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信證券:A股已從增量資金驅動切換至存量資金博弈階段

中信證券17日發表的研報指出,A股已從增量資金驅動切換至存量資金博弈階段,維持上證綜指2800~3200點區間震蕩分化的判斷,業績是最重要的支撐點。緊扣基本面,穿越分化期:自上而下關注基建、新能源汽車、醫藥三條產業鏈。中信證券認為,對散戶而言,A股短期財富效應減弱,私募未來進一步加倉的能力有限,同時外資流入A股速度短期可能放緩。

附研報全文:

策略聚焦|尋找價值支撐點

A股已從增量資金驅動切換至存量資金博弈階段,維持上證綜指2800~3200點區間震蕩分化的判斷,業績是最重要的支撐點。

緊扣基本面,穿越分化期:自上而下關注基建、新能源汽車、醫藥三條產業鏈;自下而上,我們從不同維度篩選了3個組合供投資者參考。

A股已從增量資金驅動階段

切換至存量資金博弈階段

在2月10日的報告《紅二月:反彈延續》中我們率先堅定判斷,風險偏好修複將驅動上證綜指反彈至3000點;而在3000點後,我們則明確強調,A股將走向震蕩分化。

對散戶而言,A股短期財富效應減弱。A股周上漲個股比例從2月份的90%+回落至3月份的60%+,周收益率中位數從5%左右回落至2%左右。而杠杆類資金,特別是場外配資受到監管的約束將越來越大,交易量難上台階,A股換手率上周從2.75%回落至1.7%,影響看短做短的遊資預期。

2月普漲行情調動散戶積極性

但3月普漲趨勢弱化

私募未來進一步加倉的能力有限。根據私募排排網統計,倉位80%以上的權益類私募產品佔比已從2月初的38%提升至3月初的62%;另外,預計2月已被動加倉的公募基金未來進一步加倉空間也不大。

外資流入A股速度短期可能放緩。主要緣於近期MSCI下調接近30%持股上限個股的納入因子,使得外資進一步增配A股優質標的時會有所顧忌。

財報披露漸入高峰

基本面重要性上升

基本面預期再驗證,政策關注點。財報披露漸入高峰,A股盈利增速在2018Q4和2019Q1依然處於下行周期中。2019年以來全部A股2018/19年淨利潤一致預期累計已下調2.1%/2.5%。3月以來公布的宏觀數據整體弱於預期,且對政策的依賴依然很高。而“兩會”結束,政策全面兌現後,政策預期也將趨於理性,關注點將落在後續的政策執行和具體數據上。

A股2018年年報披露進度(家數)

資料來源:中信證券研究部

大小盤風格趨於均衡,基本面是分化的重要基準。再進一步考慮估值,A股經過了開年的反彈和整固後,目前滬深300、全部A股、中證500的預期PEG已經非常接近,都處於0.75~0.76之間:大小盤中長期配置價值差異不大,預計未來市場風格趨於均衡,具體的分化基準還要看業績。

大收據PEG已被熨平

市場風格趨於均衡

資料來源:隻取有3個及以上機構預測的標的,預期PEG的計算方式是指數未來12個月預期P/E與其2018~2020盈利複合增速一致預期之比;中信證券研究部策略組

尋找價值支撐點:

  緊扣基本面,穿越分化期

  繼續維持上證綜指2800~3200點區間震蕩的判斷,市場分化將繼續,而基本面是最重要的價值支撐點。

  1)自上而下:關注基建、新能源汽車、醫藥三條產業鏈。

  基建托底投資,是近期宏觀上重要的結構看點,而近期PPP落地率持續攀升,基建板塊整體進入資金面、政策面改善的細化階段。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基本面短期趨勢穩健向好,長期空間大,對補貼退坡的預期已有較充分反應,建議重點繼續關注動力電池領域,以及各環節的龍頭公司。

  醫藥板塊的核心邏輯則是業績穩健防禦性強+短期科創板催化醫藥板塊的科技屬性。另外,周期板塊中的部分漲價主線也值得關注。

  2)自下而上:3個維度篩選組合供參考。(具體組合參考報告正文)

  組合1由預計2018年年報穩健的個股組成,建議在年報季期間,底倉配置時重點參考。

  組合2由2019年一季報預期高增長個股組成,建議關注2019年景氣、希望增加組合彈性時參考。

  組合3為長期邏輯清晰,增長空間大的個股組合,供對短期業績波動不敏感、更關注長期配置價值的投資者參考。

  風險因素

  A股業績披露整體明顯弱於市場的預期;外資流入A股的趨勢短期出現反覆;中美分歧超預期惡化,不確定性再次提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