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醫選案例|中醫早期乾預腎癌治療,能有效提升生存質量

中醫早期乾預腎癌治療

Part.1

案例介紹

(一)基本數據

楊某 男 65歲 吉林

腎癌

腎癌早期常無明顯不適,外科手術治療是首選且唯一根治方法; 約25 %- 57%的患者確診時已有遠處轉移;晚期預後不良,5年生存率不足15 % ,中位生存期僅10.2個月, 約20%-30% 局部性腎癌患者術後仍將發展為轉移癌;對常規放化療高度耐葯;細胞因子輔助治療不能獲益; 靶向治療費用昂貴,客觀有效率不到30% ,不良反應重,患者生活質量差,且尚無適用於靶向治療的預測指標;細胞免疫、免疫檢查點抑製劑治療萬眾矚目,但臨床療效及安全性尚有待進一步觀察與研究。

(二)入院及主要醫治經過

2015年楊某被醫院確診為右腎透明細胞癌,同年行手術治療,並進行放化療。放化療後,身體機能受到一定損傷,機體免疫能力呈明顯下降趨勢,經病友介紹,楊某於2017年03月03日尋訪至華仁康源,請鬱仁存教授為其進行中醫診療。

(三)身體癥狀

2017年03月03日,楊某的癥狀為納眠可、二便調、脈沉細弦、舌質稍紅、齒痕、薄白苔。


(四)用藥

2017年03月03日,中醫藥方為生地、山萸肉、山藥、丹皮、茯苓、澤瀉、白朮、仙鶴草、草河車、蛇舌草等,配合服用明樂膠囊,用以提升免疫力。

2017年9月27日,中醫藥方為生地、山萸肉、山藥、丹皮、茯苓、澤瀉、川芎、枸杞子、白朮、補骨脂、雞血藤等。

2018年6月22日,中醫藥方為生地、山萸肉、山藥、丹皮、茯苓、澤瀉、拳參、蛇舌草、枸杞子、雞血藤等。

Part.2

文獻查證

彭亞輝在中國中醫科學院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論文發表的《腎癌中醫體質特徵分析及辨證中藥乾預的療效觀察》一文指出:中醫藥參與的綜合治療是我國腫瘤治療的優勢與特色。傳統中醫理論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乾」,個體的體質是決定機體發病的內在條件,體質因素在某種程度上決定個體對腫瘤的易感性,也決定人體發病後中醫證候的傾向性,亦是影響疾病預後的關鍵因素之一。《素問·經脈別論》謂「勇者氣行則己,怯者則著而為病也」,凡體質壯實,則抗邪有力,病程短,預後良好,反之則抗病力弱,邪易乘虛內陷,病多難愈。

英國醫生Stephen 的「種子與土壤理論」認為,腫瘤轉移需要「種子」(腫瘤細胞) 和「肥沃的土壤」(受納器官的理想環境)相適應,腫瘤的形成和轉移離不開適合其生長與轉移的特定體質,即腫瘤具有一定的體質易感性。目前腫瘤發病率越來越高,如果藉助於傳統中醫理論與方法,將特定腫瘤易感體質人群進行早期篩查,中醫早期乾預,調整臟腑功能的失調,改善體質狀態,可能為腫瘤的早期防治與乾預,提供有益前思路與切入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