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抱娃時頭髮總「遭殃」,寶寶為何總愛抓媽媽頭髮?

趁著周末去閨蜜欣欣家做客,剛進門聽到了屋內孩子哭鬧的聲音。不一會兒就看到欣欣抱著孩子出來了。於是我就跟欣欣說,不如讓我抱一會兒吧。剛抱孩子的時候,他還很乖,不一會兒就開始不「安分」了,小手開始在我頭上摸索起來了,然後頭皮傳來一陣麻,孩子拽了一下我的頭髮。差點把我眼淚痛了出來,欣欣看到了不好意思的把孩子抱回去了。

然後欣欣說:「這孩子現在就是愛抓頭髮,所以我抱他的時候都會把頭髮紮起來,之前自己被抓的差點二次脫髮了。」不知道你們是否也經歷過被孩子抓頭髮的情況呢?其實在孩子1歲前,這種情況還是比較常見的。

抓頭髮其實是孩子探索的一個過程

不知道你發現了嗎,孩子在剛出生的時候就會握緊自己的拳頭。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就會自己開始摸索。小手左摸摸,右碰碰的。為了鍛煉自己的抓取能力,孩子會不斷的練習「鬆開—握緊」這一動作。所以碰到媽媽的頭髮時,孩子為了感受這樣的觸覺,就會握緊。

不過年齡幼小的孩子還聯想不到,這樣的動作會傷害自己的媽媽。在孩子眼裡,這只是為了訓練自己抓握能力。

抓頭髮也可能是為了引起媽媽的注意

「疼疼疼……」

「快鬆開,寶寶」

媽媽被抓之後,我們可能就會聽到這樣的對話。在大人眼中,這是提醒孩子。不過在孩子眼裡,這是自己成功引起媽媽注意的方式,所以不少孩子在看到媽媽的反應之後,會玩的更high,抓得更緊。

在孩子喜歡抓媽媽頭髮的這個時期,家長可以做些什麼呢?

1.綁頭髮

就像開頭我沒有注意到寶寶的行為,就被抓了頭髮。其實,我們也可以把自己的頭髮綁起來,盤起來或是剪短。這樣就可以避免讓自己的孩子接觸到頭髮啦!當別的女性抱孩子時,也可以稍微提醒一下。

2.轉移注意力並培養抓握能力

當孩子抓住頭髮不肯放手時,媽媽們可以採用撓癢癢的方式來轉移寶寶注意力,寶寶的注意力非常容易被轉移的。

另外,當孩子的抓握能力增強之後,孩子拉扯頭髮的現象會少很多。在平時我們也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些玩具,比如小球(大小如乒乓球左右)。食物方面也可以準備塊狀的食物,比如切好塊的蘋果等。

3.耐心引導正確的玩耍方式

為了引起媽媽注意而抓頭髮的孩子,媽媽們需要注意是不是自己平時的陪伴不夠,或是孩子沒能找到一個合適的親子相處方式。分析好原因之後,再對症下藥。若只是陪伴時間不夠,媽媽們可以多花時間陪伴寶寶,可以集中在孩子睡前的那段時間。

當孩子拉扯頭髮時,我們可以做出比較痛苦的表情,並告訴他這樣媽媽是會感到痛苦的。以這樣的方式來進行引導,同時我們還需要讓他們知道和媽媽快樂玩耍的方式,比如一起玩玩具,一起分享吃的玩的,都是可以的。

藝人王子文曾在節目上說過,自己的孩子出生之後才知道什麼是愛。父母的教育其實也是一種愛的教育,孩子在小的時候可能並不懂怎麼表達自己的愛,想要引起注意,想要表達喜歡才會採取「抓頭髮」的方式。只要我們也用正確的方式給予寶寶愛時,他們也能學會以同樣的方式反饋給我們。

枕邊育兒寄語:

小的時候,孩子還無法跟我們進行語言上的交流,只能通過肢體動作來表達。當你無法理解孩子的某一行為時,可以嘗試分析背後的原因,這樣也能讓我們更好的理解孩子。正在看文章的你,是否曾經也被孩子抓過頭髮呢?

多平台邀約原創作者,高級育嬰師,一位兒童心理學專業的二胎媽媽,專註孕期、育兒、早教、餵養與護理知識分享!希望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