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灣區10兆戰場,騰訊金融科技最看重的,卻不是賺錢…

諸神齊聚粵港澳大灣區,騰訊金融科技的抱負,有何不同?

最近,南沙的樓市再次重回炒房客視野。理由很簡單,備受期待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終於面世。當然,公子不讚成炒房,好奇的是這個經濟總量被預估達10兆人民幣的機會,將會吸引大神們怎麽出牌?眾所周知,放眼世界三大灣區,核心競爭力無非金融和科技。而來自證券、銀行、保險、境內外資本市場的嗅覺靈敏,早已紛紛著手針對大灣區的業務發展策略,而周公子更為關注的是,作為大灣區內金融科技類的獨角獸代表,騰訊金融科技有什麽不一樣的打法?

01

諸神之力齊聚大灣區

眾所周知,灣區發展與金融密不可分。於銀行而言,大量基建設施及融資需求將接踵而至,各類跨境交易、離岸業務的創新也將新機遇和調整;於保險而言,引入境外優秀的業務模式進行產品創新是擺在眼前的現實問題;與證券、風投等企業而言,直接融資的市場更為廣闊,各類新興企業的發展也離不開資本市場的支持。

近年來,以南沙、橫琴等被納入大灣區的區域為例,可窺見傳統金融巨頭們對落子大灣區的業務布局早已“未雨綢繆”。中行、農行、工行、建行、交行及各主流股份製銀行、城商行均先後在南沙設立了分支行,有部分支行在短短一兩年內即升級為分行,甚至是一二級的分行。

而縱觀世界三大灣區,金融與科技都是兩大重要引擎,恰逢其時,眼下正是國內金融科技行業發展的重要契機。而國內最大的兩隻金融科技獨角獸,其中一只在大灣區。顯然,騰訊也非常重視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契機。

“金融科技是大灣區發展的引擎。”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金融科技業務負責人賴智明表示,“金融科技不是一個簡單的產業概念”,而是“大灣區發展的基礎設施”,通過打通資金流、技術流、人才流,實現一個有粵港澳特色的世界級大灣區。而粵港澳三地獨有的產業互補,在全球所有灣區中都是獨一無二的。

02

背靠騰訊

金融科技的牌在灣區怎麽打

從上述各個行業落子大灣區的布局來看,不得不承認賴智明說得很對。各類傳統金融的創新雖然必不可少,但多數是基於自身的業務框架,也離不開科技的支持,Fintech的作用的確更像“基建”,而非產業。也許正是想明白了這一點,騰訊金融科技一路走來,到目前都尚未獨立或拆分,其打法與其他脫胎於IT卻著急獨立的公司顯然不一樣。

馬化騰也曾強調,“騰訊的互聯網金融業務不會包在一個所謂的金融集團裡面來做,我們沒有必要為了拆分而拆分,金融的核心是穩定和穩健,拚的是誰的命長,而不是誰在短期內跑得快。”

曾在麥肯錫及高盛亞洲工作過的騰訊總裁劉熾平也提到:“騰訊深知金融是一個水很深,而且專業度非常高的行業。而金融最本質的東西是什麽?歸根到底是如何降低風險和交易成本,如何提升回報。”

“金融是騰訊核心業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會繼續集合騰訊科技力量賦能金融機構,為合作夥伴創造更多價值。”賴智明曾明確表示過,騰訊金融是一個開放的生態,想要拉動更多外部公司加入騰訊金融生態中,讓騰訊金融科技業務成為“金融與用戶的連接器”。

顯然,在騰訊高層的概念中,騰訊金融不是不能獨立,而是目前還沒有獨立的打算和必要。如果金融業務與科技生態就是一體,並且這樣可以發展得更好,那麽為什麽要著急獨立呢?而從騰訊的角度來看,開放連接的理念也更有利於其實現在大灣區的兩大理念:改善民生、互聯互通。

若回頭看騰訊金融近年來的系列動作,就不難發現,其也早已默默加入“未雨綢繆”的隊伍中。

眾所周知,深圳是國內乃至世界範圍內領先的科技中心,而香港則是全球最為核心的金融中心之一,而深圳與香港恰好是近水樓台,兩者的融合將為金融科技在世界範圍內的擴張形成天然優勢。作為成長在大灣區核心——深圳的企業,騰訊顯然也看到了這一點。而騰訊金融業務負責人賴智明,在騰訊工作的香港人,恰好在自身事業生涯中見證了兩座城市日趨融合發展的時代必然。

小到日常柴米油鹽。目前,微信香港錢包已經上線,香港市民也可以在微信掃碼支付、轉账和收發利是,小型商戶和街邊小店也可以通過收款碼輕鬆收款。去年十一,在中國人民銀行和香港金管局的支持下,微信香港錢包成為首個支持香港用戶在內地使用的香港電子錢包;在公共交通領域,乘車碼目前在粵港澳大灣區已上線深圳、廣州、珠海、佛山、惠州、江門、肇慶(乘車碼在全國上線110多座)。而作為騰訊移動支付境外拓展的首站——香港,微信香港錢包2018年的交易量也較2017年有超過10倍的增長。

大到立足基礎建設及未來人才培養。賴智明表示,通過成立金融科技實驗室,騰訊希望能夠在大灣區內打造金融科技創新技術研發試驗田、產業孵化器。實驗室將結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中的實際需求,根據業務發展計劃,開展普惠金融、電子支付、數字貨幣、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領域重點技術的論證、設計、開發、測試等,成為金融科技創新的試驗田和孵化器。

“金融科技是一個跨界概念,相應的,也需要跨界型的人才。多年來,騰訊已經摸索出一套有效的人才培養方法和機制。我們希望能把這些能力分享給大灣區的金融科技企業。”賴智明表示,從更深層次來看,騰訊希望能夠在這個試驗田和孵化器平台上誕生出具備實際應用價值和影響力的案例,形成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產業新優勢,助力普惠金融在大灣區的落地和成長,並培養出一批金融科技方面的優秀人才。

2017年8月,騰訊啟動了粵港澳青年交流計劃。瞄準香港豐厚的教育資源,坐擁4所世界排名前100的高校,目前騰訊正在和香港高校合作籌建騰訊金融學院(香港),初衷是專注於香港金融科技跨界人才的發展。

03

賺錢早已不是騰訊Fintech首要命題

“基建”是一個有意思的提法。這讓公子聯想到一個場景:在騰訊金融的某次媒體交流會上,有人問及某高管關於騰訊金融盈利的問題,這名高管半開玩笑又陳懇地說:如果只是為了賺錢,騰訊只要做遊戲就好了,當然不是說賺錢不重要,但一家已經這麽大的企業不能只想著賺錢。”

其實,認真想想,也不矯情地說,我們的確需要大企業有這樣的想法。對於騰訊這一家公司來說,想要做賺錢的業務並不難,如果在賺錢的同時,能想著“基建”不是更好嗎?

往大裡說,國內金融科技行業發端於網絡借貸和第三方支付,本意想填補傳統金融服務的空白,但在銀行、證券、保險等傳統金融領域的發展卻較為緩慢,而且在與別國同類機構相比,我們依然有需要改進,需要加強競爭力的地方。

而部分技術的研發及標準的制定,的確需要有能力也有擔當的企業去做。從國際層面看,金融科技實驗室的設立將有助於提升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在全球範圍內的整體競爭力。金融科技實驗室的建設,正是想彌補現有的不足,在現有法律環境條件下,增強金融科技行業的整體競爭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