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區域科技創新:上海、北京引領地位愈加凸顯 天津排第三

10月29日,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在浦江創新論壇發布了《中國區域科技創新評價報告2018》。研究顯示,中國綜合科技創新水準指數得分為69.63分,比上年提高了2.06分。上海、北京的科技創新水準最高,引領發展的地位愈加凸顯,天津排在第3位,廣東、江蘇和浙江緊隨其後,展現了東部地區突出的創新優勢。同時,中、西部地區的創新水準進步較快。研究報告認為,中國多層次、各具特色的區域創新格局日漸形成。

《中國區域科技創新評價報告2018》從科技創新環境、科技活動投入、科技活動產出、高新技術產業化和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等5個方面設定一級指標,選取12個二級指標和39個三級指標組成了指標體系,對全國及31個省、市、區科技創新水準進行了分析比較。

中國區域科技創新水準穩步提升

與上年比較,全國綜合科技創新水準指數提高了2.06個百分點,安徽、吉林、浙江、河北、河南、廣東等6個地區高於這一增幅,新疆、北京、山西、西藏、黑龍江等5個地區得分有所下降。

與上年的評價結果相比,東部的北京、上海、天津、廣東、江蘇和浙江6個省市一直處於全國領先的位置;中部的湖北創新能力表現最好,保持在全國第7位,安徽進步顯著,上升了4位至第11位;京津冀協同發展在彌補河北科技創新短板上取得明顯成效,河北綜合科技創新水準在全國的位次比上年提升了2位,五個一級指標中,科技創新環境指數和科技活動投入指數均比上年上升2位;位次下降較快的地區是山西,比上年下降3位,主要是因為科研物質條件指數排名下降;黑龍江和寧夏比上年下降2位。

區域綜合科技創新水準指數排序。

區域綜合科技創新水準指數提高百分點排序。

上海、北京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成效顯著

上海和北京作為科技創新中心的實力和作用進一步凸顯。

以“三城一區”建設和張江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為基礎,以周邊區域協同發展為延伸,上海和北京的創新人才資源集聚水準、創新創業投入規模和強度、知識創造的廣度和深度、技術成果傳播和擴散效應、對國內乃至國際的創新輻射均明顯領先於其他地區。

在今年的報告中,上海和北京的綜合科技創新水準排在前2位,天津仍排在第3位,廣東、江蘇和浙江分別排在第4位、第5位和第6位。

東部發達地區優勢突出,中、西部地區進步較快

從評價的五個一級指標看,科技創新環境指數、科技活動投入指數、科技活動產出指數和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指數排在前三位的均為東部地區,高新技術產業化指數以西部的重慶居首。

從科技創新環境指數看,天津、北京、江蘇、上海、浙江、山東、廣東高於全國平均水準,排在前7位。與上年比較,位次上升最快的地區是吉林,由上年的第23位上升至第15位,主要原因是其科研物質條件大幅提升;黑龍江由上年的第17位上升至第12位;河南比上年上升3位;山西由上年的第20位下降至第25位,主要是因為其科研物質條件位次下降較大;江西比上年下降4位;內蒙古、安徽、湖南均比上年下降3位。

從科技活動投入指數看,廣東、上海、浙江、江蘇、天津、北京、安徽、山東高於全國平均水準,排在前8位。與上年比較,各地區位次相對穩定,安徽表現突出,超過了山東升至第7位。

從科技活動產出指數看,北京、上海、天津高於全國平均水準,排在前3位。與上年比較,位次變動較大的地區是吉林,比上年上升4位;廣西比上年上升3位;黑龍江比上年下降4位;甘肅和寧夏比上年下降3位。

從高新技術產業化指數看,重慶、天津、上海、北京、江蘇、四川、廣東、湖北、廣西、安徽、河南、浙江和陝西高於全國平均水準,排在前13位。與上年比較,位次上升最快的地區是安徽,由上年的第15位上升至第10位,主要原因是其高新技術產業化效益位次大幅提升;海南和陝西均比上年上升4位;山西、重慶和雲南均比上年上升3位;貴州由上年的第11位下降至第19位,主要原因是其高新技術產業化效益位次下降較大;黑龍江比上年下降4位;山東和西藏均比上年下降3位。

從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指數看,廣東、上海、北京、浙江、江蘇、重慶高於全國平均水準,排在前6位。與上年比較,位次上升最快的地區是山東,比上年上升5位,主要是因為環境改善位次大幅提升;陝西比上年上升4位;吉林和湖南比上年上升3位;黑龍江比上年下降8位,主要原因是環境改善的位次下降較大;海南比上年下降6位,主要是因為社會生活資訊化位次下降較大;寧夏和新疆均比上年下降3位。

我國已形成各具特色的區域科技創新格局

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創新資源投入和科技成果轉化已由東部一枝獨秀向東中西協同發展轉變。上海、北京引領發展的地位愈加凸顯,東部沿海地區在產業創新發展上的帶動作用日益突出,中西部地區呈現出超常、加速發展的態勢,安徽、湖北、陝西、四川等省份迅速崛起為區域創新的新亮點。我國多層次、各具特色的區域創新格局已經形成。

東部地區創新引領發展優勢明顯。上海、北京引領發展的地位愈加凸顯,東部沿海地區在產業創新發展上的帶動作用日益突出。江蘇、廣東、天津、浙江和山東五省市的高技術產業增加值、高技術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和高技術產業利潤總額佔全國比重均接近60%,高技術產品出口額佔全國的比重超過60%。

江蘇和廣東在科技創新環境、科技活動投入和產出,高新技術產業化和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方面明顯優於其他地區,成為一東一南兩個最重要的技術創新中心和高技術產業集聚區域。浙江科技創新環境和科技活動產出排名均上升2位。

福建企業技術獲取和技術改造經費支出達到221.1億元,比上年增長了62.6%。技術國際收入比上年增長了25.7%。

中部地區的科技創新水準進一步提升。安徽綜合科技創新水準排在全國第11位,比上年上升4位,是2016年地方財政科技支出增長最快的地區。湖北綜合科技創新水準排在第7位,其中科技創新環境指數和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指數均比上年上升2位,輸出技術成交額緊隨北京排在全國第2位。湖南綜合科技創新水準比上年上升1位,其中科技活動產出指數比上年上升2位。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新增固定資產排在全國第4位。江西綜合科技創新水準比上年上升1位,其中,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指數比上年上升2位,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新增固定資產佔比重比上年提升了9位。吉林和黑龍江創新環境顯著改善,比上年分別提升了8位和5位。

西部地區作為我國“一帶一路”戰略的源頭,西南的重慶和四川、西北的陝西已成為西部地區的區域科技創新中心,並構成彼此相連的地帶,在區域科技與經濟發展中發揮著創新引領、帶動和示範的作用。重慶的高新技術產業化指數排在第1位,比上年上升3位,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指數排在第6位;科技活動產出指數比上年上升1位。四川的科技活動產出指數和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指數分別比上年上升1位和2位。陝西的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指數和高新技術產業化指數均比上年上升4位。廣西、貴州、青海、雲南、新疆等地區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國家開放戰略,努力改善創新環境,積極創造條件增加科技投入,切實擴大科技產出,並通過促進企業創新來優化產業結構和提升區域競爭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