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腎病到尿毒症,與這2點因素相關,及時糾正,或能逆轉腎衰竭

不少腎友在剛剛發現腎病時,由於對病情的不了解,往往治療上不是很積極,導致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只能一步步走向腎衰竭。還有些患者先慌了,還有點迷茫,治療腎病是選中醫還是西醫治療好,還是保守透析治療?在左思右想中,最終拖到了腎衰竭。

慢性腎病是一個「不等人」的病,如果你沒有抓住你所患腎病類型的治療最佳時機,腎衰竭或許已「盯上」你了。

先來分析下,尿毒症對於不同階段的患者「態度」

慢性腎病的發展按照腎功能的情況,可以分為5個階段,包括代償期、失代償期、腎功能不全、腎衰竭期、尿毒症期。

正常情況,腎病前兩期腎功能尚未受實質性損害,積極治療後基本能恢復正常,且複發率較低,尿毒症不會來。

腎功能不全階段則是整個腎病發展的「分水嶺」,腎臟不僅出現腎小球、腎小管、腎間質等組織的損害,還會陸續出現更多加速腎功能進展的癥狀,如果不及時治療腎衰竭風險很大。病理類型差的患者10年內就會進展到腎衰竭,病理類型好且癥狀控制穩定的患者,數十年可能也不會到腎衰竭。這個階段是腎病患者們會不會到腎衰竭的關鍵時期,必須高度重視。

腎衰竭早期尚未完全到尿毒症,這個階段的患者更多要重視併發症的防治,除了蛋白尿、高血壓,還有貧血、高血鉀症、鈣磷代謝紊亂引起的腎性骨病、心血管疾病等,如果你不小心出現了多種併發症,那尿毒症會更「青睞」於你,但並非沒有挽回的餘地,及時糾正調節電解質紊亂、加速毒素代謝,減輕腎臟缺血缺氧的情況,也能穩住腎功能。

了解了不同階段可能發展到尿毒症的概率,一些利害因素,在治療腎病,腎友們在防治尿毒症的過程中就能少走彎路。此外,還有2點因素是加速尿毒症的「催化劑」,腎友不得不防:

一、藥物性腎損傷,腎臟錯猝不及防

藥物損害是加重腎臟衰竭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少腎友在服用時對藥物的「毒副作用」關注較少,尤其是一些明確存在腎毒性的藥物了解不多,如果誤服或服用劑量過大都會對腎功能造成嚴重損害。

由於腎病發展機制複雜,癥狀多樣,涉及到不同癥狀用到的藥物也較多,每個人都至少會同時服用3-5種藥物,但腎功能受損後,無法正常發揮排毒作用,代謝負擔加重。因此在每服一種藥物時大家都應該小心謹慎。

一些常見的腎毒性藥物如:解熱鎮痛葯,主要是常用到的感冒藥,包括阿司匹林、安乃近、對乙醯氨基酚、雙氯芬酸等;抗生素,主要應用於各種消炎治療,腎毒性較大有二性黴素B、新黴素、先鋒黴素二代、萬古黴素、四環黴素、磺胺類等;利尿劑類如甘露醇可能引起急性腎衰竭、氫氯噻嗪、呋塞米等具有潛在腎毒性;還有部分中草藥也該注意,廣為人知的含馬兜鈴酸的如關木通、廣防己、馬兜鈴、青木香,生物鹼類如雷公藤、川烏、草烏、益母草,蛋白質類如巴豆、蒼耳子等。

腎友們避免腎毒性損害,一服藥要嚴格遵醫囑,不亂增量或增加藥物,一些藥物損害的發生多於大量服藥相關。二不聽信「偏方」亂服藥。

二、併發症來勢洶洶,腎臟「不堪其擾」

前面我們說過腎功能是整個腎病治療過程的「分水嶺」。如果在這一階段起前,患者把各種加速腎衰竭的因素控制好,包括蛋白尿、高血壓、水腫等,腎功能保持穩定,多數腎友可以和正常一樣生活。

到腎功能不全後期,腎衰竭階段腎友除了要面臨早期的癥狀,併發症是防止尿毒症又一道難關。比如長期高血壓、高血脂異常,會增加腎病心血管疾病併發症的發生,如動脈硬化、心肌肥大等,還有高血鉀症也會引起心心律失常, 嚴重貧血會導致感染髮生等,這些併發症的危害除了會加速腎功能的衰退,更重要的是會直接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

因此在未腎衰竭之前,腎友就要做好防護,比如定期檢查電解質、血紅蛋白、血肌酐等各項指標,同時輔以服用防治心臟疾病的藥物等,做到未雨綢繆。

(註:文章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