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郝景芳:父母敢不敢這樣做,決定孩子能否走得遠

文丨晴媽 插畫 |Lost7

編輯丨黃曄

很多父母都會有這樣一個憂愁:該怎麽讓孩子擁有自覺性呢?每天從早到晚盯著孩子,實在是太操心了,但不盯著孩子,孩子就撒野。常聽到的一句抱怨是:“每天盯著還不好好學呢,不盯著更翻天了。”

這樣會進入惡性循環。孩子會抱怨父母的管教,而父母也會覺得累,同時又感到越來越沉的責任,覺得孩子不能理解自己。孩子被盯得習慣了,稍微離開父母覺得可算有一個難得的玩的機會了,簡直不要浪費一分鐘,一定要玩個通宵達旦。於是父母更不敢有一分鐘放鬆,要死死盯著,盯到成年。

這個問題有解嗎?不想進入惡性循環,該怎麽辦呢?

這裡面,其實隱含著一個假設條件:孩子會在父母不盯著的時候表現更差。

這個假設背後隱含著一個更深的假設:人性天生都是怠惰懶散的,只有由強勢監督帶來的恐懼,才是克服懶散的力量。

這個假設乍看上去十分有道理,《聖經》對人性就是如此假設:人性皆墮落,若無上帝監督,則一切必然崩壞。所有人獨處的時候,都需要有上帝之眼始終盯著。

如果接受這個假設,那麽父母的最優選擇就是一直盯著,任何放鬆惡化。

但是這個假設條件是否成立呢?墮落與監管,是否能代表人世間普遍的行為模式呢?

我們先來看三個小例子。

中學的一個女孩,喜歡上同班的一個男孩。但是男孩太優秀了,學習、體育、社會活動樣樣好,走到哪裡都是焦點,個性又隨和,深受大家喜愛。女孩覺得自己太平庸,太普通,沒有任何亮眼的地方,外形才華能力都不足以與男孩匹配。她的朋友都勸她將感情表達出來,但她總覺得自己還沒法肩並肩站在男孩身旁。

於是,女孩對男孩的喜愛從來未曾說出口。但是她心中默默許下一個心願:早晚有一天我會重新來到你面前,讓你對我刮目相看,那會是一個更好的我自己。

女孩在接下來幾年不斷鍛煉,讓身形更完美,也開始注意審美和裝扮的提升;她很努力學習、讀書,觀察身邊的榜樣,假期參與多份實習,大學畢業之後得到競爭激烈的高薪工作,逐漸在工作鍛煉中變得談吐練達,優雅大方。

終於有一天,她可以閃亮地重新站在他面前了。

故事的後續呢?那不是我們這裡關心的問題了。

第二個例子。

一個男孩,跟同伴一起學吉他。大家在學習班上學的時候,男孩總是感覺緊張,老師讓他單獨彈的時候,他常常出錯,學習新和弦和曲調也往往是最慢的。班上的同學才華橫溢,有的一點就透,有的直接可以演奏曲子。

可是男孩並不想認輸。他的緊張源於他對於結果的敏感。他是那種,不輕易做一件事,但一旦開始就不像放棄的人。他太想做好,因此做不好就很容易沮喪,因而在他人面前緊張,學習新東西也不快。

但他的特點決定了,他練習很刻苦。他悄悄在沒有人的時候練琴,練習室沒有冷氣機暖氣也無所謂,每一次學了新東西,他都要在所有人都離開之後練習上百遍。

經過了上千天堅持,他終於獲得了一個音樂節上的演出機會。

他的演出結果呢?那不是我們這裡關心的問題了。

第三個例子。

公司裡一個新來的男孩,在各種會議上說話不多。老闆希望更多調動員工積極性,於是單獨叫男孩過來布置任務,男孩也不像其他員工一樣說“老闆,您放心,包在我身上”,而是想了想說“這件事,我覺得可行性比較低,不過我回去想一想吧”。老闆就沒有給他任務。

後來,老闆對這樣的員工失去耐心,合約期滿就沒有續聘,直接解雇他回家了。

男孩又在另一家公司找到工作。遇到一個新項目,新的老闆問他能不能接,他仍然說要想想。這一次,老闆給了他一周時間考慮,他考慮之後,列出來這個項目面臨的挑戰、競爭對手和自身實力分析。老闆覺得讚許,就讓他去做詳細方案。

整個過程中,大約有兩周時間,老闆並沒有問他進行到什麽階段了,也沒有派人監管。在商定的提交日,他拿出一份十五頁的詳細文檔,從整個行業的分析數據,到詳細策略方案、遇到各種問題的備選預案。當時驚豔了整個部門。

後來他得到提升了嗎?那不是我們這裡關心的問題了。

在理論中,人只有兩種狀態:貪玩懶惰,或者恐懼守規矩。在這種理論中,無人看見的時光,必然是人性墮落的時光。

但是在現實中,我們看到無數例子,人最勤勉上進的時光是獨自一個人的時光。在沒有人看見的時候,默默為了心中某個目標努力。

這是為什麽呢?為什麽會有獨自一人,卻不貪婪墮落的時光呢?

我們會發現,這些時光中最重要的不是外部監督,而是內部驅動。

在第一個例子中,驅動女孩的動力,是獲得自己心中覺得最重要的人的認可。她是渴望聯結的人,但希望的是建立在尊重和認可之上的聯結。

在第二個例子中,驅動男孩的動力是他的興趣和好勝心。他因為對結果敏感,對於失敗的反應很劇烈。但是正因為這種好勝心,他願意不屈不撓嘗試,獨自嘗試不放棄。

在第三個例子中,驅動男孩的動力是他心中的責任感。他不太輕易答應一件事,因為他覺得如果有可能做不到,那就不能輕易應允。然而他應允的事情就一定會全力以赴去做到。他不喜歡別人時時監督,因為他覺得那是對他不信任。而讓人信任是他心底最在意的事。

這些驅動力是什麽呢?獲得重要的人認可、興趣與好勝心、責任感,所有的這些,都是什麽?它們和恐懼是什麽關係?

事實上,人心深處的驅動力很多,恐懼只是其中一點,往往還不是最重要的一點。其他驅動力包括對自我成就的渴望、對榮光的追求、對愛的期待、對特別能力的向往、對朋友的在意、對心中價值觀的堅持、對戰略的興奮、對全新理念的躍躍欲試,等等等等。一個人的生命往往是在這些“正面驅動”——對正面價值的追求,而不是“負面驅動”——恐懼被懲罰的主導下,才會走出自己獨特的路。

對於陷入惡性循環的小孩來說,由於生活一直是自由和監管之間的對抗,因此只能感覺恐懼和放鬆兩種驅動。一直到成年之後躲避了監管,也只有在無限放鬆中尋找自己。他不能接觸到內心中更加深藏的渴望的正向驅動。

然而,這個世界上具有偉大成就的人,無一不是被熊熊燃燒的正向驅動所推動的。

那我們在生活裡該怎麽辦?該不該盯著調皮搗蛋的熊孩子?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其實應該回憶一下,孩子在生活裡,有沒有那些被內在力量驅動、沿自己的軌跡生長的時候呢?

有沒有這樣的時刻:Ta故意在你不在的時候做了一件什麽事,興致勃勃地準備,想要在你看到的時候給你一個驚訝?Ta自己鼓搗鼓搗鼓搗,就是為了要說出那句“Surprise!”,然後聽你說,“哇,我都沒想到!”

有沒有這樣的時刻:你教Ta一項技能,Ta當時學不會,怎麽都做不好,你想幫Ta,但Ta受挫敗感和面子的影響,大哭起來,怎麽都不肯繼續了。可是很久之後的某一天,也許是幾周,也許是幾個月,你突然發現,Ta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那個技能。你不知道Ta是在何時練習了,你只知道那一定發生在你沒看見的時光裡。

有沒有這樣的時刻:你跟Ta約定了一件什麽事,你答應Ta,如果做到了,就給Ta買一直想要的什麽什麽東西。而你仍然不放心,還是隨時觀察Ta在做什麽,並想要提意見,而Ta某一刻突然大哭起來,大聲朝你叫道:我本來就是想這麽做的!

如果有,那麽恭喜你,你看到了Ta內心驅動的力量。

在所有這些時刻,驅動Ta的力量有獲得認可、興趣與好勝心、對承諾的責任,與成人無異。而在Ta生活中的其他時刻,還會展示出許許多多種內心驅動力:對自我、對成就、對情感的追求。那是Ta對人生的稚嫩感覺,也是伴隨Ta成長的最核心力量。

那父母該如何培養一個有自覺性的孩子呢?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識別出孩子幼時那些內心驅動的火種,呵護鼓勵它們的成長。

孩子內心的小火種,都是零零星星的火花,哪一個得到了保護和吹風,哪一個就能慢慢點燃成穩定的火焰。反面而言,那些火花也非常容易熄滅成一陣煙。

有自我驅動的小火花,長大之後的自覺不成問題。缺少這種火花,父母再多的監督懲罰仍然受累不討好。

認知心理學中,有關學習最為成熟穩定的“認知行為主義”表明,最高效的學習是強化:當一個人隨機做一些事,其中某一件事獲得了“正反饋”(好評、鼓勵、獎賞等),那麽這件事非常容易獲得重複,從而學會。

很多流派批評行為主義是把人變成機器,但其實也有誤解,這裡面最重要的是行為不是被強迫的,而是一個人自發隨機做出的,其中有些行為獲得鼓勵,因而得到加強。這種“嘗試-反饋”的圓弧正是我們日常學習的方式。

具體在生活中如何體現呢?

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孩子就在家中做出一系列隨機行為,可能是獨自玩耍、求人陪伴、打破規則、開心胡鬧、好奇學習等等,在這裡面,可能偶爾有的時候Ta突然想展示自己的能力,獲得父母認可,於是Ta在父母不注意的時候做事,想要得到一種“我能行”的驕傲感。

這也許只是Ta每天100種行為中隨機的一種,但如果父母能辨認出來,表現出大大的鼓勵,孩子這偶然的小衝動就獲得了一次強化。在此之後,孩子嘗試獨立的時機會越來越多,受到鼓勵也會覺得越來越自然,慢慢就形成對自我的自豪和確認。

那麽相反,該如何熄滅內心的小小火種呢?也很簡單,只需要看不見就行了。“媽媽,你看我把毛巾掛到那兒了!”Ta爬著凳子踮著腳,驕傲地說。“別搗亂,在廁所裡折騰危險,讓你把牛奶喝了你喝完了嗎?喝了牛奶咱們聽單詞!”

人的自我驅動源於自我感知,源於對“我是誰,我能做到什麽”的認知。在人的一生中,這種感知都是行為決策的心理基礎。人的自我感知是非常脆弱的,長期不被看見,慢慢也就看不見自己了。

那麽,在生活中,父母應該放鬆監管嗎?

這個問題,或者應該換一種問法:父母敢不敢相信,在那些他們看不見的時間裡,孩子仍然可能更好地成長?

再或者換一種問法:父母敢不敢給孩子一些時間,讓孩子與Ta的自我共處?

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取決於父母對孩子的感知,以及孩子的自我感知。如果父母不敢給孩子機會,多半是源於他們自身的某些惶恐。而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能夠做到自我成長,那麽最好的辦法,就是給到孩子屬於Ta的時間。

孩子的大量成長,發生在你看不見的時間裡。

孩子小的時候,教一件事情可能要很久才能學會。我曾經在一歲多教孩子該如何把不同形狀的玩具投入到相應形狀的孔裡,但是怎麽教,她都還是很茫然做不對,我於是放棄了,忘掉了這件事。她也對這個玩具失去興趣,甚至有點憤怒。

後來過了一年半載,突然有一天,我看見她自己靈活迅速地,把所有形狀塞進正確的孔裡,我那時突然清楚地看見時間的痕跡,看見那些我沒看見的日子裡,她自我探索的力量。

父母能做的,實際上就是發現這些微小的時刻,辯認出所有Ta一個人努力長大的痕跡,加以確認和鼓勵。

當Ta無比興奮地跑過來展示“我自己穿的襪子!”,當Ta努力拚湊冰箱貼,試圖把它們排列整齊,當Ta經歷了挫敗之後又一個人偷偷重新開始遊戲,看見Ta心底輕輕冒出的幾乎透明的小泡泡:“我能行嗎?我能相信我自己嗎?我能為自己感到自豪嗎?”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告訴他們:你能,你能,你能,我看見了,寶貝。

那些自我確認的過程,也是自我疑問的過程。經歷一百次一千次,才會內化成Ta心裡的自我感知,而成為日後推動Ta自我追求、自律自覺、自我超越的基本動力。

擁有自我確認,Ta才會為自己而活。

從出生到上學這六年,如果問我啟蒙什麽東西最重要,我會說:自我感知。

給Ta所有你故意轉過身、沒注意的時間,讓Ta在全然自在的狀態下探索,然後從你的背後給你一個“Surprise!”,跟你一起露出會心的笑。

那個時刻,Ta的笑容會點燃Ta心裡的光。等Ta人生長河經過、無數起起落落錯過,這些內心的光仍然伴隨Ta左右,只是滄海桑田,變得更加成熟粗糲。

那個時刻,Ta的笑容也會照亮歲月中所有你曾經獨自求索的漫漫時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