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解局】美國對華為再下狠手,中國“芯”痛何解?

南泥灣計劃

美國對華為再下狠手。

當地時間8月17日,美國商務部公布針對華為的新一輪製裁措施:一是進一步限制華為使用美國技術的權限;二是將38家華為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至此,華為旗下共有152家企業遭美國封殺。

華為公司標誌(圖源:Getty Images)

製裁

10多天前,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對外表示,今秋即將上市的華為手機所搭載的麒麟9000芯片,可能是麒麟高端芯片的“絕版”

這也是今年5月美國升級對華為禁令的直接後果——當時美國商務部宣布,凡是使用美國政府管控的軟體或設備進行芯片生產的代工企業,若想向華為海思供應芯片,必須獲得美國商務部許可。

這之後,台積電宣布在120天緩衝期到期時“斷供”華為海思,華為自研芯片的生產道路被徹底封堵。

而今,新版禁令擴大了製裁措施:“任何基於美國軟體、技術研發的產品不能用以製造或開發華為及其子公司所訂購的零組件、組件或設備。”這一禁令意味著華為外購芯片的渠道也近乎被完全阻斷。

美國5月禁令頒布後,華為一度放棄自研芯片,開始計劃向台灣芯片設計公司聯發科外購現成芯片;新版禁令頒布後,聯發科股價於8月18日重挫10%。

3個月間,兩波禁令直接把華為推入“自家設計的不給造,別人生產的不給買”的困境。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一份製裁分析報告稱,一旦明年華為的芯片庫存耗盡,該公司作為5G網絡設備和智能手機制造商的日子很可能就此結束。

批評人士稱,美國此輪製裁不僅是對華為“處以極刑”,更會嚴重擾亂全球芯片市場及相關行業

2018年,聯發科發布Helio P90 系統單芯片。圖源:網絡

壟斷

華為的遭遇再度引出一個老話題——為什麽包括中國芯片製造業在內的全球芯片行業屢屢受製於美國?

行業分析數據顯示,美國半導體行業產值約佔全球產值的47%,但日本、韓國、歐洲以及台灣地區的“豪強”也各有所長,中國大陸依托龐大的下遊市場,近年來在芯片設計領域發展迅速。被美國盯上的華為海思就是例證。

但為啥美國禁令一下,各路製造商莫敢不從?可以說,芯片製造設備、設計工具被美方牢牢拿捏在手,成了很多人對美國芯片技術真正的“忌憚”所在。

在芯片設備方面,芯片構造極為精密,對設備的複雜度也有著超高要求。拿目前最先進的EUV光刻機來說,單台設備包括逾10萬個零件、4萬個螺栓、3000條線路。設備廠不但能死守工藝製程,還可通過獨家售後服務“鎖死”芯片製造方。

據2019年半導體設備供應商排名,位居前五的供應商佔全球58%的行業營收,其中3家是美國企業,另外2家(日本東京電子、荷蘭阿斯麥)則被美國扶持多年。

在設計軟體方面,EDA(電子設計自動化工具)是設計電子芯片的必需軟體。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此前告訴島叔,EDA使設計者能用計算機進行邏輯編譯、化簡、分割、綜合、優化、布局、布線和仿真等工作,只有借助EDA,才可完成芯片設計。

但現實是,EDA被3家美國公司高度壟斷(Synopsys、Cadence、Mentor )。據國信證券研報,這些公司共計壟斷95%以上的中國芯片設計市場,而中國最大的EDA廠商隻佔區區1%的市場份額。

芯片設計出來後,就是代工。該環節的“巨頭”有台積電(台灣)、三星電子(韓國)、格羅方德(美國)等,其中,台積電佔據全球市場份額的一半以上,三星電子佔兩成左右。但這些公司對美國設備、技術、工具有著“絕對依賴”,會乖乖聽命於美方禁令。

有人問:“為什麽不兄弟姐妹齊上陣,通過對下遊市場的佔據一步步攻佔高端市場?”先不說難以突破的技術壁壘,單單是芯片行業獨特的倒金字塔結構,就已把新手嚇退半截。

一般的行業是正金字塔結構,而芯片行業卻與之相反——在芯片市場中銷量最高的,往往是技術最先進的高端產品,這些產品單價高、利潤率高、出貨量大、性價比又很高,新入場者若單靠低端市場的利潤積累,很難衝破寡頭壟斷。

簡單講就是,“造芯”是個技術活兒,而目前多數核心技術,確實不在我們手上。

2019年全球半導體設備供應商15強(圖源:VLSI Research)

突圍

中國芯片大多依賴進口。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芯片進口金額為3000億美元,出口金額為1000億美元,存在巨大的貿易逆差。

對於目前中國的芯片困境,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表示:“我國芯片受製於人,其中最大的原因是我們的工業基礎——包括精密製造、精細化工、精密材料等方面的落後。”

倪光南認為,中國芯片技術落後,起步晚是重要的歷史原因,主導理念的偏差導致創新推進不夠是現實原因。他說:“關鍵核心技術的發展,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思想準備。”

2012年,習近平等中央領導明確指示,要把集成電路產業作為戰略性產業抓住不放,努力實現跨越式發展;兩年後,《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提出成立專項產業基金,計劃在未來10年拉動5兆元資金投入到芯片產業;2018-2020年,工信部全力推動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重點突破包含AI芯片等核心技術……

曾經有段時間,我們希望能夠用更省事的辦法解決問題,所謂“造不如買,買不如租”;但一次次慘痛教訓告訴我們,核心技術不是買來的,更不能靠化緣要來。對於一個大國而言,只有把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芯片領域如此,其它任何領域也都是如此。

頗有意味的是,在美國設下一張張禁令的同時,華為近日啟動了一項新計劃,名字就叫“南泥灣計劃”。

文/點蒼居士

文中部分資料來源:新華社、科技日報、國信證券半導體研報、中金公司半導體研報、遠川研究所、財新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