止了胰島素在低血糖狀態下泄漏到血液中,並根據BG水準調節胰島素釋放。源自紅細胞膜(RBCm)的外殼確保了長循環能力。這個外殼具有GLUT蛋白,可以讓葡萄糖通過,這樣葡萄糖就可以被核的GOx氧化。葡萄糖氧化產生的葡萄糖酸降解荷重顆粒的葡聚糖,從而釋放胰島素。因此,該系統由血糖水準自動連續控制——正常血糖時分泌停止,但高血糖會觸發分泌。

未來的研究旨在利用紅細胞長達一個月的循環能力,建立一個持續一個月的BG響應胰島素輸送系統。參與研究的科學家YuFu認為該系統「有潛力克服常規胰島素給葯的缺點」。總的來說,這項研究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為進一步開發靜脈注射葡萄糖響應胰島素輸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中國科學家發表糖尿病裡程碑成果,有望讓「糖孩子」告別「藥罐子」

近期,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劉麗梅教授團隊發表了一項裡程碑成果,有望讓「糖孩子」告別「藥罐子」,實現精準治療。這項研究成果以「Insights into pathogenesis of five novel GCK mutations identified in Chinese MODY patients」為題發表在《Metabolism》雜誌上。

2017年,國際糖尿病聯合會(IDF)發布了第八版糖尿病地圖。據IDF的報告介紹,糖尿病有3種主要類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除此外,IDF還總結了兩類較少見的糖尿病類型:1)單基因糖尿病(monogenic diabetes);2)繼發性糖尿病(secondary diabetes,)。其中,單基因糖尿病是由單個基因突變所致。研究發現,約有1%-5%的糖尿病病例屬於單基因糖尿病,典型例子包括新生兒糖尿病(neonatal diabetes mellitus)以及青少年成人起病型糖尿病(maturity-onset diabetes of the young,MODY)。

MODY發病年齡與1型糖尿病相近,而臨床表現與2型糖尿病相似,因此,臨床表型的重疊導致MODY極易被誤診。MODY屬於常染色體遺傳病,發病原因源於基因突變因此,對MODY患者確診必須進行基因檢測。而在中國,MODY的基因診斷以及全國性的登記研究仍較匱乏。因此,我們必須尋找中國人自己的致病基因,解決基因診斷與分型,才能實現個體化治療,並為其家屬提供遺傳風險評估與顧問。

在這項發表於《Metabolism》雜誌的前沿成果中,劉麗梅教授團隊通過研究96個中國MODY家系,在MODY基因篩查過程中發現了10種GCK基因突變,其中5種是國際尚未報導的新致病突變。

2013年,劉麗梅教授團隊率先發現了第一個中國MODY的致病基因KCNJ11/MODY13,此次發表的研究再次揭示了中國MODY2患者最常見的10種GCK基因突變。這兩次發現都對中國糖尿病精準醫療的發展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

首先,研究提示人們要實現糖尿病的正確分型,把MODY從1型或2型糖尿病中鑒別出來,然後再進行其亞型分類,實現個體化的精準治療;其次,研究督促人們對MODY這種遺傳性糖尿病及時進行遺傳顧問,對家族中發病及未發病的突變攜帶者進行統一管控,防止誤診、誤治;最後,對MODY的研究也提醒政府有關部門儘早立項,開展全國大規模糖尿病遺傳流行病學調查,這對於儘快製訂MODY診療指南意義重大。

隨著國家對包括MODY在內的糖尿病診治項目的醫療資源投入的增加,以及諸如劉麗梅教授等優秀科研成員對於中國MODY-X人群致病基因堅持不懈的探索,我國必將迎來MODY基因診斷和個體化藥物靶向治療的春天。

3、夜班與糖尿病發病風險增加有關

發表在Diabetes Care上的一項研究指出,夜班與糖尿病發病風險增加有關,夜班工作年限越長、值夜班越頻繁、值過的夜班越多,就更容易患2型糖尿病。不過,研究同時也發現夜班工作與糖尿病的遺傳風險無關,而「夜貓子」或「運動達人」值夜班得糖尿病的風險會有所緩解。

這項研究納入了272214名目前正在值夜班的參與者以及70480名終生值過夜班的參與者,其中近8000名參與者患了2型糖尿病。研究人員將朝九晚五之外的工作定義為倒班工作,其中工作時間處於0點至晨6點等通常睡眠時間的工作被定義為夜班工作。

研究人員觀察了27多萬名目前正在值夜班的參與者,其中年輕人、男性、愛運動、有糖尿病家族史、吸煙飲酒的人更容易被安排值夜班。調整了性別、年齡後的結果發現,與只上早班的參與者相比,參與輪班工作、但從不/很少值夜班的參與者糖尿病風險有所上升(OR1.43,95%CI1.32-1.55),輪班工作、有時值夜班參與者糖尿病風險更高(OR1.54,95%CI1.39-1.70),經常參與不規律、輪班工作的患病則最多(OR2.10,95%CI1.79-2.46),而一直值夜班的參與者糖尿病風險同樣也有所升高(OR1.58,95%CI1.38-1.80)。

同時,研究人員還觀察了7萬多名終生值過夜班的參與者,結果發現,參與夜班<5年、參與夜班5-10年、參與夜班>10年的人員糖尿病的風險均有所上升,值夜班的持續時間<10年的參與者中,值夜班越長,患糖尿病的風險越高(pfortrend<0.001)。但在追加了BMI的因素後,僅有參與夜班<5年的人員糖尿病風險有所上升(OR1.2695%CI1.02-1.56)。

另外,終身平均的夜班頻率也與糖尿病的風險有關,頻率越高,患糖尿病的風險越高(pfortrend<0.001)。不過,並沒有發現夜班和易感基因或高度易感基因之間的相互作用(pforinteraction=0.26,0.20)。

過程中,研究人員還發現,那些晝夜節律晚於正常晝夜交替的「夜貓子」受到夜班的影響比「早起的鳥兒」更小,這也可能與值永久夜班的人員生活方式更為健康有關。本次的研究結果也發現,運動量較低的人員(<26.57MET-h/week)因為值夜班帶來的糖尿病風險較愛運動的人更高。

4、血糖越高,認知能力下降越快

認知能力下降與高碳水化合物飲食習慣及其隨之而來的高血糖有緊密關係。通常情況下,食糖過多到阿爾茨海默氏症要經過2型糖尿病,但最新研究和病例證明,並非總是如此。發表在「糖尿病(Diabetologia,)」雜誌的一項研究對5,189人進行了10年以上跟蹤調查,發現高血糖的比正常血糖的人認知能力下降速度人快,無論眼前高血糖水準未使其罹患糖尿病。換句話說,血糖越高,認知能力下降越快。

論文第一作者、倫敦帝國學院Wuxiang Xie說:「老年癡呆症是一種流行廣泛精神疾病,患病人數有上升趨勢,嚴重影響晚年生活品質。目前,癡呆症難予治癒,因此對風險因子的防範非常重要。」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神經病學教授Rebecca Gottesman說,高血糖和癡呆之間關係有理論依據。糖尿病會造成血管脆弱,由小中風引起不同程度的癡呆。梅奧診所流行病學和神經病學教授Rosebud Roberts表示,Wuxiang Xie的研究之所以有趣,是因為也證明了前驅糖尿病和認知能力下降之間的關係。然而必須指出,在研討阿爾茨海默氏症治療時這個因素往往被忽視。這是一種可怕疾病,難以應對。這裡有遺傳和其他非飲食因素影響。不過研究證明,飲食是控制風險的主要因素,年輕階段飲食習慣影響未來認知能力。

5、腸道菌群可減少2型糖尿病發生

今年3月,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的特聘教授趙立平及其團隊發現腸道裡短鏈脂肪酸生產不足與很多疾病包括2型糖尿病的發生髮展都有關係。腸道菌群可促進膳食纖維的攝入,從而減少2型糖尿病的發生。相關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美國《科學》雜誌上。此外這篇文章的通訊作者還有彭永德和張晨虹。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設計同等熱量膳食進行隨機分組的2型糖尿病臨床乾預研究,結合腸道微生物組元基因組測序,發現高膳食纖維在患者腸道中富集了一組特定的短鏈脂肪酸產生菌,其他具有產生短鏈脂肪酸遺傳潛力的細菌或沒有發生變化、或顯著下降。

研究者發現,高膳食纖維富集的短鏈脂肪酸產生菌豐度和多樣性越高,通過增加胰高血糖素樣肽-1分泌,使受試者糖化血紅蛋白改善得越好。富集這些短鏈脂肪酸還可讓產生菌減少產生吲哚和硫化氫等損害代謝健康的物質。

像2型糖尿病這樣的慢性病很可能是由於腸道生態系統無法提供必要的功能所導致。研究者表示,未來「以這些活躍的短鏈脂肪酸產生菌為靶點,進行個性化營養乾預,很可能是通過調控腸道菌群防治2型糖尿病的生態學新手段,也有推廣到其他相關疾病防治中去的潛力。」

6、高血糖並非糖尿病的原因?

一直以來,胰島素抵抗和血糖水準升高被認為是導致2型糖尿病的原因。然而,德國癌症研究中心和海德堡大學醫院的科學家們現在已經提供了可能完全不同的證據。

海德堡大學醫院內分泌和新陳代謝系醫學主任Peter Nawroth說:「近年來的大型臨床試驗表明:即使糖尿病閾值以下的藥物可以降低血糖,許多患者仍然患有典型的糖尿病神經和腎臟損傷,這表明2型糖尿病實際上可能有獨立於胰島素和葡萄糖的分子病因。」

2型糖尿病患者中曾觀察到一種稱為甲基乙二醛(MG)的高水準葡萄糖代謝物,當大鼠被給予MG食物時,它們會產生許多典型的糖尿病癥狀,包括胰島素抵抗。研究人員利用基因工程關閉了在蒼蠅中分解MG的酶,隨後葡萄糖代謝物MG在其體內積聚,蒼蠅很快就產生了胰島素抵抗。之後它們變得肥胖,並在更高的年齡時葡萄糖水準也被打亂了。

「這似乎足以提高MG水準來觸發胰島素抵抗和典型的糖尿病代謝紊亂,這是明確的證據表明:MG不是結果,而是2型糖尿病的病因。」反過來,這一觀察提出了可能導致MG水準升高的問題。例如,肥胖的非糖尿病患者也顯示MG水準升高。但為什麼會這樣尚不清楚,這是他們未來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

7、糖尿病其實是5種不同的疾病

瑞典的隆德大學糖尿病中心和芬蘭的分子醫學研究所共同完成了一項研究,它們對14775名糖尿病患者的血液做了詳細的檢測。研究發布在《柳葉刀-糖尿病和內分泌學》上,結果表明糖尿病病人可以分成5種不同的類型。

第一類:重度自體免疫型糖尿病。它和傳統的1型糖尿病大致相同,在人們年輕的時候就會出現。雖然表面看起來很健康,但人體內的一種免疫性疾病阻止了胰島素的生產。

第二類:重度胰島素缺乏型糖尿病。它初看起來和第一類糖尿病十分相似。病人們較為年輕,擁有健康的體重卻無法產出足夠的胰島素,但是免疫系統並沒有問題。

第三類:重度胰島素抵抗型糖尿病。這類病人一般身體超重,雖然能夠產出胰島素但是身體卻無法對其作出反應。

第四類:輕度肥胖相關型糖尿病。這種病主要見於嚴重超重的人群,但是代謝上比第三類糖尿病更趨於正常。

第五類:輕度年齡相關型糖尿病。這種類型的糖尿病發病時間遠遠晚於其他幾類,程度也較為輕微。

但倫敦帝國理工大學的顧問師、臨床科學學家維多利亞·塞勒姆博士提醒這項研究不會改變現在的治療方法。這項研究隻分析了斯堪的那維亞地區人的情況,沒有考慮到糖尿病在世界各地發病風險的不同,比如,南亞人患糖尿病的風險更高。

8、Science:大長腿更健康,腿短的人容易得糖尿病

今年5月,Science報導了一項神奇的研究——《到底是什麼讓男人有吸引力?看四肢》。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選取了9000名現役美軍為樣本,既有白人,也有亞洲人、西班牙裔、非裔美國人等。這篇原發在The Royal Society科學版的文章,得出結論認為腿長和身高比接近0.500的男性,最有吸引力。

Science提到,過去有多項研究證明腿短且身高較矮的人,更容易發生2型糖尿病。霍普金斯大學早年的一項研究對這個現象做出的推斷是——腿短本身就提示著在發育中遭遇問題。影響患者在胎兒期到幼兒期發育的因素,能同時影響其腿骨發育和胰島素抵抗。因此,腿短和糖尿病風險就這樣被發育問題連接到了一起。

除了糖尿病,男性的腿長還與免疫競爭、能否抵抗病原體等有關。在所有關於身形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基本都會測算出一個群體中男性的腿/身長度比的平均值。這個平均值,被認為是免疫競爭力的分割線。也就是說,在平均值以下的男性,其感染和攜帶本地病原體的幾率,要高於達到平均值的男性。而超過平均值,則不僅顯示更好的免疫力、更低的患病率,長腿還代表著更好的營養狀態,更穩定的精神健康狀態,更好的社會經濟狀態,甚至,更強的基因。

9、突發糖尿病?無肥胖?當心胰腺癌!

發表於《國家癌症研究院雜誌(JNCI)》的一項前瞻性隊列研究發現,最近發生的2型糖尿病可能是胰腺癌的早期表現,尤其是在被診斷為糖尿病的3年內。

研究人員在之前的一些研究中就發現了糖尿病與胰腺癌「狼狽為奸」的狀況,但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白人和亞裔群體。此次,來自美國南加州大學凱克醫學中心的Wendy Setiawan博士及其同事決定看看新發糖尿病與胰腺癌的關係在其他民族中是否也存在,比如非洲裔和拉美裔人群,他們是糖尿病的高發群體。

研究納入了48995名來自加利福尼亞的非洲裔和拉美裔參與者,年齡在45-75歲之間,他們在招募時都未被診斷為糖尿病和癌症。

從招募期間(1993~1996年)到2013年,幾乎三分之一(32.3%)的人都患上了糖尿病。平均14年的隨訪中,有408人患上了胰腺癌,他們診斷癌症時的中位年齡為76.7歲。這其中糖尿病與胰腺癌的關係為:1.整個隊列中,糖尿病患者的胰腺癌風險增加一倍以上;2.在被診斷為糖尿病和胰腺癌的參與者中,52.3%在胰腺癌診斷前的36個月內出現了糖尿病。

Setiawan博士最後總結,此次研究發現強有力地支持了這樣的假設:新發的糖尿病是胰腺癌的結果,而長期的糖尿病是胰腺癌的危險因素。(對於「新發糖尿病」,研究人員定義為在36個月內被診斷的糖尿病。)但為什麼會有這種聯繫,目前機制仍不清楚。

10、糖尿病患者更易患癌,女性風險高於男性

今年7月,一項涉及約2千萬人的全球調查結果表明,糖尿病極易致癌,而女性糖尿病患者的癌症患病率則更高。其相關研究結果發表於Diabetologia期刊,突出了更多糖尿病和癌症的關係研究的必要性,也顯示出性別差異研究的重要性。

該文章的第一作者,喬治全球健康研究院助理研究員Toshiaki Ohkuma博士表示:「現在我們已經確定,糖尿病和癌症聯繫緊密。此外,我們也首次提出論證女性糖尿病患者更易患各類癌症(尤其是腎癌、口腔癌和胃癌)和白血病。」

研究發現,女性中,糖尿病患者的癌症患病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7%。而男性中,糖尿病患者的患病率則隻高出19%。

而不論男女,糖尿病都是導致人們罹患癌症的危險因素。據統計,女性糖尿病患者患各類癌症的概率比男性患者高6%。和男性患者相比,女性糖尿病患者的癌症和白血病患病率高得多;腎癌患病率高出11%;口腔癌高出1%;胃癌高出14%;白血病高出15%。男性糖尿病患者更易患肝癌,其患病率高出女性患者12%。

文章的共同作者,喬治全球健康研究院在牛津大學的研究員Sanne Peters表示,女性糖尿病患者更易患癌症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便是,患者通常會經歷一個以糖耐量受損為表現的糖尿病前期,而女性患者的這段時期平均比男性患者長兩年。

11、無糖」可樂也會導致糖尿病

2018年EASD(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Diabetes)年會上,來自澳洲的研究者公布:人工甜味劑之所以能影響血糖問題,主要是由於它能擾亂我們的腸道菌群,而菌群進一步影響了代謝。

在去年的EASD上,同一組研究人員已經用全球首個臨床試驗證實了,甜味劑一樣會升高血糖,一樣可能導致2型糖尿病的發生。

該研究納入的研究對象皆為體重正常,代謝正常的健康人群。結果顯示,服用人工甜味劑的試驗組,其3-o-甲基-葡萄糖吸收比使用安慰劑的對照組高20%,血漿葡萄糖水準上升24%,GLP-1水準下降34%。此外,他們還注意到,試驗組的糖化血紅蛋白水準隨著甜味劑用量的增高而明顯上升。

上一次,他們在小鼠身上觀察到了這個傾向,這一次,他們在帶來了在人類身上進行臨床研究的證據。他們讓參與研究的試驗組每天攝入裝在膠囊中的人工甜味劑——相當於1.2L健怡肥宅快樂水中甜味劑的量,持續兩星期。然後收集試驗組和對照組(服用安慰劑)的糞便,進行菌群分析。結果顯示,在試驗組中,對人體有益的菌群,比如雙歧桿菌、乳桿菌和擬桿菌種群的水準明顯下降,這種下降又與葡萄糖吸收增加相互關聯。梭菌屬的Butyrivibrio也發生了下降,這又與上面提到的GLP-1水準下降互相聯繫。

同時,他們觀察到,有11種致病菌的數量發生了上升,甚至本來在健康人體內不存在的致病菌,也出現在了攝入人工甜味劑的試驗組人群中。比如克雷伯氏菌,卟啉單胞菌和Finegoldia(一種厭氧球菌)。

研究人員在會上總結,僅僅食用2周人工甜味劑,就足以破壞健康人的腸道菌群,導致體內葡萄糖調節能力惡化。

揭露:針對糖尿病患者的6種騙局

現在,血糖高、得糖尿病的人越來越多,騙子們利用人們急於根治、害怕藥物副作用的心理,妖魔化正規治療,專門忽悠糖尿病人及其家屬。騙錢還耽誤正規治療,害人不淺,嚴重的甚至會導致殘疾。下面是常見的有關糖尿病治療的6大騙局,希望各位讀者朋友擦亮眼、不上當!

騙局一:承諾幾個療程就治癒

原因:糖尿病的治療方案,要根據每個人的不同情況來慢慢調整。從臨床經驗來看:部分血糖輕度升高的患者,可以通過加強飲食控制、運動鍛煉及調節生活方式,將血糖控制得很好;繼發性糖尿病患者,去除病因後,一部分患者的血糖能恢復正常;部分妊娠期糖尿病產後血糖可以恢復正常。但是,最常見的1型和2型糖尿病,現在還沒有根治的方法。打持久戰是糖尿病患者必須作好的思想準備。

騙局二:苦瓜含「植物胰島素」有神效

原因:確實有些動物實驗發現,給小鼠注射苦瓜提取物,有一定的降血糖的效果。但這和我們人類吃下去也有降糖效果是兩碼事兒。常見的烹調方法,根本不能和實驗室一樣,提取出這些物質;而且,通過吃也和注射的效果大相徑庭。

騙局三:「高新科技」能降血糖

原因:一些被宣傳成高新科技的電子理療產品、磁療產品,包括特製的腕錶、杯子、沙發、床,據說能治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胃腸病,都是騙人的。請牢記,醫生一定比你們更關心某種疾病的治療進展,如果有新的進展,一定會先知道。如果糖尿病能夠被某種高科技產品預防及治癒,就是轟動全球的大新聞。

騙局四:靠保健品調理身體降血糖

原因:《食品藥品管理法》有明確規定:保健品不得進行治療效果的宣傳,凡是保健品類別,宣傳降血糖、降血壓有治療效果的,都涉及違規宣傳。一些保健品雖然說是主打天然成分,但其實是非法添加了藥物。最常見的是添加了格列苯脲這種強效降糖葯,很容易引起嚴重的低血糖,對老年糖尿病人尤其危險。

騙局五:降糖葯有依賴性

原因:很多謠言會妖魔化降糖葯的「依賴性」,鼓吹一旦用上就永遠停不下來,所以別用藥。確有一些就診時病情較輕的糖尿病患者,通過嚴格控制飲食,調整生活方式,血糖降至正常範圍,並且穩定後,可以慢慢停葯。但大部分患者自身調節血糖的能力並不好,看上去血糖平穩,其實是自身有限的血糖調節能力和降糖葯共同作用的結果。一旦停葯,僅憑自身血糖調節能力是無法控制血糖的,進而導致身體血糖水準升高,嚴重時甚至會誘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滲性昏迷等嚴重併發症。許多糖尿病人需要一直用藥控制是疾病本身的特點決定的。

騙局六:西藥傷肝腎,天然中藥最好

原因:任何批準上市的降糖葯,都是療效確切並經過了嚴格的臨床檢驗的,這些藥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應是可控可防有保障的。而目前來說,關於中藥降血糖的研究尚缺乏比較客觀可靠的臨床資料。在各種指南,包括中國的指南當中,都未列入推薦。特別要警惕私自配置的丸劑、散劑、膠囊劑等所謂純中藥製劑,有無暗中添加其他成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