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原王朝懼怕北方騎兵嗎?兩員大將單挑的情節只是小說虛構

李碩的《南北戰爭三百年》,正是以“騎兵戰術發展”為切入點,揭開了戰國至南北朝的真實戰爭場景。包括“三國”在內,以漢、魏、晉、南北朝為歷史背景的作品很多,然而其中軍事情節,大多因襲前人,並沒有做嚴謹考察;本書卻能以理性兼具可讀性之文筆,講述冷兵器時代戰爭到底如何進行,改變我們的錯誤印象,帶領我們“真實地”穿越到金戈鐵馬的時代;並以翔實的材料和清晰的思路,還原一部中原王朝與北方民族的交鋒歷史。

提及北方民族騎兵,我們通常認為其勝過中原騎兵。但《南北戰爭三百年》認為,南北朝時期北方各族,正是借鑒了中原王朝的騎兵戰術,才彌補了自身傳統戰法的缺陷。騎兵戰術,肇端自北方遊牧民族,以“騎射”為基本,優勢在於速度,適合破襲劫掠、偵察追擊。每逢秋冬牲畜膘肥體壯之時,遊牧民族便席卷而來,快突猛劫,中原邊地不勝其擾。

然而,傳統騎兵體系亦有缺點。漢初著名的“白登之圍”,劉邦率領的漢軍被合圍七日,匈奴卻無法速戰速決,漢軍步兵扎營、構築壁壘,用陣地抵消騎兵的機動優勢,造成匈奴追得上、圍得住但“咬”不動、“吃”不下的狀態。

至漢武帝時期,衛青、霍去病在以往的失敗中,逐漸摸索出新的騎兵戰術——不與匈奴遠距離較量騎射,而是移植步兵正面衝鋒戰術,用肉搏戰消解匈奴優勢。這種近距離肉搏,果真使漢軍捷報頻傳。值得注意的是,漢軍揚長避短,捨棄弓箭,以長戟作為武器,騎馬持戟正面衝擊“陷陣”。所謂“陷陣”,是高速衝入敵軍方陣,徹底擾亂敵軍指揮。當時並無馬鐙,用長戟衝刺敵人很可能將自己頂下馬背。可中原王朝組織有序,能夠有效動員士兵冒死衝擊;遊牧民族卻多為松散聯盟,“人人皆兵”卻難以適應這種高傷亡率的戰術。

從史料看,衛、霍變騎射為衝擊的騎兵戰術革新,確實戰績斐然。“衝擊戰術”愈發成為中原王朝安身立命的戰爭手段。至漢末三國,衝擊戰術日臻完善,像關羽於白馬誅殺顏良,正是“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極可能是以長矛衝開步兵方陣,速戰得勝。

西晉以來,遊牧民族開始學習並掌握中原騎兵先進的衝擊戰術,逐漸扭轉頹勢。其中,騎兵裝具的發展,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衝擊戰術需要騎士盡可能將自己固定於馬背,抵抗衝擊時的反作用力,早期採用的方法是加高馬鞍兩側,高聳起來的鞍橋提供依托。如此一來,馬鞍愈高,人們便發明單馬鐙,協助騎士上馬。實戰中,騎士發現本來借以上馬的馬鐙,能在戰鬥中提供支撐,隨後雙馬鐙便發明出來,成為隋唐以來騎兵的固定面貌。

在本書重點討論的南北朝戰爭中,騎兵體系依然進行著變革。比如鮮卑拓跋氏建立的北魏,經過三次轉型,逐漸在對抗南方的戰爭中取勝。北魏先是適應衝擊戰術,由部落聯盟向君主集權發展;而後組建步兵,學習中原軍事動員制度;最後適應南方地理環境,探索騎兵和舟楫水師的作戰經驗。無論中原政權,還是偏安的南方諸朝,他們都在利用自身優勢,抵抗著北方騎兵的攻擊,而遊牧民族也在長期戰爭中,不斷改良自身軍事戰術。紛擾三百年間,各個政權正是在騎兵戰術,以及諸多因素的影響下,此消彼長,互有勝負。

此外,本書之精彩絕不限於此,在第二編、第三編中,作者還通過晉滅東吳之戰、南朝宋劉裕北伐、隋滅南朝陳等經典戰例,分析了地理環境、財政制度、人員組織、士兵狀態等要素,對於戰爭結果的影響。對戰爭史感興趣的讀者,本書足可使其“大快朵頤”。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趙慕宇

監製:尹文勝

編輯:楊萌

流程編輯:孫佳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