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鏡頭下的貴州山洞穴居人,那裡已經快要成為一段消失的歷史

住山洞,我想,那是原始部落的事。

或者,住在柏拉圖的比喻裡:有一個洞穴式的地下室,一條長長的通道通向外面,有微弱的陽光從通道裡照進來。

總之,離我很遙遠。

沒想到,它就活在現實的世界裡:位於貴州紫雲縣水塘鎮有一群住在洞裡的苗族人。

在網上看到有關中洞苗寨的報導,便動了念頭:走,看看去。成都驅車到貴州紫雲,導航顯示,900公里。

約了幾個搞攝影的朋友,說走就走。

沒想到,此行竟記錄了一段行將消失的歷史。

下了車,大汗淋漓地走了一個小時的山路。中間的那座山峰有一個看似眼睛般的洞,那便是住有苗族人的中洞了。

這個100多米寬、200多米深的洞穴裡,居住著吳、王、羅、梁四個姓氏17戶人家共70多個苗族人,他們的祖輩當年或許是為躲避戰亂而遷到山裡,最先穴居於略小一點的下洞,解放後才逐步遷往現在的中洞,但沒有一個人說得清楚是何時開始在此穴居的。

洞內人們自己紡紗織布,推磨碾谷,每周到15公里外的集市買些油、鹽等生活用品,其余的日子在家種田、放牛或養豬。農閑時,男人們圍著篝火喝著自釀的土酒,女人們則聚在一起談論生活瑣事。

原來中洞苗寨是不通電的,直到2003年,一個叫胡蘭克·博德的美國人捐款10多萬元人民幣架通了從山下到中洞的輸電線路。中洞苗寨才從此過上了有電、有光明的生活。電視機的接收器安裝在洞口。因為有通訊信號和電,這裡的生活並不閉塞,很多人家都有電視機。

中洞周遭沒有大水源。飲用水一直是中洞人家的一塊心病。這幾年當地**在洞穴內修建了好幾隻大水池。

天然的溶洞篷是洞穴人家共有的屋頂與天空。除了少數木板的廂房,絕大多數中洞人的家都是這樣沒有房頂的籬笆屋。

在洞穴中能享受到陽光是一種奢望。陽光不僅意味著溫暖,甚至可與財富相提並論。居住在洞穴內的許多人家,就是因為無法享受陽光而不能從事養殖業——沒有陽光,豬容易生病而死,而養豬又是洞穴人家最便捷的致富途徑。在中洞,能養上豬,只是幾戶住在洞口、能享受到一點陽光的人家的特權。為了讓家養的畜禽曬曬太陽,防治瘟病,每天晌午,他們都會把牛、羊、雞趕出洞穴,放養到有陽光的山坡上去,不到太陽落山是不會被趕回來的。豬比較笨重,石梯非常陡峭,出不了洞穴,更讓遠離洞口的人家對養豬戶羨慕不已。

玉米見縫插針地長在石頭之間。

中洞家家戶戶就是靠從洞穴外的石縫裡開墾出來的那點土地過活。主要種植玉米與蕃薯,這便是他們一年四季的主要食物。

這裡原先是所小學,學校幾年前就搬去了,留下空蕩蕩的教室。

球場上只剩下孤零零的一隻足球。回想過去,不知道有多少個孩子因為這隻足球的存在而歡樂過。

牆上的照片是曾經的支教志願者和全體師生的合影。

丈夫煮了一碗面自己一個人吃,智障的妻子呆呆地看著他。整個洞穴只有17戶人家,長年姻親之後幾乎全是親戚,嫁出或娶進來的少得可憐。近親結婚出現很多子女智力和身體的問題。

沒有屋頂的房子內部結構。

婦女一邊縫製衣服,一邊看電視。

在屋頂上縫製衣服的婦女

打掃衛生的婆婆

做飯的婦女

喝著自家釀的玉米酒,舒服

我問:“這兒有小賣部嗎?我給孩子們買點糖。”婆婆說:“有啊。”帶我和孩子們走進內屋,從櫃子裡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個糖罐。我給了錢。婆婆抓出一把糖,孩子們眼睛直勾勾地看著。

女孩好奇地看著我這個外來的阿姨。

這個婆婆家裡比較富裕,用上了電飯煲、電磁爐和電冰箱。

洗衣機

牆壁上的裝飾。掛歷上印著十大元帥的肖像。

門上的裝飾

少了陽光,豬長得很小。看到有人走近,豬也顯得特別好奇。

這籠中的鳥見過外面的天空嗎?主人會帶它出去嗎?

中洞附近的紫雲格凸是著名的“國家攀岩公園、世界攀岩聖地。所以常有遊人到格凸時順道來中洞遊玩。王啟國一家5口,大兒子在陝西讀書後已在那裡成家立業,老二水塘鎮打工,三兒子上中學也不常在家。老兩口除了打理自家的幾畝山坡上的薄地,還養了30多隻山羊,兩頭當地品種的黑毛豬,過年宰殺全炕成臘肉,除自己吃大部分買給到洞裡旅遊的人。王啟國辛苦一年下來,日子也算殷實,在洞裡也算一“財主”。

離中洞不遠的地方蓋了新房。白牆藍頂的新房子,是**為改善中洞苗寨的居住環境,實施整體搬遷修建的,已經有部分中洞人搬了過去。我們去時,有鄉裡工作組在動員最後的搬遷工作。工作組的告訴我們,下個月中洞人就全部從洞裡遷出。中洞將作為紫雲格凸景區的一個景點,對外開放。

不管怎麽的不捨,中洞人都將走出中洞。穴居將成為消失的歷史。

拍攝的時間

感謝米拍攝影師@葉青 的原創文章,圖文為米拍攝影師授權發布,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更多精彩攝影作品,歡迎關注米拍APP~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