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每天堅持踮腳30次,這6種疾病會主動遠離你,早知道能救命!

都知道生命在於運動,可是事情那麼多,總抽不出時間動一動。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更簡單的運動——踮腳!每天堅持踮腳30次,給身體「醒醒神」!

早在800年前的《八段錦》中,就有「背後七顛百病消」的描述,通過踮腳,肌肉伸縮,誘發全身震蕩,促進血液循環的同時,刺激相應神經系統,起到消除疾病的功效。而且,踮腳可以避免損傷膝蓋,對於中老年人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

1、預防腎臟疾病

從腎臟到腳尖有一條連線,這就是足少陰腎經,如果踮踮腳尖,腎臟就會受到刺激,從而起到補腎的作用。

2、預防心血管疾病

當你完成踮腳動作時,雙側小腿肌肉每次收縮時擠壓出的血量,相當於心臟脈搏排血量。使人的心率保持在每分鐘150次左右,有益人的心血管健康。

3、預防中風

人的大腦可以控制人體的每個部位,而腳是距離最遠的。通過踮腳,充分刺激腳部肌肉,從而刺激大腦各項機能,起到預防中風的效果。

4、治療腰痛

踮腳走的過程中,需要動用較少活動到的臀肌和脛骨肌肉,而這部分肌肉僵硬正是導致腰酸背痛的原因。

5、防治小便不暢

踮腳尖這個動作還能刺激膀胱經和腎經,由此緩解小便不暢、小便淅瀝等情況,同時緩解下肢浮腫,有利於小腿減肥。

6、緩解脊椎病

踮腳的同時,挺腰、抬頭、仰頭、用勁。一個動作下來,整個背部受到了拉伸,包括你的頸。時間久了,對頸椎有很大的幫助!

踮腳正確姿勢1、踮腳

保持身體立正的姿勢,兩腳併攏,雙手放在身體兩側;然後慢慢踮起腳跟,放鬆身體,輕輕放下腳跟。每天踮腳三五十次,以身體不感到疲勞為宜。

2、走著踮腳尖

動作與上述一致,但有幾個要點需要格外注意:

  • 如果踮腳走路,建議每次30步,以身體適宜為標準,合理選擇重複次數。
  • 患有重度骨質疏鬆的中老年人,不建議踮腳走路。

3、坐著掂腳尖

播放GIF

膝蓋與大腿保持水準,可將兩個礦泉水瓶放在大腿上。每次踮腳尖30~50次,速度可自我調節。

4、躺著勾腳尖

臥床休息時,兩腿併攏伸直,將腳尖一勾一放,每次做20~30次,速度自我調節。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