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膽汁反流性胃炎和慢性膽囊炎很相似,好的身體要從日常小習慣做起

慢性胃炎發病率隨年齡而增加,慢性胃炎真正發病原因尚為闡明,一般認為與個人體質和周圍環境汙染有關,引起慢性胃炎的因素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的刺激、不良的飲食習慣、藥物刺激、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此外糖尿病、甲狀腺疾病、心力衰竭、肝硬化、營養不良都可能引起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主要表現有:中上腹不適、餐後飽脹、反酸、食欲不振、噯氣、噁心、上腹隱痛等癥狀,疼痛無明顯規律性,一般餐後較重。萎縮性胃炎患者因對攝入營養物質吸收不良可出現貧血、消瘦、舌炎、腹瀉等癥狀。

但要注意,由於慢性胃炎與慢性膽囊炎有一定的相似之處,患者很容易判斷錯誤,甚至很多醫生都會診斷錯誤,導致用錯葯,所以這點應該注意。

慢性膽囊炎主要表現有:反覆發作性上腹部疼痛多發生在右上腹或中上腹部,並向右肩胛下區放射。腹痛常發生於餐後但亦可於飲食無關,疼痛常呈持續性。可伴有反射性噁心少有嘔吐及發熱、黃疸等癥狀。可伴有反酸噯氣等消化不良癥狀,並於進油膩食物後加重。

無論是慢性胃炎還是慢性膽囊炎,疾病都是在由生活中的種種小事慢慢引起的。其日常更應該應該有所注意。

1、注意飲食規律,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每日三餐均應為營養均衡的膳食,多吃些含鐵和蛋白質豐富的食物,例如:瘦肉、雞、魚、肝等,蔬果也可多吃。

2、對胃酸分泌過多者,少吃過酸、過甜、煙熏、不新鮮的食物。

3、避免食用粗糙、過熱的食物,養成細嚼慢咽的進食習慣,以利於消化,減少對胃的刺激。

4、避免食用豆類、韭菜等難消化、含纖維較多或引起腹脹的食物。

5、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忌飲濃茶、咖啡、烈酒。

6、對胃有刺激性,應盡量避免使用或慎用,例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

7、保持心情舒暢,特別是進餐時不要發怒或抑鬱。

飲食生活的無規律,無節製,讓外邪入侵,體內寒氣逐漸累積增多,膽囊收縮功能下降,陰陽失調,膽汁減少,食物停留過久 ,出現腸胃不適,部分膽汁逆行反流入胃與胃酸作用對胃黏膜憑障產生破壞,形成胃痛、胃脹、打嗝、燒心、噯氣、胃酸 過多、口苦等諸多胃的不適情況,根在膽 在人的體內皆有幽門螺桿菌存在,只是多少不同,膽不好,食物則在腸胃逗留過久,幽門螺桿菌就會得以繁衍生息,通過調理膽,才能讓菌群恢復正常。

1、樹榮苦菜

我國民間自古就有食用苦菜的習俗,《詩經》中就記有:「誰謂荼苦,其甘如薺」。明代還將其列為救荒食品,那時的食法是:采苗葉炸熟,用水浸去苦味,淘洗凈,油鹽調食。味苦性涼,能清熱解毒,疏肝利膽,益腸胃,通便秘。做法是取乾樹榮苦菜15克,加水1000ml,放在鍋裡一起煮,(最好不要用鐵鍋,其他鍋都行),水燒開後,調小火煮3-5分鐘,煮好後取湯50ml-100ml飲用,飲用前必須加紅糖,紅糖要深顏色的老紅糖,其餘放入冰箱或暖瓶備用,再次飲用時的樹榮苦菜湯必須在燒開後加入紅糖飲用,以前人們會用其充饑當飯吃。

2、桑葚

桑葚中含有非常豐富的花青素,這種營養物質是非常強效的抑菌劑,它主要作用是防止細菌黏附在胃壁,能有效抑製幽門螺桿菌的生長。

因此,胃不好的人可以經常吃些桑葚,對於修復胃粘膜,遠離胃病有好處,還能調節人體的免疫功能,不會引起細菌耐藥性。

3、小米粥

小米粥是健康食品,可單獨煮熬,亦可添加大棗、紅豆、蕃薯、蓮子、百合等,熬成風味各異的營養粥。能開腸胃、補虛損、益丹田,可用於氣血虧損、體質虛弱、 胃納欠佳者進補,適於產婦乳少、產後虛損而引起的乏力倦怠、飲食不香,可作早餐食用。

4、南瓜

南瓜,性溫,入脾、胃二經,能消炎殺菌、止痛,對脾胃虛弱、營養不良的人來說特別適宜。

其中南瓜含豐富維生素A,有保護胃粘膜的作用,避免胃進一步受損、能加速胃粘膜的修復。

此外南瓜還含有果膠,果膠還可保護胃部免受外部刺激,減少潰瘍的發生幾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