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孔孟所講的聖人到底什麽樣?

子曰成仁、孟曰取義,智者無惑,仁者無憂,到了五個字仁義禮智信,孔子講君子五德恭寬信惠敏,惠就是你乾的世給老百姓添實惠,使老百姓有獲得感,幸福感還是什麽的。敏就是你還得有效率,讓你幹什麽事你得立馬乾好。講義的話,有人說中國人很呆板,但是歷史證明中國人不呆板,中國人非常懂得變化、調整、更新的重要性。早在《尚書》裡面就講了“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孔子孟子都分析國古代的一些賢人,“伯夷,聖之清者也”,寧可餓死,不和周朝合作。

伊尹放太甲

“伊尹聖之任者也”,伊尹就是不管跟誰乾都好好乾,商湯死了以後,伊尹大權在握,商湯的孫子太甲暴虐無道,伊尹就把他流放,幾年以後太甲改過自新了,又把他接回來回來繼續掌舵王權。伊尹把太甲轟走的時候,人們以為他要篡位,但人家不篡位,說我就是乾活的。所以伊尹聖人就是能乾活,死乾活,不管什麽條件下不計個人毀譽得失。

柳下惠“聖之和者”也,柳下惠的特點是好說話,不計較君王對他的態度,不計較自己官位的高低,不計較合作者的表現,人家有一句名言,他說和我同一個辦公室的人,他們都光著屁股跟我有什麽關係,我該上班我上班,我該幹什麽工作我就幹什麽工作,而且我乾的主張,按我的理念,堅持我的理念。至於他認為上班的時候應該光屁股,這不是我造成的,這對我也沒有人們危害。而且按我自己的理念,官大官小和我對社會的貢獻有什麽關係?官小我照樣執行我的理念仁義道德。孔子說,無可無不可,說我根據情況斷定,我不能說哪一樣我一定能乾,或者哪一樣一定不能乾,絕沒有合作,我沒有這個意思。

孟子說,聖之時擇也,他隨時根據時間調整自己的政策。孟子有些話很堅決,但是孟子也有特別回旋余地大的。地區。他講一個故事,而且他說的是孔子,說孔子曾經多次當官,時間沒有超過三年的,有時候幾個月就走了,有幾種情況,一種情況孔子到了某個諸侯國,跟君王一接觸覺得實行仁政都能做得到。還有的來不及談政業,但是君王特別尊重,待遇特別高,對他特別禮遇,作為孔子,人家對你禮遇如此之高,你得對得起人家,你得給人家乾,幹了一段再走。

還有,也就是因為各種特殊的原因,有一次孔子在衛國還是什麽國當著官,孔子主持一個祭祀,這個祭祀用肉類做祭品,可是肉的質量不合規矩,孔子大怒辭職走人。後人問孟子,孔子這事做的對嗎?老人家怎麽這麽大火,你等一會兒好肉上來你接著乾,大家猜孟子怎麽分析的,孟子說表面上是因為肉,但實際上因為跟君王合不來,幹了一段以後孔子看的出來,他的主張、道德教化、禮義廉恥跟他不一樣,但是他不明說因為他的理念行不通他才辭職,他要說理念行不通他就辭職了,等於孔子承認自己不同政見,為什麽我辭職?我不同政見,那君王一聽肯定不高興。所以我說肉不好,頂多說我小氣、脾氣大,對肉特別較勁。

孔子其他方面還講了很多,對吃東西特別講究,沒有切方正的不吃,切的歪歪扭扭的不吃,座位不正不吃,很多很多。所以你們認為孔子較勁,但孔子最恰如其分的處理了辭職這件事。(圖源網絡)

(作者:王蒙 來源:鳳凰國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